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雨马胜利》作者高梦龄:马胜利冲破的是樊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1:02  大众网-齐鲁晚报
《风雨马胜利》作者高梦龄:马胜利冲破的是樊笼
《风雨马胜利》一书作者高梦龄回忆采访马胜利的情况。鲁超国 刘海鹏 摄

  高梦龄,原山东文学社社长、总编辑,也是《风雨马胜利》一书的作者。可以说,他是最为了解马胜利历史的一个“局外人”。

  3月6日,济南洪楼南路,72岁的高梦龄老人在家里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之后,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家、政治家、思想家都知道怎样改革,有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提出的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有人付诸实践,我认为马胜利抓住这个契机,充分理解邓小平关于这场改革的重要性,敢于打破旧的体制。如果没有大智大勇,马胜利不会承包成功。”高梦龄说,马胜利没按常规出牌,打破了当时的游戏规则,似乎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时势造英雄,马胜利恰好成为风口浪尖上的典型,趟开了一条新路子。

  “马胜利走马上任以后,发明了很多新鲜的东西,现在饭店厨师戴的那种白色的帽子,那是马胜利发明的;包括妇女用的卫生巾,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一辈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卫生巾,在她们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东西,词典上也没有这个词,这都是马胜利搞起来的。”高梦龄对马胜利的评价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并不断创新的人。”

  “这其实就是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而第一批人起来闹革命,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往往是‘痞子运动’,在大浪淘沙中这些人闪出亮光,就因为这些人有敢冲敢闯的精神,马胜利,一个小小的销售科副科长,就敢给厂长拍桌子……”高梦龄说,“四平八稳谨小慎微的人往往不会成为改革的先锋。”

  “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成立的日子是1988年1月19日。高梦龄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马胜利在成立集团公司的鞭炮声中就注定他要失败。”高梦龄直言不讳,“现在不都是在走‘集团’化的路子吗?现在‘集团’林立了,但那是20年前啊,只有国外才有,而那时候他马胜利就敢搞‘集团’。但是搞‘集团’靠马胜利一个人不行。”

  “承包工厂就要派出干部。他派出的干部都是班组长,最后都派光了,原来石家庄造纸厂的班组长都派到其他造纸厂当厂长、总经理去了。马胜利派的班组长的水平并不一定高于原有领导干部的水平,换句话说,派出去的人不是马胜利,不是马胜利第二,不是马胜利第三。”高梦龄说,“我觉得如果那时候马胜利手下有足够多的人才,中国的企业发展进程至少再往前推10年。马胜利当时的思想太超前了,但超前的先进思想不符合实际也是不行的。”

  “太多的荣誉,好强的性格,成了后来他发展的障碍。”高梦龄说。“马胜利冲破的是一个樊笼。”高梦龄对本报记者说,“从计划经济的铁门里迈出来,总得有人敲锁,而叩响这个大门的是这么十几个人,马胜利、步鑫生、年广九……”

  记者辞行前,身在济南的高梦龄用毛笔写下两个字托记者送给马胜利:唯真。“希望他永远追求真理,活得真实。”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