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卢新华:伤痕文学是永恒的(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3日07:56  大众网-齐鲁晚报
对话卢新华:伤痕文学是永恒的(组图)
卢新华长篇小说《紫禁女》封面。

对话卢新华:伤痕文学是永恒的(组图)
卢新华在美国。

对话卢新华:伤痕文学是永恒的(组图)
卢新华在越南。

  对话卢新华:“伤痕文学”是永恒的

  卢新华复出国内文坛的作品,主要是中篇小说《细节》和长篇小说《紫禁女》。卢新华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多次表示“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但此次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首次提出观点,“伤痕文学是永恒的”。

  齐鲁晚报:《紫禁女》是你最近几年最重要的作品,反响不错,但无法达到《伤痕》的那种轰动效应了。

  卢新华:我在这部小说中以“石女”隐喻半封闭状态下的中国,希望通过对女主人公与三个人物情感纠葛的表述,揭示出中西方多种文化在互相激荡、碰撞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小说出版后的反响让我满意。一方面专家的评论比较正面,另一方面读者的反馈也颇为热烈。

  实事求是地说,《紫禁女》好读,也不好读,但能真正读懂的人不多。因为通篇充斥了隐喻,文化的负载较多。不过,仅就表层的情爱故事而言,还是能吸引相当一部分读者的。

  齐鲁晚报:从《伤痕》到《细节》再到《紫禁女》,中间是不是有一种传承?

  卢新华:《紫禁女》是我在海外闯荡多年,第一次用文学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反思。 如果说,《伤痕》着眼于反思“文革”浩劫的十年,那么《紫禁女》审视的则是民族漫长久远的历史,我希冀将中华文化和国家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反思。从这个意义上,《伤痕》是滴着血的创口,《紫禁女》则是结了痂的烙印。

  我曾经给很多媒体说过,《伤痕》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但我又要说,从“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语)这一层意义上讲,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其实都有属于自身特定的“伤痕”,因此,从文学对现实的批判功能着眼,“伤痕文学”又可以是永恒的。其实,如果你读过《紫禁女》,一定可以注意到,对我们仅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就将我们祖上用了几千年达成的信条“存天理,去人欲”(尽管这大可存疑)改变成“存人欲,去天理”,我是很有些“痛心疾首”的。

  链接:伤痕文学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

  流行指数:★★★☆☆

  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伤痕文学”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文学形式,小心翼翼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历史创伤。它掀起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个热潮。

  “伤痕文学”名称源出卢新华创作于1978年的作品《伤痕》。

  王蒙、张贤亮、刘心武、叶辛等一批“伤痕文学”创作者成为整个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主流作家,他们的作品直接引发了上世纪80年代前期对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大规模讨论和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

  “伤痕文学”的主体是短篇小说,包括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王蒙的《最可宝贵的》等。以叶辛的《蹉跎岁月》、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也是“伤痕文学”中的成绩突出者。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张洁的《森林里来的孩子》、张贤亮的《土牢情话》、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也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