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陶制蒸汽筒不知美了多少女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02:54  扬子晚报
陶制蒸汽筒不知美了多少女子(组图)
藕擦器

陶制蒸汽筒不知美了多少女子(组图)
美容蒸汽筒

陶制蒸汽筒不知美了多少女子(组图)
瓷汤壶

陶制蒸汽筒不知美了多少女子(组图)
水粉画上的玄武湖煤气柜

  你知道在没有粉碎机之前,人们是用什么东西把藕弄碎来做藕丸子的吗?你知道以前的女子是如何做美容的吗?看了市民王世清先生的收藏,您一定会大吃一惊,原来过去人们也有专门“粉碎”的工具,也懂得蒸汽美容,其器皿工艺的精妙程度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市民郭建华则保存了180多幅水粉画、油画,它们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南京。

  器物篇

  精妙陶器是“藕擦器”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王先生的家中,他搬出一件古色古香的陶器让记者猜这是什么。有点像盛东西的钵,又有点像烤火盆,记者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王先生这才得意地道出底细,“这是过去人们做藕丸子用的,你看,这里面有一道一道的均匀的棱,藕在上面来回摩擦,就被粉碎成一条一条的细丝。”

  记者仔细一看,“玄机”果然在这里面,钵的内部全是一条一条的细棱,细得都快赶上头发丝了,藕和萝卜往上一擦,可不就变成丝了。原始的“粉碎机”原来就是这样啊!

  王先生说,这个“老古董”是自己在朝天宫古玩市场淘的,当时他也不知道叫什么,是请教了有经验的老人才知道的。据老人们说,这种藕擦器虽然麻烦一点,但是擦出来的藕丝细腻、均匀,口感好,又环保,到现在有些人家还用着呢!

  过去女子也懂蒸汽美容

  接着,王先生又迫不及待地晒出一件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让记者更是摸不着头脑。这件陶器小巧玲珑,摸起来光滑细腻,椭圆形状,上面的开口很有趣,像一张朝天张开的“大口”。记者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端详了很久,试探地问道:从这个“口”来判断,应该是个笔筒吧?

  王先生的答案却完全出乎记者的意料,“这是过去女子用来做美容的蒸汽筒。”说着,他把蒸汽筒翻过来,指着底下的几个小坑说,“这就是长期放在酒精炉、炭炉上烧水留下的痕迹,人们从侧面的小口往里灌水,烧开了以后,蒸气就从里面的小孔里冒出来。”记者发现,这个蒸气筒底部原来有两层,下层底搁在火炉上,上层底被戳了三个孔,两层底部中间可以盛少量的水,这样既可以保证水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里迅速烧开,又能让蒸汽透出来,工匠的构思真是巧妙至极。

  瓷汤壶波浪纹扩大散热面

  铜汤壶可能很多人都见过,一眼都能认出来,但是瓷汤壶你可不一定见过,也不一定能认出来,因为它的形状和铜汤壶完全不一样。王先生就收藏了一件形状怪异的白色瓷汤壶,让记者大开眼界。

  这个瓷汤壶可以立起来,也可以倒着放,两面都是像扇叶一样凹凸不平的波浪条纹。据王先生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增加表面积,扩大散热面。汤壶的侧面有一个小孔,是用来灌热水的,顶上还有一个把柄。王先生说,比起铜汤壶,瓷汤壶要廉价得多,过去经济困难的家庭就用这个来焐脚。由于瓷器不易保存,现在留存在世的已经很少了,因此王先生收藏的这件瓷汤壶也显得格外珍贵。

  画作篇

  玄武湖旁煤气柜会“长”高

  30年前的南京啥样?城市的飞速发展让更多的人渐渐忘却过去的南京,很难在记忆中捕捉那些生动的一幕幕。昨天,记者在市民郭建华家中看到一批尘封已久的画作——180多幅水粉画、油画,它们全面而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南京。

  “这个是当年玄武湖内旁煤气储气柜。”郭先生指着一个绿色的圆柱形的超级“易拉罐”说,以前南京人用的煤气都是从这里通过管道输到换气站,再输到各家各户的。

  “哦,这个是储气柜子啊。”记者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不由得睁大了眼睛。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柜子”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能大能小。“气一多它就一节一节地膨胀起来,慢慢长高,最高的时候升得比北极阁还高。”为了让记者“眼见为实”,郭先生还特意拿了一张两者对比的画。

  “那时候人们去玄武湖游玩都要以它为背景照张相,它也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啊。”郭先生笑呵呵地说,“说起玄武湖的变化还真多呢!当年的玄武湖友谊厅是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邓小平陪同金日成来过,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也来过,如今成了堆杂物的仓库,很不起眼。还有以前的白苑酒店也是接待贵宾吃饭的地方,如今成了平民百姓的消费场所。”郭先生1987年结婚的时候就是在玄武湖白苑酒店办的酒席。这些当年的建筑郭先生都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下来。

  西街小茶馆自助饮茶

  一幅“城南西街小茶馆”的水粉画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如今这种用竹子撑顶、铺上一层油毛毡子的简易茶馆只能在电视电影才能见到。画作中大棚下面摆了一张桌子,几条凳子。

  “这种茶馆搭了棚子,可以遮风挡雨,在当时算是高级的。”郭先生笑着说。小茶馆的顾客都是附近干活的运输工人,以前车很少,买个橱子啊、冰箱什么的都得靠人拉。“那时候还没有民工,这些拉板车工都是国营企业的正儿八经的职工呢!每天中午,他们就买几毛钱的猪头肉、老白干,坐到茶馆里休息喝茶。”

  郭先生回忆,当年街巷里更多的“茶馆”是在树荫下摆个小摊子,旁边放着一个大茶桶,桌子上放上几杯茶,盖上一整块的大玻璃,用来挡灰。路过的人渴了就丢一分钱喝一杯。有的时候根本不用人看,人们都很自觉。“现在不同了,街上卖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饮料,到茶馆喝茶还是一种高档消费呢!”郭先生笑呵呵地说。

  老物件展周六到台城花园

  记者提醒广大市民,本周六本报老物件展走进台城花园社区,位于鸡鸣寺北侧解放门对面,欢迎市民带着您的“老物件”前来观展交流。

  如果您家里藏有见证改革开放30年生活变化的老物品,请拨打本报热线96096报名吧。我们将从所有征集物品中挑选最具影响力的物件2件、优秀物件20件、入选物件50件。获奖者将获得中脉科技提供的08新款远红镇痛服等。你可拨打热线96096或登录QQ群42237802告知你的藏品。获奖作品本报仅作展示,所有权仍属藏家。王颖 吴俊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