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伤痕文学”代表人物的卢新华尽管在《伤痕》发表后的30年中,依然在思索、行走、生活、写小说,人生经历比一般人都要丰富,但似乎还是在“主流”的视野之外,甚至在检索改革开放30周年这段历史的时候,卢新华还被列在了“失踪者”之中。这似乎只有一种解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30年前太过轰动。
在复旦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发表《伤痕》,打开了卢新华丰富的人生大门,尽管之前干过农活、当过兵,但此后的经历更丰富:大学毕业后,卢新华当记者、“下海”经商、出国留学、海外打工(在美国蹬三轮、在赌场做发牌工)、读书写小说,直到现在过着美国、中国来回穿梭的“双栖”生活。可以说,卢新华的每一段经历,都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些“潮流”。要再追究他为何“失踪”,就与他沉潜的个性和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关了。
放弃“做官”,愿意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文化人,践行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卢新华的选择。读书能跨越时空,与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进行交流;而行万里路是从多方面观察和体验生活。这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一个愿意用文学表达对生活、对社会的感受和思索的人最完美的选择。
“伤痕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它对苦难的描述、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它所拥有的悲剧力量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伤痕》的轰动是因缘际会,也许后来的中篇小说《细节》和长篇小说《紫禁女》没有《伤痕》轰动,却是卢新华一路走来的心血之作,检阅这样的作品是需要时间的。
如今我们谈的“伤痕文学”,不也是多少年后对那时作品的历史考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