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汴路:郑州东大门聚来滚滚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13:36  郑州晚报
郑汴路:郑州东大门聚来滚滚财富
郑汴路上家具市场云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郑汴路的身姿出现在郑州版图上,当时,路两侧还是大片的稻田、鱼塘和凤凰台等数个村落。这里的人们过着平静的农耕生活。1992年,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破土动工,会展让沉寂的郑汴路热闹起来。十几年间,有郑州“东大门”之称的郑汴路已成长为郑州批发市场的“聚宝盆”,短短两公里的郑汴路涌动着上百亿元的经济流量。 潘默/文 晚报记者 马健/图

  “鱼米之乡”

  昔日进贡大米,今天仍让老郑州人回味

  站在郑汴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眼前两条城市大动脉车水马龙,四望楼宇鳞次栉比,一派繁华气息。

  “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还有数百亩稻田,历史上稻田多时有几千亩,产出的大米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凤台仙’,村民还开挖有鱼塘养鱼。”凤凰台村村支书张海燕颇感自豪地说。

  凤凰台村,扼守郑汴路与中州大道交汇处,传说中神鸟凤凰来栖并遗赠稻种,当地培育出了进贡的“凤台仙”大米。提到这种大米,老辈郑州人很多都知道,说起来齿颊犹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村里种的大米仍源源不断运往北京,新稻成熟收割好,货站街上的军车就来装运。”张海燕说。

  今天已经看不见昔日的“鱼米之乡”,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凤凰台、杨庄、张庄等几个村子变身为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区。

  “以前去开封,有一条数米宽的土路,曲曲折折穿过凤凰台、杨庄、张庄,往十里铺方向,再上官道。”张海燕记得在1985年后才在现在的地方修了一条柏油马路,上世纪90年代初命名为郑汴路。

  张亚民1985年参加工作就到了管城区绿化队,他亲眼目睹了郑汴路的变化。“那时候路很窄,并排能过两辆车,路南柳树,路北毛白杨,两侧是农田鱼塘,很像常见的乡村公路,路也不长,大致就是今天的客运站到高检这一段,柏油路面坑洼不平。”张亚民回忆说。

  最初拓荒

  会展驱散郑汴路荒凉景象,之后快速崛起

  1992年,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在道路北侧破土动工,隆隆的施工声唤醒了沉寂多年的郑汴路。

  “那一年小平同志南巡发表讲话,中心的筹建正好赶上了这一拨市场经济热潮,同时郑州确定了建设商贸城的发展思路,中心功能定位为服务商贸城建设,扩大城市影响力。”中原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仲慈说。

  “那年代会展还是个新事物,不像今天,逛会展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当时圈了200亩地,投了1.3亿元。”杨仲慈回忆说,中心动工时,一位省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这是郑州节衣缩食置的一个大件儿,就像一个家庭置的彩电、冰箱一样。”

  “会展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的平台,当时就估算,一场大规模的展览以10万人计,每人消费2000元,就是2个亿,这还不说,不少展商还要在郑州投资,要打广告。”杨仲慈说,次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博览中心在城市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会展,郑汴路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中,才有了之后的快速崛起,形成郑汴商圈。

  亿元资产

  村民靠卖沙发起家,建起中原最大家具生产销售集散地

  民以食为天,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再从土里刨食的时候,就必须另谋生计,找到一条生财之道。上世纪80年代末,徐国强这位农民的孩子再回到村里时,已成为闻名乡里的能人。作为村民的领路人,徐国强时刻在思考着村子的下一步发展,城市迅速发展,村民有一天将成为没有田地的农民,该怎么办?

  1992年10月,郑州市原老坟岗沙发材料市场要拆迁。得知这一消息后,徐国强和村干部连夜开会,捷足先登,决定在郑汴路南建一占地60余亩、河南规模最大的沙发材料批发市场。

  成功把郑州市沙发材料批发市场建起来后,杨庄人又先后建起郑州市家具装饰商场、郑州市厨具商场、郑州家电市场、中博汽车广场等市场,并成立了河南中博股份有限公司。

  十几年间,仅仅2000元家底的杨庄发展成注册资本9.3亿元的股份制企业,目前中博家具中心是全国第三、中原最大的家具生产销售集散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