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晓
提要: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死亡或失踪人员268人。本文作者作为《望东方周刊》记者,亲赴事故发生地采访,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场天灾。
2008年9月8日下午,我陪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逛后海。9月的北京,杨柳依依。
12个小时后,开往运城的长途大巴把我拉到襄汾。凌晨4点,襄汾阴雨霏霏。
9月8日7点55分左右的泥石流,给这个县城带来了灭顶之灾——一个集市和半个村子被顷刻吞噬,上百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连夜赶往襄汾
我最初收到的短信上,写有“襄汾因暴雨导致泥石流,五六百人被埋”的字样,紧接着,另一条短信告诉我,“做好去襄汾的准备”。于是,我收拾行李、订票,在一个小时内全部搞定,并赶在最后一分钟跳上了大巴,连夜赶往襄汾。
凌晨4点多钟,大巴抵达襄汾。
高速路口收费站附近一位司机被我叫醒后,拉着我满大街地找旅店。“这两天不好找了。”他的口气颇有些神秘:“ 我们襄汾出了点儿事。”紧接着,司机云山雾罩地敞开了话匣子:“云合村半拉村子和一个集市都被埋了,听说至少死了50 0人……”这一数字和此前报道中“死亡26人”相去甚远。再问及有无暴雨,司机说根本没有,只是下了零星小雨。
之前得到的信息被瞬间颠覆。
襄汾县唯一一家条件好些的宾馆住满了各级领导。高速收费站口停着一辆警车,据当地司机透露,是专门负责接领导用的。凌晨4点多,2名警员守在车里熟睡。
最终,我们找到了路边一家小招待所,40块钱一天。让我惊喜的是,房间居然有网线和一台电脑,尽管速度慢了些。
撂下东西,又查了些资料后,窗外便已大亮。于是,我直接包车前往现场,同行的3人一位是50来岁的司机,一位是《潇湘晨报》的记者,还有当地人小李,说是想跟着上去看看热闹。对这个年轻人来说,这场巨大的灾难让他莫名地感到兴奋。
现场见闻
车停在云合村口便开不进去了,远远地能看到几个警察站在路边挨个查人。尽管我们出门时为隐藏身份,没敢背双肩书包,但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当地人。
所幸有小李带路,绕到村里走了一段,再拐到大路上,重新拦了辆村里的车。开到一半时,又碰到了检查。我们仨故技重施,这次多走了些路,一气走到事故现场。
正值清晨,阴天,村里雾蒙蒙的。沿途的田埂上蹲满了村民,哭声喊声连成一片。一个40来岁的男人目光直勾勾地盯着远处的施救现场,几名救援人员穿着长及膝盖的雨鞋在烂泥里捞来捞去,却难有进展。
一个老太太靠在自家门上,对着天空干嚎,凄厉的声音给这个村庄平添了一抹凉意。
采访了数个村民后,我听到了极为一致的说法,一是“死了至少五六百人”,二是“当天根本没有暴雨,一丁点儿的毛毛雨,刚够把地面打湿”。
翻翻之前的历次事故报道发现,暴雨总会在事故之初成为“替罪羊”,更有甚者会被冠以“百年难遇”、“几十年难遇”的罪名。用天灾掩饰人祸,似乎成了一种惯性,一个稀松平常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