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内部对陈水扁被押反应不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14:2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2日电 台湾检方特侦组侦办“国务机要费”案及洗钱案,11日将陈水扁声请羁押禁见。台北法院合议庭审理后,今天裁定陈水扁羁押禁见,陈水扁成为台湾第一位被羁押禁见的卸任领导人。对此,岛内政坛、民间和媒体舆论纷纷作出反应。

  法院说明羁押理由 扁最高刑期或为30年

  虽然陈水扁一直强调自己是“清白”的,但台北法院合议庭在今天仍裁定将他收押禁见。法院行政庭长黄俊明表示,这是因为根据前陈水扁任内出纳陈镇慧等人证词,及特侦组所查扣证物,显示扁涉贪污重罪,同时有串证之虞,因此,裁定羁押禁见。

  黄俊明指出,特侦组搜索陈镇慧时,自她随身碟资料中,发现了机要费核销的原始流水帐、银行转账、汇款凭证、转账传单等相关证据,加以陈镇慧、前竹科管理局长李界木和前陈水扁任内办公室副秘书长马永成等人的证词,显示陈水扁有涉案之嫌,且其所涉贪污最轻本刑为有期徒刑5年以上重罪,同时有串证之虞,因此将扁羁押。

  台湾《联合报》分析说,陈水扁因涉贪污遭台检方声请羁押禁见,未来检方若依最低本刑十年的侵占公有财物罪起诉,法官如果仍予羁押,最长可羁押至判决确定,直接移由监狱执行刑期。

  通常检察官起诉移审法院时,是在押被告获交保的机会。特侦组可望本月底、至迟年底侦结起诉陈水扁,届时可能重获自由。

  至于陈水扁的可能刑期,一旦法院依数罪将陈水扁判罪,刑期合计可能达数十年。但依“刑法”数罪并罚的合计规定,最高合并刑期为三十年。不过,陈水扁可能适用对他有利的旧法,最高合并刑期为二十年。

  陈水扁放弃抗告 据称心情沉重而平静

  陈水扁已于今天上午进入台北看守所收押。他的委任律师代其发表声明称,陈水扁决定放弃抗告以示抗议。

  陈水扁委任律师今天上午在台北法院召开媒体说明会,代陈水扁发表三项声明:对于遭收押的结果,陈水扁认为自己“求仁得仁,甘之如饴”;陈水扁希望由自己承担“历史十字架”,要求释放所有“无辜的”其他被告;陈水扁认为特侦组办案,早有预设立场,是“政治迫害”与“政治追杀”,因此放弃抗告“以示抗议”。

  陈水扁在羁押庭结束、确定遭收押后,已和妻子吴淑珍通上电话,主动告知被羁押的结果,通知准备随身衣物。律师强调,陈水扁被收押的心情虽然很沉重但很平静。

  绿营声称“不公” 震惊遗憾中有异音

  陈水扁遭声押,台湾南部县市长多不以为然。高雄市长陈菊感到震惊与遗憾,指兹事体大,司法程序若不够完备,恐造成社会对立与不安。台南县长苏焕智认为,声押过程可议,让人觉得是为收押而收押。与陈水扁是同学的台南市长许添财则不愿多谈。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则指称司法单位“不顾程序正义”,党团要表达“严正抗议”。民进党团也要求与陈水扁同案的其他被收押人士应该立即被释放。吕秀莲也宣称要提出“严正抗议”,称希望“不要选择性办案”。

  李登辉今天在面对媒体询问相关看法时则表示,司法的事情不要问他比较好。他强调称,政治归政治、司法归司法。

  蓝营盼“司法归司法” 马英九:尊重司法 哀矜勿喜

  对于陈水扁遭羁押禁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张硕文今天表示,司法归司法,政治归政治,不希望这件事造成百姓对立。

  国民党团副书记长杨琼璎指出,若没相当证据,不可能羁押;她呼吁各界冷静,让司法有独立办案空间。这不是政治事件,与政治无关,她呼吁民进党冷静,不能撕裂族群,否则就对不起民众。

  党团副书记长罗淑蕾说,司法有这样的作为,代表台湾有救了,任何政党日后都会引以为戒,不能贪污。

  台“考试院长”被提名人、国民党副主席关中则表示,对文官来说,这是很好的一个教材、很大的一个启示,即担任公职不可以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关中指出,对于一位卸任领导人因为贪渎问题,不但涉案,且被声押及收押,心情非常难过,因为这不是陈水扁家人、个人的事情。对于一个人由这么高的位置现在变成阶下囚,有哀矜勿喜的心情。

  他说,今后对公务人员必须再强调且要重视廉洁教育,将廉洁作为公务人员第一个要遵守的原则,如此才能改变社会风气,才能不让类似陈水扁此事继续发生。

  马英九今天一早接受电台专访时,对于陈水扁遭收押则低调回应,尊重司法、哀矜勿喜。不过对于陈水扁指“政治迫害”,马英九不以为然地说,如果身为政治人物,动不动就说“政治迫害”,视司法如敝屣,对民众来说是非常不好的示范。

  马英九说,一个政治人物,“如果你对司法机关、对司法制度完全弃之如敝屣,这个时候你也不能期待人民对司法机关有信心,到时候司法机关做出正确的判决,人民也不会相信啊,所以政治人物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可能作成社会上的示范,一定要小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