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严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7:16   CCTV今日关注

  2008年11月17日,央视《今日关注》播出《金融危机动了你的“奶酪”吗?》,以下为节目内容。

  大学生就业难,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更加大了今年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应届毕业生应该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又应该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稍后请看《今日关注》。

  演播室主持人(王世林):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关注》。

  现在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了。那么2009届高效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也于昨天正式拉开了帷幕。然后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给他们的就业可以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那么据初步的统计数字显示,明年将会有600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那么对他们来说,到底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就业环境?他们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就这些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里请一位专家为我们做解读。我来介绍一下,这位专家是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的常凯所长,您好,常所长,欢迎您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这个节目。

  咱们要聊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次就业服务周的相关情况,看一下大屏幕。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年的就业服务周从11月16日开始,到本月30日结束,比往年延长一周。中国各地劳动人事部门将组织现场招聘会259场,近3万家用人单位将招聘389000人,131家网站举办的网络招聘会也将提供超过14万个岗位。

  司益磊(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

  就业的指导,加强这个培训等等各方面的服务都要跟上,所以他这是一个信号,后边的活动陆续地就展开。

  解说:

  今年的招聘会与往年有所不同,在环渤海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在国际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来招聘的外资企业的数量和招聘的岗位都有明显地减少,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的数量相对较少,而民营企业成了主角。

  尹凯(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副总经理):

  我觉得跟去年的同期相比,可能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到在中国的大型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尤其跨国公司、外资银行,过去可能中小型企业比较困难。那么在今年的形势下,给它提供很多的发展契机。另外,有的企业我看了,刚才转转,招100多名。

  解说:

  与天津招聘会的火爆场面相比,重庆的招聘会现场却显得有些冷热不均,一些企业的展台面前站起了长队,而另外一些企业却出现了冷场的情况。大学生比较青睐的行业主要是银行职员、会计、工商管理等职位。服装、食品加工、广告等行业前来应聘的人员比较少。人力资源专家建议,其实每一个企业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在大企业可以更好地朝专业化方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小公司则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沈煜曜(人力资源顾问公司顾问):

  建议同学多去看看其他虽然目前不知名,但是有潜力的这样的企业。它今天在金融风暴或者说感觉上有一些就业寒冬的时候,它能够有工作机会释放出来,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它的成长发展的空间就会非常大。

  主持人:

  常所长,您看,这里面有一个数字,就是说明年会有600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这个人才市场,但是这次的就业服务周提供的招聘信息是52.97万,就算53万的话也还不到十分之一。对于这一届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到底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就业形势?

  常凯(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

  明年毕业生应该说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主持人:

  就可以用“严峻”这个词来形容。

  常凯:

  可以了。一个方面本来我们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已经是存在着挑战了。更何况,现在世界金融风暴以后,将来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恐怕负面的作用,我们要做出充分的准备。那么中国经济如果相对说停滞或者衰退,或者更严重的一个情况,首先影响的就是就业。企业没法做了,它不可能再吸收新的这种员工,如果能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已经就不错了。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应该有个充分的准备。

  主持人:

  对。这是从整体的就业形势上来看是这样的,您说是严峻两个字。另外,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就业形势的话,那么是不是对行业和专业的这个要求也会有所变化。比如说去年的时候什么热门,今年可能就不热门了。

  常凯:

  对。那么这里边,就目前来说究竟哪个行业在就业方面问题更突出,哪个行业还能继续吸纳新的这种就业人才?现在还不好做这种特别详细的预测。但是就目前来看的话,特别是一些外向型经济的一些制造业的,一些出口型的这类企业,恐怕在招工问题上,不但是个压缩的问题,而且裁员问题这个压力已经很大。珠三角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一些企业要倒闭,倒闭的话直接就是裁员问题。

  主持人:

  既然是这种严峻的形势,而且可能从所学的专业或者是行业这个选择来讲,可能也会有所变化,甚至可能选择也会少一些。那么您作为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对今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他们的就业您有什么样的忠告给他们?

  常凯:

  我觉得作为大学生,在目前这样一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对于自己的就业目标应该考虑得更实际一点。往往我们的大学生嘛,天之骄子,对于自己将来的前途充满着一种理想性,或者某种意义上很向往、很美好的,但实际上,这个情况和自己设想的恐怕差距是很大的。比如什么样的职位,什么样的类型的企业,什么样的待遇了,这方面考虑得都比较多。但是就目前来说,我觉得应该放低标准,从实际出发,如果能解决就业的话,不要过多地挑拣。

  主持人:

  对。您说到这儿使我们想起来,我们这儿有一个调查数字。说近年来,未就业的就是毕业以后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有22.8%的人,他为什么没有就业呢?就是他们既要找到好地方,又要找到好单位,然后又要有好待遇,然后又必须得专业对口。所以说,在第一次就业的时候,是不是要求太高的话,可能会耽误自己的就业?

  常凯: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这个劳动力市场呢,供需双方都有自己的目标,你作为劳动力提供者,你自己这么多目标,所有的目标,所有的条件都要达到你才能接受。那问题是对方,就是吸纳劳动力的这个企业,他是不是能够和你契合呢?如果不契合你就不去,那你就很难找到一种机会。

  主持人:

  对。就是眼光不要太高,就放得平和一些。

  常凯:

  对。

  主持人:

  这是对中国大学生的忠告。我知道您有在国外教学的经历,在国外,这些大学毕业生,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就业心态?

  常凯:

  这很有意思,我也没想到。我曾经在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教过不到两年的书,在那儿。有日本学生也有中国学生,我也想做一个调查,我就想了解一下中日两国的学生在就业上有什么差别。中国学生呢,当然不讲在日本的,就是在中国国内的,我在人民大学这个学生相比较。人民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说,因为人大是重点院校,那么在人大读书的这些学生应该说素质都是高考的状元、尖子进来的,所以对自己将来的就业的话,理想也是蛮高的。我要挣多少钱,我要坐到什么职位,我要做出什么贡献。

  主持人:

  踌躇满志。

  常凯:

  踌躇满志。当然这也是可喜可嘉的,但是能不能实现,或者社会需要什么,有时候考虑得不够。那么我就问那个日本学生,我说你们毕业了以后想做什么?很少就看见像我们这个学生这么远大志向,很崇高的一种理想的东西。

  主持人:

  您问那个学生他学什么的?

  常凯:

  学法律的,我在法学院教书嘛。我们这儿有学法律的一些学生的话,当律师,当法官,当公务员,最差的话我到企业当个法律顾问。那么,日本九州大学也是日本的名大学,排名第五六的,我说你们想干什么?一个小女孩说,我就想开个花店,我能找个帮手,能租一间门脸我就挺高兴。还有的说,我希望能到企业里边从基层、店里做起,一步一步能不能获得一个管理的职位,还有一个男孩说,我想开个拉面店,我就对拉面感兴趣。像这些职业选择在我们这些学生简直是根本不屑一顾的。

  主持人:

  他并不是说我学这个专业就一定要去做这个。

  常凯:

  是啊!我就觉得很奇怪,我说你们学法律的话,怎么不去做律师,做法官?哎呀,他说哪那么容易的,那些好职位就我们刚出门的都能干什么?这里就非常复杂。当然有的是学法律的,还有学管理的,学经济的,在我们这儿学管理、学经济,将来都当企业家,当管理者,当老板。最典型我们要当老板,好像这才是有志青年。其实,我觉得在市场化比较成熟的这个社会,人们的就业心态也比较平稳,比较实际。其实一步一步做起,很多有成就的人也都是从这儿做起的,并不是一开始,我就把瞄着这个老板作为自己就业将来一个方向,或者不做老板我誓不罢休。

  主持人:

  就是说作为应届毕业生来讲,他们就业的观念也要有点变化才行。那么这种变化是不是也应该反应在他们对这个企业的这个要求和选择上?你像以前,大学毕业了,我要进国企,我要进外企,但是一说民企,好像我得考虑考虑,实在不行我才进民企。那么今年,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也要在这个观念上变一下?

  常凯:

  今年的形势确实跟往年不太一样,恐怕有很多变化。当然,想进国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我们说的国企不是什么小的几百人的上千的企业,都是大的垄断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移 动或者其他的一些都是国有独资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所以到这一类的企业,当然各方面的保障是比较完善的,发展来说,也比其他一些小企业机会更多一点。但是要看到,今年进国企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肯定大家都往这儿靠,但是你得考虑一下,你具备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类的企业我接触也很多,这几个我们国资委的这些企业,和地方国资委的这些企业,他们对新招员工的要求标准是很高的。所以在这当中的话,人们一定要量力而行,这是一个。当然我们不反对,如果能到这类的企业当然是好。

  大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应该说也是很吸引人的,但是,同样有个素质要求,你能不能达到人家这种要求?以往我们的毕业生对于民企,特别是中型的甚至小型的民企,基本上是不愿意到那儿去就业的,当然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就业严峻的情况下,我觉得选择民企,在目前情况下,不失是一个很明智的决策。因为民企需要人啊,民企也很容易给你提供机会的,当然一定要和你的这个专业、你的兴趣要比较要接近一些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