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年全市非公经济活动体达73.31万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15:59  华龙网-重庆晨报

  创业激情高涨 我市每天新增老板256个

  30年来,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全市共有非公经济活动体73.31万户

  本报讯(记者 聂玉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截至 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活动体73.31万户,比上年末新增了4.61万户,相当于今 年1—6月每天新增老板256个。”近日,市工商联副主席朱永光在接受采访时称。

  宽松政策

  促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重庆的非公经济起步于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庆市立即出台了‘三允 许一开放的决定’使得重庆的个体经济得以起步和恢复。”朱永光称,“不过,那时的非公 经济大多以个体户为主,规模都不大。1978年全市的个体工商户仅4549户,从业人员5239人 。4000多个个体户,为国家创造的税收为11.367万元,不及现在一家私营企业创造的税收。 ”

  朱永光称,在1988年以前,我市场的非公经济主要是个体公商户,按照当时的规定,雇 工8人以上的就算是私营企业,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就可以向私营企业转化。为了促进非公 经济的发展,1988年我市成立重庆民营企业家公会(即现在的民营企业家联合会),率先在 全国开展了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探索和实验工作,当时的会员企业不足百家,而且规模 小,基本上是来料加工。

  朱永光称,重庆非公经济发展真正驶入快车道是在1993年以后,其根本原因还是得益于 政府营造的越来越宽松的政策环境。在1993年6月,我市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的若干规定》,1994年《重庆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条例》颁布实施,一系列的政策的颁 布,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1997年底全市的个体公商户达到了578297户,比1978 年翻了127倍。

  非工经济

  成社会就业主渠道

  朱永光称,重庆非公经济出现跨越式发展是在直辖至今。这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多项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特别是2006年开始的长达五个月的“执政为 民、服务发展”的整风活动,清理出了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规章和文件64641件,进一步完 善了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非公经济也因此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

  据工商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产业活动单位达到了 73.31万户,比上年末新增了4.61万户,增速超过了去年。

  数据显示,除了数量增加外,非公经济的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除了国家规定的行业 外,基本上是全行业覆盖。非公经济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今年1-6月非公 经济实现增加值1201.6亿元,上年同期增了22.6%,占全市的GDP比重达到了57.1%,占了全 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吸纳从业人员645.1万人,提供劳动报酬395,1亿元。成为解决市民就业 的主渠道。

  工商联

  重庆私企规模30年增长千倍

  培养了以朝天门、观音桥农贸市场为代表的两个百亿级市场、9个50亿级市场

  杜海

  本报讯 (记者 杜海)昨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工商系统座谈会上,市工商局局长王元楷 透露,30年来,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由1978年的319个发展到1283个,培养了以朝天门、观音 桥农贸市场为代表的两个百亿级市场以及9个50亿级市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