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连州摄影展:对现实的回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18:10  新浪文化

  采编:《画廊》杂志 邓君华 贺美艳

  一个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一旦被照相机定格,即被光书写进入历史的场景和时间记忆的长河;一个普通而亲切的小城镇一旦以摄影的名义进入人们的视野,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疏离感,随之而来的是饶有兴致的凝视与若有所思的重新审视。即将在12月6日-11日举行的第四届连州摄影年展正是以这种真切的回归,提出了“我的照相机”的主题。展览由栗宪庭和鲍昆担任总策划,前者有中国当代艺术教父之称,后者是中国摄影批评界的重量级人物。总策展人的分量使人对本届连州摄影年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努力与困境

  2005年:“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2006年:“原点:观察与被观察”;2007年:“影子的炼金术”;2008年:“我的照相机”。诚然,从历届连州摄影展的主题,我们看到了展览对于摄影深层学术问题探讨的执着。本届连州摄影展,由栗宪庭、鲍昆、姜纬、刘树勇和8位海外策展人组成的策展团队担纲。学术展部分展的展览约80个,分布在粮仓、果品场和二鞋厂3个展区,展出来自中国、英国、法国、美国、瑞典、挪威、德国、印度以及非洲等地100多位摄影家们的作品。

  针对优秀摄影家和摄影作品资源匮乏的现状,连州摄影年展的学术努力是在怎样的一种期望中行进?总策展人之一的鲍昆认为:“现在很多艺术展览上,影像已达到80%,并不是他们做的多么有思想和水平,而是摄影这个媒介的介入非常方便,很多人走了这条讨巧的路。纪实摄影这一块,西方资本的进入,造成了中国摄影师一味迎合西方人喜欢的题材,如西藏、农村那些人的苦难的脸……我很希望我们的摄影能够给西方一个全新的面貌,但中国艺术界从不反思这些东西。我们希望连州摄影年展形成的话语权能对当下摄影界和艺术界的状态做出一个回应。”于是在学术展部分,除了能看到经典的1980年代著名摄影家的个展,我们还可以在《当代中国摄影学术展》中看到魏来、王久良、章翔鸥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在《青年实验展》中看到刘一青、雷本本、林志鹏、苏焊光、杨勇的个展。

  此外,本届连州摄影年展还首次开设了自由展区等项目。这些新的尝试显示出连州摄影年展的种种新的努力。在笔者的采访过程中,作为连州摄影年展艺术总监的段煜婷再三强调对展览学术性的重视,也正如深谙国内两大摄影节的鲍昆所指出的,平遥摄影大展的操控权撑握在他们本地人的手中,今年的平遥摄影大展办的越来越像庙会,已经背离了摄影的本质。而连州摄影年展是以委托的方式存在的,当地人在摄影节里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

  学术是生命

  什么是连州摄影年展坚持学术的动力?本届年展所作的调整是否意味着什么?记者采访了连续4年担任艺术总监的段煜婷。

  《画廊》:栗宪庭先生参与策展给了我们一些关于本届摄影年展的想象。

  段煜婷(以下简称段):栗宪庭老师最近几年很少参与艺术展览,但他依然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表示了对当代艺术过于表面化、符号化、商品化的担忧。针对目前当代艺术热和摄影热导致的创作方面的简单化、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的状况,我们提出了本届年展的主题——“我的照相机”,即真正的摄影应该直面生存的社会、有本土的真实感觉。

  《画廊》:您认为连州摄影展的学术性是重于历史的梳理还是重于实验性的启发?

  段:两方面都有。以往三届连州摄影展在中国摄影史上有它的价值:一些有价值的、被人遗忘的老摄影家通过连州摄影年展让世人重新认识,如:庄学本、孙明经、吴印咸、张祖道等。从这点上讲,连州摄影年展起到了遗漏补缺的很好作用。同时,通过展览挖掘年轻的优秀摄影师也显得非常重要,需承认的是优秀的中国摄影师和摄影作品相对匮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