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大盘点(1978-198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2:16  大众网-齐鲁晚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大盘点(1978-1988)
崔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大盘点(1978-1988)
罗大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大盘点(1978-1988)
齐秦

  重温那些记忆中的歌声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本报主办的“岁月如歌——改革开放30周年金曲评选暨演唱会”活动9月24日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投票的观众截至10月1日已达近万人次。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0月20日,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此次评选。

  有人说,流行音乐是时代的印记,有人说,回忆过去最好的手段莫过于音乐,每个人的青春都伴随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旋律度过。那么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流行音乐如何记录这种巨变的历程,如何诉说着我们的成长?今天就让我们借此“金曲评选”之机去一一回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大盘点(1978-1988)

  舞台背景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逐步在各个领域推行,国家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曲家曾经压抑的自主意识开始复苏,在伤痕累累的大地上放飞心中的旋律。这是流行音乐的一个过渡时期,人们摆脱了束缚多年的精神枷锁,开始追求新的精神生活,开始用“黑眼睛”去寻找“光明”。有这样一些歌曲让大众记住,并且传唱至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恋》、《军港之夜》、《十五的月亮》、《大海啊,故乡》。这些歌曲题材多样,音乐动听而富于个性,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写照。与此同时,伴着开放的脚步,港台歌曲也开始在祖国大陆流行起来,邓丽君、齐秦、罗大佑这些名字开始被大陆歌迷所熟悉。

  金曲回放

  《甜蜜蜜》(1979年)

  1979年,歌星邓丽君发行专辑《甜蜜蜜》,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邓丽君美妙的爱情歌曲也像春风一样吹进了祖国大陆。那甜甜的、柔美的歌声轻轻地召唤着沉睡中的人们,充满人性和温暖感的声音渗入了人的心底。听惯了《红灯记》这样的样板戏、《红太阳颂》这样的革命歌曲的人们,猛然间发现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多姿多彩。

  《乡恋》(1980年)

  就在香港台湾流行着邓丽君时,内地冒出了个李谷一。一首《乡恋》,让她走到了风口浪尖,让老领导、老同志听“背过气”去,还被定性为“灰暗的、颓废的、 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但这首歌无疑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流行歌曲的独特魅力。李谷一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娱乐圈的“地标”,而她在内地开创的气声唱法,开启了中国流行歌坛之先。

  《万里长城永不倒》(1983年)

  1983年内地播放了第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万巷皆空,主题歌随之广为流传,人们根本不了解演唱者姓甚名谁,甚至非广东观众连歌词都听不懂,但举国上下依然有无数人刻意卷着舌头模仿着“晚累蚕岑用八刀,钱累网窝睡套套”的唱腔。此后流行的粤语歌以及模仿秀,论起源都与此不无关联。

  《我的中国心》(1984年)

  在1984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张明敏唱红了《我的中国心》,之后《我的中国心》火遍大江南北。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将一位香港演员请上内地舞台。大街的商店里反复播放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的旋律渗透进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灵。而对于中国内地群众来说,第一次发现原来爱国歌曲还可以用一种流行歌曲的方式演绎——既体现爱国,又体现时尚,何乐而不唱呢?

  《一无所有》 (1986年)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1986年5月,北京,“国际和平年”的全国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北京爱和管弦乐团的专业小号演奏员崔健,穿着一件大长褂子,背着一把吉他,两裤脚一高一低,蹦到简陋的舞台上……演出了自己创作的歌曲《一无所有》,替一代人唱出了他们自己,也让一代人跟着中国人自己的摇滚乐往前走。

  《故乡的云》(1987年)

  1987年的央视春晚舞台,成为了这位英俊混血儿人生的转折点。一首《故乡的云》让费翔成了全国男女老少都喜爱的全民偶像。棱角分明的轮廓,英俊深邃的眸子,灿烂阳光的笑容,高大挺拔的身姿,使万千少女为之着迷。他的经典动作和帅气打扮也吸引了当时众多的年轻人争相模仿。从1986年录制的专辑无人问津到春晚后他的盒带狂销160万盘,费翔着实在内地火了一把。

  星光灿烂

  邓丽君★★★★★

  几乎那个时代所有的词曲作家都为邓丽君写歌,邓丽君的歌可以说代表了一个时代音乐创作的最高峰。这些人中甚至包括了梁弘志和罗大佑。邓丽君对后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香港还是台湾,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摆脱邓丽君的影子。香港的徐小凤、陈百强直到王菲,台湾的蔡琴、潘越云,其歌声中都有邓丽君的痕迹。后来的齐秦、林忆莲甚至大陆摇滚乐队还在翻唱邓丽君的歌。

  罗大佑★★★★★

  流行音乐的黑衣教父,在中国,没人能取代他的地位。他就像一座里程碑屹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自己、为别人创作了无法计数的经典;而他所开创的带有摇滚色彩的音乐、深刻而儒雅的歌词,都是永远无人能及的。

  在音乐上,罗大佑从早期校园民谣的形式,到后来吸取各种西方音乐形式,一直走在时代前头。在歌词上,罗大佑的造诣最深。他如果生在古代,绝对是个诗人。每次听他的歌,总能找到想要的感动。

  崔健★★★★★

  崔健的《一无所有》是中国的第一首摇滚歌曲。 “一无所有”是这首歌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体现了一种无奈而又充满追求、充满憧憬的心情,表现了一个民族在抛掉重负后积极向上的强健心理。崔健的这首歌曲一扫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当时普遍流行的,港台音乐影响下的嗲声嗲气、浅吟低唱的风格,代之以声嘶力竭、高亢嘹亮的格调,男性化的刚毅与粗犷终于到来,它被宣泄得淋漓尽致,使一种新的审美情趣昂然抬头。《一无所有》震撼了整个年轻一代,也预示了中国摇滚时代的到来。崔健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大陆原创流行音乐的灵魂人物。

  齐秦★★★★

  相信很多人都是从齐秦开始接受流行音乐的。

  齐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创作精灵,敏感、 忧伤,《狼》、《大约在冬季》、《外面的世界》,这些歌曲无法形容地让人热泪盈眶。齐秦无可否认地代表了一个时代,他开创了创作型歌手的先河,让写歌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

  李谷一★★★★

  在现代人眼中,李谷一跟流行音乐几乎不搭边。可在20多年前,李谷一的声音绝对前卫。很多朋友说《绒花》唱得没有韩红的好。记得在一个黄健中的访谈中,他说一次无意听到韩红的《绒花》,他热泪盈眶,“这首歌我等了20年,终于又找到了听李谷一唱歌的感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声,也许李谷一的歌声唤不起我们的思绪,但总有一些人会难忘今宵吧。

  刘欢★★★★

  凭借演唱北京奥运主题曲,刘欢再次站到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上。其实,不论是唱功,还是资历,他都可以说是近30年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从《心中的太阳》到《少年壮志不言愁》,在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滥觞期,刘欢就是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