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晨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报道专题 > 正文
开篇语
每一年都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书是人给岁月留下的疤,带着那个时代的体温,记录着晴雨。
30年时光流转,沉下来的是枕边依稀墨香。少年,青年,暮年,岁月走过,闪烁着记忆光芒。今日起,本报推出《书与时代脉搏》系列报道,追寻过去的30年中思维的搏动与心灵的碰撞。
1978年——1987年
《随想录》 巴金1980年
《鲁迅全集》 鲁迅 1981年
《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1981年
《美的历程》李泽厚1981年
《丑陋的中国人》柏杨1985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1986年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1986年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1987年
《王蒙散文》1978年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1987年
本报记者 毛丫
“80年代是浪漫的。在一些学者眼里,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人们心怀感伤地反思过往,又新生般亟待破茧而出。西潮滚滚,中西文化大碰撞。成为作家、诗人,是那个时代的全民梦想。”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这样形容。
伤与控
“历史是上帝神秘的作坊。”歌德心怀敬畏。胡适更冷峻些:“历史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文革”后,巴金成为第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在《随想录》里,巴金把自己给解剖了,曝光了自己的内幕,谦恭地忏悔着,怀着那个时代集体沉睡或压抑的良知。1978年12月1日,从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最后一篇,垂垂老矣的巴金在42万言里,虔诚地匍匐在还原历史的天路上。
“人们被压抑的太久了。那是个荒谬的时代,人们迷失了方向,包括真假、黑白。当这一切结束时,火山爆发了。不管是控诉、伸张、缅怀还是忏悔,历史的逐浪总会出现这么一个人。于是,巴金站出来了。他由对自身的批判完成了整个民族对那段历史的反省批判。”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位低调的不愿透露名字的老教授说,只有站在历史的背后,才能看到这个老人说句真话的艰难。
在老教授的记忆里,《随想录》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在校园里铺开。学生们激动着,开会讨论着。有的女生在教室里读着读着,会旁若无人地流下泪来。巴金“举刀扎向自己胸口”的忏悔,也直戳人们的心窝。
无论哪个时代,缄口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选择。“文革”的结束也并非一夜间撬动所有的真理真语。学者李辉说,《随想录》发表时,中国的思想仍处在徘徊、迟疑的阶段。许多人缄口不语。但巴金说:“该写的写出,然后死去。”
将心剜出祭于历史神坛之上,巴金由此成为20世纪中国良心的符号,被视为先锋战士鲁迅精神的继承人。
“鲁迅是永恒的,不仅是属于一个时代、一个世纪。”任先生40岁,青葱岁月留在那个年代。“拥有书就像拥有整个世界。”文学青年转眼人到中年,在首府文化商城开了家书店,取名“厚德书局”,带着时光沉积的色彩。“如果当时能有一套《鲁迅全集》就太富有了。那是很多人的梦想。由于他思想的深刻性未必所有人都能读懂,但那是巨大的精神财富,是理想的旗帜。”1981年,《鲁迅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任先生将其珍藏于室。
萌与省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人们在历史的泥潭中悲伤控诉。当国门再次敞开,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世界,以及想象、描摹永远的未知。1981年,美国人阿尔文·托夫勒在自己的《第三次浪潮》中,为人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这30年,书产生的影响可以分成两个脉络。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对大众的影响。《第三次浪潮》并不是每个普通民众都能懂,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冲击至今犹在。它也带给人们一个梦想,未来世界是这样。”厚德书局的任先生说。
可以想象,全民皆白衬衫蓝裤子,以“三转一提溜”为荣耀的国人,看到“跨国企业将盛行;电脑发明使SOHO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运动的兴起……”——几十年后,他们将那样生活。
见证着预言一一实现的年轻人,在若干年后做了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除了预言的实现,余下的,还有“创造未来”的思考。
上世纪80年代,大复苏。美的意识觉醒。街上流行起红裙子,女人们竞相模仿电视剧《上海滩》里冯程程的曼妙盘发。“美学”在当时对于普通大众,是个新鲜词儿。
“在‘文革’期间,美被禁锢了,妖魔化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很美的语言,优雅而深刻地探讨着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像清新的风吹过,散去之前坚硬的阴霾。”连回忆都被晕染。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老教授想起当年校园里流传着《美的历程》的往事,和煦写在脸上。“李泽厚说,人是文化的沉淀,《美的历程》是对美的积淀说。”
很难说谁启迪了谁。就在《美的历程》出版的当年,全国总工会以及包括中华全国美学会在内的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国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就这样,从城市到乡村,到边疆,人人都在“五讲四美”着。
“五讲四美”的前提背景是国人长期在蒙昧状态下的“脏乱差”。当美的观念还未来得及深入民族骨髓时,更为严厉的当头棒喝向中国人劈下来。台湾作家柏杨用整本书的理由来批评中国人的“酱缸文化”、“窝里斗”、“脏乱吵”。
“一本骂自己人的书,在当时非常畅销。这是一个值得深省的现象。人们读它,认同它,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民族自省意识觉醒的体现。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讲,罗素在中国看到轿夫悠然地抽着烟对着坐轿人笑,便赞美中国人。由此发出感慨——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这一点上,柏杨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老教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