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年之痛:盛宣怀与世博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12:41  新民周刊

  “盛档”中与世博会有关的档案,证明了盛宣怀的眼界与襟怀,也证明了处于贫弱困境的旧中国即使挤进了世博会,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次深深的刺痛。

  撰稿·沈嘉禄(主笔)

  中国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亚洲国家,比日本还早16年,而作为近代中国倾心倾力于现代化的实业家、洋务运动干将的盛宣怀,是否亲历了早期若干届世博会?这是学界颇感兴趣的课题,但一直没有材料证实,仅作猜想而已。最新披露的一批盛宣怀档案表明,这位工商界领袖没有错过历史机遇,只是他的努力换来了本人并不愿意看到的回报——不可避免地尝到了清末民初一个积弱已久的国家在西方强国面前的诸般酸涩。

  上海图书馆即将举办“珍档秘史——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展”,展览开幕当天同时开通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全文数据库,这是上海图书馆着力打造的压轴年度“文化大餐”,也是“盛档”小组整理、研究十年所交出的一份答卷。

  记者获悉后赶到上图,在“非请莫入”的库房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布展作最后冲刺,好几辆手推上紧密地排列着“盛档”——每个专用牛皮纸文件袋为一件,记者寓目至少有数千件,是专门为此次展览而挑选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宣怀档案多达十多万件,其文件数量之巨大,文献种类之繁多,牵涉人物、机构、事件之广泛,原始史料之丰富,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据上图“盛档”研究专家、研究馆员高洪兴先生介绍,此次展览的150余件展品专门精选了以往未曾面世、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珍贵原件,分成五大块:商战求富、激荡楸枰、慈善赈灾、风俗习俗和欧风美雨。“它们为观众展现的主要是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风物流变。在展览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盛宣怀参与了世博会,而且不止一届。这在过去是未曾披露过的史实,足以弥补中国工商界的史料空白并提升‘盛档’的研究价值。在此我们先向贵刊独家披露。我要强调的是,由于场地等原因,在这次档案展中,有关盛宣怀与世博会的档案只展出一件。”

  盛档中的“水晶宫”珍贵影像

  盛宣怀(1844年-1916年),字杏荪,号愚斋、补楼,晚年又号止叟,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盛宣怀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盛康,字旭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也在这一年,盛宣怀来到人世。

  盛宣怀1870年入李鸿章幕,深得器重,从此平步青云。他从一个军营文秘成长为掌握国家十几个垄断企业的实业界巨人。曾任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青兵备道、会办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是洋务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中国早期工业之父”。1872年,未至而立之年的盛宣怀参与创办轮船招商局。1875年主持创办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此后又参与创办了荆门矿务总局、辽宁金州铁矿、吉林三姓金矿和陕西延长石油等一系列采矿业务。1882年,中国电报总局正式在上海成立,全国二十余省区的电报线基本都是在盛宣怀主持下架设的。此后,他更是在工商界频频出手,创办山东内河小火轮船航运公司,在上海创立华盛纺织总厂,接办汉阳铁厂,改官办为商办。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盛宣怀主持纵贯中国南北铁路大动脉卢汉铁路的修筑。同年创设中国通商银行,后来又组建亚洲最大的煤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名声远扬的张裕葡萄酒厂也是他创办的。可以说,盛宣怀的实业活动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高洪兴拿出一张老照片给记者看,这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水晶宫。与目前大家能看到的照片不同,它更清晰地表明水晶宫在海德公园内,前面景色相当美丽,后来水晶宫毁于一场大火。现代大型展览,定型于这届世博会,当时叫作“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高洪兴说:“这张照片与首届世博会的另外几张照片都是在‘盛档’内发现的。1851年,盛宣怀不过是个少年,还在读书,那么他为何保存这张照片呢,就为后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记者轻轻抚摸纸质已经变软的老照片,在银版照相术发明不久的1851年,拍摄得如此精细,实在难以置信。

  首届世博会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低估的。这一年,流亡在欧洲的中国文人王韬亲历了世博会,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世博会进行了详尽的描写。世博会闭幕后才两天,马克思就写信给恩格斯:“英国人承认美国人在工业展览会中得奖,在一切方面胜过他们。”

  颇可玩味的是,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的“大清帝国”参加了首届世博会,送展的东西中有丝绸、旗袍、茶叶、瓷器、矿产品和植物蜡等,并获得了一些奖项。但是请注意,所有的参展人员都不是清政府派去的,也就是说,参展人员不代表政府,仅仅是“个人行为”。在这些“个人行为”中,有一个名叫徐荣村的广东人,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清道光年间,徐荣村从广东到上海经营生丝与茶叶,并很快致富。当他得知伦敦世博会即将举办时,就命人精选12包“荣记湖丝”急运至伦敦。最初由于包装粗糙遭到冷遇,后来在长达数月的会展期间,“荣记湖丝”的品质逐渐为大家赏识,会后评选时,众评委一致“推君丝为会中第一,中外人无异词”。“荣记湖丝”一举夺得金、银大奖,英国女王亲自颁发奖牌与奖状。“荣记湖丝”其实就是南浔的“辑里湖丝”,它的得奖也刺激了湖丝的生产和对外输出。

  今天若到南浔旅游,当地人还在津津乐道“荣记湖丝”在伦敦世博会上得奖的故事。丝业会馆门楼上的英文字母依然清晰如昨。

  盛宣怀为何“兵败巴黎”?

  那么,盛宣怀是在哪一届世博会上出镜的呢?

  高洪兴拿出一份朱砂色信笺给记者看,这是一位中文名字叫吉罗福的美国人写给盛宣怀的信件。吉罗福当时在上海任海关税务司。

  高洪兴说:“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举办,共有30多个国家参加,中国也是参加国之一。光绪三年(1877年),盛宣怀得知此事后很有兴趣,当时中国参加世博会的事宜由海关负责,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大清特派办理法国竞赛公会事务司这样一个机构,参展物品大多从上海起运。于是就有了盛宣怀与吉罗福联系的可能。盛宣怀在当时不过是道员,洋务事业也刚刚起步,拿不出自己企业的产品参展,匆促之下只能在市场上购买一些物品送到法国,目的主要还是销售——照今人的说法就是赚点外汇。”

  后来吉罗福向盛宣怀介绍了时任东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从不久后德璀琳收到盛宣怀委托购物的钱款后开具的收照中自称“办理法国赛会事务司德璀琳”看,中国参加巴黎世博会的主要承办者就是这个德国人了。

  那么盛宣怀向巴黎世博会送参了什么物品呢?据巴黎世博会结束后大清特派办理法国竞赛公会事务司开具的一份清单看,盛宣怀送参的物品共有列号59件、以及未列号的木架3个、绸缎一箱计14件。高洪兴向记者出示一份在世博会物品的退回清单,上面记录着列号的59件物品,大多数是瓷器,另有一些铜器和一只乌木架竹船,铜器都冠一“古”字,系铜钟铜铃等,几乎都原璧归赵了。在世博会上售出的只有一件瓷器和三个木架(也许就是瓷器的底座),还有两件瓷器遗失了,一件碎了,还有两件因破损而作便宜处理。总的情况不甚理想,可以说是蚀老本了。

  “为什么盛宣怀送展的中国瓷器几乎全军覆没?”记者问:“在前几届的世博会上,中国的瓷器和茶叶都是大家看好的俏货,何以到了法国就不受欢迎了?”

  事实上,就在上一届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中国送展的物品中有丝绸、茶叶、瓷器、景泰蓝、雕花器等,据中国人发回的报道称:“其中瓷器被抢购一空,而玉器与石器则几乎无人问津。”

  高洪兴认为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承办物品的均为洋员,陈列方法可能不妥。二是法国人对中国瓷器已经比较了解,富人家多有收藏并使用。三是法国刚刚经历了普法战争,元气大伤,虽然想通过世博会来重振国威,毕竟消费能力大有下降。

  高洪兴说得不无道理,但记者后来通过对世博会有关资料的查阅,发现了一个“秘密”,即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上已经丧失竞争力了。

  李圭是中国政府派出去参加世博会的第一个中国官方代表,他在参加费城世博会后写出了《环游地球新录》一书,成为今天我们研究中国与世博会关系的重要参考文献。书中写道:“英国地大物博……物以瓷器为最,质白洁而工精细,价值亦不甚昂。初,西国无瓷器,乃自中国访求,回国潜心考究,始得奥妙。今则不让华制,且有过之无不及之势。……所烧瓦器,黄色无釉者居多,刻画人物,工细绝伦,华人不能制矣。”书中还说到德国参展物品,“今来赴会,故以书籍、图画、乐器、纸笔为最夥,余如五色绒呢、时辰钟表、牙器、玻璃器、五金器、军械亦佳。瓷器尤良。”

  如此看来,欧洲如英德等国的陶瓷烧造水平已经超越中国了,而且价格低廉,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再购买式样陈旧落后、内容又以陌生山水、人物为主的中国瓷器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更多关于 世博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