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领路,寻找交易所大厅
一切都是懵懂的———尉文渊说,当时他既不知道股票该怎样交易,也不知道证券交易场所长什么样,属于“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只能从一点点资料中去摸索,从一个个概念中去理解、去推理。”尉文渊所指的“一点点资料”,其中包括一本书,写书的人叫禹国刚,是当时中国最早出国学习证券知识的人之一,他在1989年底写了一本《证券市场》的书,成为对中国股票市场最早的启蒙。
当时,禹国刚正在筹办深圳交易所,是尉文渊的竞争对手。尉文渊坦陈,自己最初对股票市场的所有概念,都来自这位竞争对手的书。
更多内容请见新京报……
□本报记者 周鹏飞 上海报道
-新观察
中国股市18岁仍未成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建,为中国经济金融打开了一个机会和窗口。
在证券交易所成立前,中国企业的融资模式几乎集中在银行系统。当时成立证券交易所的目的一是疏导银行系统的重负,一是为国企的融资提供新的窗口。
中国证券市场成立18年来,因各种因素经历了辛酸,例如3·27国债期货风波、基金黑幕、庄家吕梁和银广夏等一系列现象,但这些都是中国证券市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噪音。客观地讲,自中国证券市场创建以来,为中国经济和金融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业直到目前仍难谈完全成熟,仍存在明显的制度性、机制性等方面的缺失问题。中国证券市场需要在成人礼到来之际,破旧迎新,迎接新的征途。
首先,股票发行制度仍未能完全摆脱计划审批的行政色彩。股票发行供给的市场体系仍期待突破性的改革,行政式的股票供给的管控不可避免地为投机炒作提供了空间,并为投机者提供了借口和要价。如2005年之前人们把股票的熊市行情简单地归结为股权分置———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悖论。然而,以时间锁定和对价换取流通权的股权分置改革,仍然是通过准行政手段替代了市场化的股票供给机制,最终导致了2006年以来股市过度泡沫化的投机炒作。遗憾的是,伴随着大小非解禁集中期与经济周期的不期而遇,中国股市再次重复着潮涨潮落的挤泡沫循环,大量投资者被泡沫浪潮打得血本无归。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被证券市场惯坏了的“坏小孩”,再次拿起了通过价格和时间锁定大小非解禁的“核武器”,拒绝股市在股票发行和供给体系上的市场回归。因此,我们希望,18岁的股市和市场监管者能够摈弃干扰股市健康发展的噪音,加快股市发行制度和供给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还原股市供需的市场化博弈,让投融资双方通过博弈来发现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有效价格。
其次,改变当前股市缺乏做空机制等风险管控和对冲功能,也显得刻不容缓。一直以来,中国股市未能有效摆脱做多赚钱、做空亏钱的交易或赢利模式。由于缺乏做空机制,加之股市天然具有的博弈功能,投资者要赚钱唯一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拔高股价的价差交易加以实现。做空机制的缺乏,客观上影响了股市正常价格的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丧失了遏制过度投机性做多的对冲风险功能。因此,提高股市正常的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管理层应矫正市场缺乏做空对冲或锁定风险的功能缺失问题。健全股市做空机制等对冲风险的工具和产品,将有利于投资者在投资中锁定风险和损益,从而有利于培育投资者相对理性的投资价值观念。
再次,站在成人殿堂的股市同样亟待对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机制。近年来虽然《刑法》等有关法律加大了对应惩罚措施,但仍不太系统,惩罚力度仍不够。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引入集体诉讼制度等惩罚措施来提高违规者的违规成本。
最后,当前中国股市还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以及正确厘清监管与市场的边界。政府(监管)与市场的边界是保障市场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政府缺位要不得,政府越位也要不得,政府不到位更要不得;关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实践中不存在技术和认识上的障碍,关键在于政府的收放决心问题。
□刘晓忠(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