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森工集团:一个老企业的特色改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16:27   内蒙古晨报
森工集团:一个老企业的特色改制(图)
森工集团改制,一个林业企业的“减负”(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关晓勇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国企改革的30年。自1978年始,中国国企改革经历了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已有50多年历史的内蒙古森工集团(以下简称森工集团)打破传统思维,以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为契机,在国有林业企业改制中率先突围,走出了一条老林业企业减包袱、创和谐、建生态、谋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改革成果显著

  内蒙古森工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设在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单位。在成立之初,为了争取国家的扶持政策,集团同时保留林管局的林业行政事业职能。

  先有林业,后有行政职能,为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森工集团自筹了各类社会性、公益性设施和单位。主要有教育、医疗、防疫、报纸、电信、环保、社保、武装等多种行业,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小社会”。但是庞大的体系也让森工集团负担过重,企业每年为此支付的费用高达近5亿元。

  2008年,森工集团的“减负”改革拉开帷幕,6月3日,内蒙古森工集团分别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举行了接收森工集团办中小学校、卫生、电视系统签字仪式,标志着森工集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据悉,首批三个系统移交人员27336人。

  此次改制取得了“七大突破”:移交范围的突破,由以往的教育移交变为“一次性全部移交”;人员的突破,不是按规定的比例和编制,而是2007年11月30日在册员工全部移交;过渡期的突破,企业承担费用年限由5年变为3年;经费的突破,由以往接收地方政府财政承担变为自治区级财政负担,人员经费实行按人头支付,人均4.3万元至5.3万元;增资机制的突破,接收后的新增因素完全通过自治区转移支付解决;基础设施投入上的突破,移交单位需增加的达标建设投入由自治区给予支持;编制的突破,按在册人员全部接收,纳入编制。

  据了解,此次分离林区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将林区所有的社会职能统一纳入到当地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内,为从根本上理顺林管局和森工集团的体制机制提供了先决条件。社会职能归位后,林管局的生态事业职能和森工集团的经营职能突显,承担的使命更加明确,为更好地保护生态、建设现代林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内蒙古森工集团总经济师曹克山在林区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介绍了改革所取得的一些成果,集团公司主辅分离总体实施方案确定的255家拟改制企业,通过股份制、资产出售、合资重组等方式实施改制132家,共涉及“三类资产”账面值14亿元,占改制方案确定的“三类资产”总额的39.1%,分流安置职工13191人,占改制方案涉及职工总数的55.5%。

  “我们已经实现改制的120家中小企业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实现了‘双退出’,另外有20多家实现了‘单退出’,加起来不过总数的一半。现在看这60家左右的改制企业基本没有出现反复,非常稳定。没有实现双退出的企业现在有不少又回过头来要求二次改制,增加了改革成本。”曹克山说。

  艰难前行

  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内蒙古森工集团改制之初以及改制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摆在集团领导面前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安国通说:“林区人思想观念依然保守陈旧,受到条条框框束缚较多,创新意识不强。这是制约林区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曹克山也深有同感,“企业既得利益群体求稳怕乱,不愿改革,即使迫于政策压力,也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表面文章。职工群众长期依赖企业生存,缺乏主观判断,即使企业效益不景气,也因为改革要触动‘国有’身份问题,导致要求改革的愿望不强烈、不积极,甚至抵触。”

  曹克山说:“现在的问题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全面完成改制任务的问题。”

  企业结构问题成为改制是否成功的关键,安国通分析了森工集团改制前的企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去年在林区产业总产值构成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单位共完成产值40.8亿元,占全部林业产值的56.29%,集体经济产值18亿元,占全部产值的24.93%。国有经济一股独大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经济类型多元化进程仍需要进一步加快。

  产业结构不合理。2007年林区三次产业比为55.8:23.5:20.7,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人均GDP仅为1300多美元。虽然是森林工业企业,但是仅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工业经济对林区经济的贡献率较低,三次产业倒挂严重。

  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从总体上看,林区工业经济企业,主要是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项目,仍然是“单一的木材经济”。除中集公司、玖龙兴安浆纸公司外,其余大部分林产工业厂家,产品多属于木制的初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市场份额小、竞争力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