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的十个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⑤
记者 胡俊超 文/摄
从几间旧厂房到一幢幢崭新的教学大楼,现年61岁的汤有祥在湖州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掌门”24年,见证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读书难催生私人办学念头
汤有祥是地地道道的安吉人。师范毕业后,先后在安吉县的乡村小学、初中担任数学教师。当时安吉县还是一个贫困县,全县虽有四所高中,但计划招生人数很少,许多考不上高中的农村孩子,只能回家种田。
1984年7月,汤有祥一位同事的儿子由于几分之差没考上高中,这位老师苦苦哀求校长让孩子重读初三,但是由于政策限制,校长回答:“假如我让你的孩子重读一年,其他家长也提出这样的要求,我该怎么办?”
“说实在的,当时看到学生不能升学,我心里很难过,但让我自己办学校让这些孩子来上学又很难,当时对于私人办学这个词是很敏感的。”汤有祥说。
促使汤有祥下决心办学校的,是他从报纸上看到改革开放后私人办企业的报道。他说:“别人可以私人办工厂,我为什么不能办所学校呢?”当他将这一想法向周围乡亲提及后,即刻得到了支持。
1984年8月15日,汤有祥私人办学的申请报告得到县教育局的批准。9月1日,一个只有60名学生的农职班在安吉县上墅乡正式开学,校舍是租用的几间旧厂房,招收的都是当年的中考落榜生,他的私人办学从这里起步。
1985年,汤有祥又拿出自家的所有积蓄7000多元和准备建房的材料,并多方借债集资,在自留地上建造了面积69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高中,在安吉一个不起眼的山村里诞生了。
私人办学之争
安吉上墅私立高中的创办引起了强烈反响,汤有祥的事迹登了报,上了电视,还受到省领导的接见。同时,各种非议降临了。
农职班开办之初,汤有祥每学期向每个学生收取60元学费,60个学生就是3600元。因此,有人称汤有祥是“开学店”“拿公家的工资,办自家的学校,这是出风头!纯粹是为了捞钱!”
实际上,汤有祥倾其所有办学校,耗资20多万元,负债3万元。这3600元的学费收入即使不付教师工资,不付日常水电费支出,全部用来还债,也需4年才能还清欠债,况且汤有祥还在不断地投入:建房、做课桌椅、买仪器……他身上的债务越来越重。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年汤有祥一家4口挤在上墅乡邮电所的一间公房内,最值钱的是一只大衣柜。
1986年,他向学校提出停薪留职。但是,根据当时的有关政策,教师不能停薪留职。
1987年9月10日,湖州市市长费根南走进上墅私中,他详细了解情况后明确表示,私人办学应给予照顾。这样,汤有祥的留职停薪才批了下来。
生源和教师难题
招生问题也是上墅私中的办学困难之一。从1985年普通高中开办以来,上墅私中一直采取计划外招生形式(公办学校实行计划内招生)。1991年浙江省教委发布的一则通知,让招生陷入僵局。
这个通知要求将全省普通高中证书会考的考籍人数控制在省下达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以内。这就意味着上墅私中1991年招生指标不能解决,就连在校的1989、1990级高中学生也难以参加一年后的各学科高中证书会考。
当时老师们都觉得很委屈,汤有祥硬着头皮给当时安吉县有关领导写了书面材料。
三天后,县领导看到县政府办公室编印的《安吉内参》第10期刊登的《上墅私中今年暑期招生面临困难》一文后,当即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安吉县教育局向湖州市教委写报告。
汤有祥说,原来市教委批复办普通高中的文件已无效,必须重新报市府或市教委批准,并报省教委备案后,才能承认办学资格和下达1991年招生计划。
于是,汤有祥和几位学校领导天天跑县教育局和市教委,到处求人帮忙。8月28日,湖州市教委给安吉县教育局下达了《关于同意试办上墅私立高中并下达1991年招生计划的批复》,9月6日浙江省教委向湖州市教委下达了《关于追加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等学校1991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通知》。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2000年8月,上墅私中启动“名师工程”,准备从全国各地和本县的重点高中招聘一批优秀骨干教师。
当时安吉县教育局已全面试行教师聘任制,明确规定学校对教职工可实行聘任(用)、试聘、待聘(缓聘和不聘),教职工可以应聘也可以拒聘。
当年安吉县有7位公办学校的高中教师在8月底原聘任合同期满后,自愿到上墅私中应聘任教,但在人事关系上遇到一些问题,后来在市里有关领导的过问下才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