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哥德巴赫猜想:延续三十年的传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07:36  大众网-齐鲁晚报
哥德巴赫猜想:延续三十年的传奇(图)
高园潘承洞和华罗庚(右)在一起。资料图

  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猜想像哥德巴赫猜想这样著名。但在1978年以前,哥德巴赫猜想还只是少数数学家研究的专利。1978年1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著名诗人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这个词一夜间飞遍神州大地,数学家陈景润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它的影响甚至持续至今。一个数学领域的高深难题,能够为普通人津津乐道,持续30年不衰,可以说,哥德巴赫猜想成就了一段传奇。

  本报记者 高园

  扬名国际的“中国学派”

  1742年,哥德巴赫写信给大数学家欧拉说,每个不小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它的内容三言两语就可说明白,但要证明它,太难了。20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无数数学家为其倾注心血,但直到今天,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没有完全证明。

  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成了各国数学家的梦想,而中国人曾几度最接近这颗明珠。在国际数论界,“中国学派”赫赫有名。“中国学派”以老一辈数学家华罗庚为首,还包括陈景润、潘承洞和王元三位先生。其中,已故的潘承洞院士曾任山东大学校长。

  潘承洞,1934年生于江苏苏州,1997年12月于济南病逝。生前任山东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潘承洞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年,因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他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61年,到山大任教后不久,潘承洞就证明了命题(1+5),即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成一个素数与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5的奇数之和。这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一大进步。随后,他又证明了(1+4)。1973年,陈景润发表论文,证明了(1+2)。

  潘承洞的学生、刚刚从山东大学校长任上离开的展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师的研究是开创性的。”此前,最好的证明结果是(1+n),n是个天文数字,潘承洞证明了(1+5),一下子就将n缩小到5以内,让人们看到了证明的希望。“老师曾经两度在世界上领先。”展涛说。

  同样是潘承洞的学生,现任山大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的刘建亚说,如果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一个堡垒,人们可以从多个路径攻克这个堡垒。就陈景润、潘承洞、王元他们所选的这条路径来说,最后证明到了(1+2),已经是最逼近堡垒的了,目前还无人可以超越。

  “中国数学家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所取得的成就,代表了中国科技的最高水平之一。”刘建亚肯定地说。

  影响一代人三十年不衰

  “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受哥德巴赫猜想的鼓舞最大。不仅是喜欢数学、研究数学的,所有的青年学生都受其影响,这个影响就是要上大学、要学知识、要向科技进军。”潘承洞的弟弟潘承彪教授告诉记者。潘承彪已从北大退休,多年来,他与潘承洞一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哥德巴赫猜想和那一代科学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这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展涛说,那时,即便像“两弹一星”宣传得也很少,而徐迟的报告文学使得以华罗庚为代表的数论研究的这个群体,一下子走到大众面前,他们成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中最辉煌的代表。

  从那时起,许多青年学生立志学习数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道难题。像展涛、刘建亚等,都是受到了这篇报告文学的影响,走上数学研究之路,终于成为数学家。现在,潘承洞所培养的14名研究生都已成才,挑起了新一代数论研究的大梁。

  历史造就哥德巴赫传奇

  一个高深的数学难题,为何会延续三十年不衰,为何会有那么大的魔力?难道仅仅是由于徐迟的那篇报告文学,由于他那诗一般的激情语言?

  “哥德巴赫猜想这么火,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潘承彪说。“文革”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发展科技,需要宣传科技兴国的思想,就要有个有说服力的代表,徐迟的报告文学赶上了这样的机遇。“可以说,是社会、历史的原因造就了哥德巴赫猜想风靡。”

  展涛也说,今天同样写一篇报告文学,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大家在“文革”中压抑、封闭得太久,急切渴望科学的春天。压抑解除后,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希望。整个民族也在往前看:民族的希望在哪里?而科学、学术,正是一个民族发展最具标志性的方面。徐迟的这篇报告文学,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希望,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给每个人带来了激情和振奋。

  而刘建亚则用“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来概括这种历史的因缘际会。“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在即,我们需要一个像陈景润这样的英雄,当时的人们非常需要、渴望这样一个学术英雄。国家需要学术重建,而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方向。”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那以后,科学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知识和人才受到空前重视,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今天,知识分子不再是“臭老九”,也不再是“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他们的地位和待遇都获得大幅提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

  旧闻重拾:全国科学大会为知识分子正名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6000人出席,盛况空前,邓小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闭幕式上,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作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报告。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表彰了826个先进集体、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

  这是一次注定载入史册的意义非凡的大会。邓小平在会上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大论断。

  这次大会,陈景润和老师华罗庚一起坐上了会议主席台。邓小平、聂荣臻专门接见了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代表。潘承洞等一大批科学家受到了表彰。当邓小平接见陈景润时,不善表达的陈景润伸出双手,握住邓小平的手,深深鞠了一躬。

  1978年科学大会举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旗,加上此前的《哥德巴赫猜想》,科学家一夜间成了最美好的理想、最时髦的职业。许多孩子被问到长大后要做什么时,都会自豪地说:“长大后我要当科学家。”

  刘建亚:追梦哥德巴赫猜想

  □本报记者 高园

  如今的刘建亚已是山大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可以整天研究他所喜欢的数学。对他来说,这是件幸福的事,因为在30年前,他就立下了“我要做数学家”的志愿。

  《哥德巴赫猜想》让他知道“数学家”

  1978年,刘建亚在河北老家农村念初二。一天,数学老师卜祥田把一篇长长的文章交给班上几个他认为脑筋好使的学生看。这篇文章就是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刘建亚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读完之后,他震撼了。“我第一次知道,世上有数学家这个职业,有的人可以一辈子只做数学。”

  就是这篇文章,给了一个少年做数学家的梦想。

  一度差点放弃数学梦

  刘建亚后来考入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廊坊师范学校教书。当时,他3个月的工资只有160多元,而一辆自行车要180多元。面对生活的窘迫,他看不到自己喜欢的数学能给生活带来什么转变,这让他一度感到非常灰心。

  张雪明是他高中时代的同学,二人都喜欢数学,业余爱好都是书法。张雪明当时也在中学里教数学。后来,张雪明告诉刘建亚,他要辞去数学老师的工作,彻底放弃数学,他要用书法去创造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而刘建亚在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曾经把所有的数学书和书法书都摆在桌上,他很想随机地把一堆书推掉,只去做桌上剩下的这门学问。而他当时真的把数学书都推到了地上。但想了想,他又拾了起来。

  “对我来说,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能把这件事做好已相当不容易。用句流行的话说,选择数学就是选择了用青春赌明天。“刘建亚感慨地说,“那种情况下,我只好赌。假如我赌错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基础学科的悲哀。”

  考取潘承洞的研究生

  1989年,刘建亚考取了潘承洞的研究生,从那以后,他开始了数学的专业研究。

  这么多年下来,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数学家的梦想。而关于哥德巴赫猜想,虽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但他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见解。他说,哥德巴赫猜想只是数学这幅大图画中的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可能很美,但它不是图画的全部。作为一个职业数学家,可以一辈子研究它,但如果一辈子不能证明,他的人生也不是失败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