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者手记:我和王海在一起的12小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7:46  大众网-齐鲁晚报
记者手记:我和王海在一起的12小时(图)
2006年,王海揭露“如烟”欺诈消费者。(王海提供)

  我和王海在一起的12小时

  10月9日下午3点半,在接到一个只有五个字的短信后,我立刻收拾行装,急急赶往济南长途汽车广场站。

  下午4点半整,大巴从济南向烟台进发。

  此前几小时,给我发来短信的人已从江苏昆山出发,急驰在通往烟台的高速公路上。

  晚10点15分,我赶到烟台。找到住处后,我又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对方我到达烟台的信息。

  不一会儿,我收到回复:“好,明早8点半我来接你。”

  10日清早,我起个大早,收拾停当,等待8点半的到来。

  8点半整,手机响:“下楼。”

  按照“指示”下楼。奇怪,没有我要找的人。此时手机再次响起:“右手边,一辆灰色商务车。上车。”

  我忙走到宾馆前门,向右一转,果然,一辆灰色商务车停在那儿,我刚到车边,门哗地打开。

  “上车。”对方道。

  我一弯腰,钻进车内,坐到最后一排。此时他转过脸来,递给我一张照片一张纸:“看看这个。”

  “是王海,没错!”

  没错,我匆匆忙忙赶到烟台就是为了采访他;而他匆匆忙忙来烟台是为了一起维权。我们如此奇特的见面方式,皆因他时间安排的不可预知。

  相比几年前,现在的王海明显地发福,一双crocs的鞋子,一条黑色的绒裤,一件休闲的衬衫,他的外衣口袋里,是那副熟悉的墨镜。

  他在帮烟台开发区的老梁维权,一家船舶公司要“圈海”,老梁的海参池子正好处在一个边缘地带,于是矛盾产生了。王海此行便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

  整整一上午,王海,老梁,王海的助手和我四个人都在烟台开发区行走,从当事公司到派出所,从街道办事处到政府主管部门,此行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在与对方打交道时,王海总会习惯性地戴上他的墨镜,这是他的标志。

  中午吃饭时,王海与老梁经过多次商议,最终选择走法律的程序,将对方起诉到法庭。

  王海很少说话,但那种特有的笑却一直挂在脸上,无论是在维权路上还是在饭桌前。

  下午4时,当我们从烟台开发区边防派出所出来时,老梁的事情便暂告一段落。

  稍作休息后便是晚饭时间。晚饭比午餐稍微丰盛一些,王海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他是个标准的山东汉子,但他的酒量与赫赫有名的胶东酒风毫不沾边。

  我们正式开始面对面地采访时,已是当晚8点半,王海将采访地点选在烟台开发区长江路上的一家咖啡店。此时,那个存在于媒体与概念中的王海出现了。(韩适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