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11月10日─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次会议历时36天,是启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
从当时全国的总形势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的领导下,尤其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努力下,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虽还受到“两个凡是”的干扰,但还是有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 ”大讨论的推动下,中共党内主张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力量在增长。党内老革命家及时地向党中央提出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倡议。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意决定召开这次中央全会。为开好三中全会,决定先于11月10日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有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和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共 213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几乎全部聚集到这里来了。
10日下午举行会议的开幕式,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首先发表讲话说,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会议的议题是: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问题。会上要发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的讨论稿;一个是《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讨论稿。商定1979、1980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
华国锋接着说,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中央政治局决定,在讨论上面这些议题之前,先讨论一个问题,这就是从明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鼓足干劲,全力以赴,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
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参加这次会议全体人员的共同愿望,是大家都同意的。但是,以什么作为指导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方针,却有不同意见。有人设想在不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两个凡是” 的指导思想下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以邓小平、陈云等为代表的大多数与会者,则主张把工作重点转移与纠正党内长期以来“左”的指导思想,解决“左”倾错误的后果结合起来。用陈云的话说:不如此,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这一正确主张,在会下的议论中彼此传播着,并随之在分组讨论中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
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对党的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新看法。他说,他完全同意中央从明年起把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但中央应当考虑和决定一些影响大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陈云提出了六个问题,包括薄一波同志等六十一人所谓叛徒集团一案;关于所谓自首分子的问题;关于陶铸同志、王鹤寿同志的所谓叛徒问题;关于彭德怀问题;关于天安门事件;关于康生等问题。
陈云的上述意见,反映了人们要求实事求是重新评价“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和“文革”前的某些重要的历史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涉及到毛泽东。
陈云的意见博得与会同志的热烈响应,会议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陈云的发言还提示人们,要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重大问题,要有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禁区的精神。这就是陈云自己经常说的、在这次会议上再次重申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全面、比较、反复”的精神。
13日下午,工作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按照原计划,从当天下午开始,会议转入讨论农业问题,用六天时间。但是,分组讨论中,与会者的兴奋点仍然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而且越说越热烈。要求对“ 二月逆流”、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一月革命”风暴、彭真、陆定一等人的问题,进行重新审查,重新作结论。
14日,邓小平从国外回到北京,参与会议的领导。
11月25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华国锋在会上代表中央政治局宣布了几项决定。即:
关于天安门事件问题。中央认为,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的群众运动。应该为天安门事件公开彻底平反。
关于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问题。中央认为,反击右倾翻案风是错误的。中央政治局决定,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全部予以撤销。
关于“二月逆流”问题。中央认为,所谓“二月逆流”,完全是林彪、“四人帮”颠倒是非,蓄意陷害,其目的是打倒当时反对他们的几位老帅和副总理,进而打倒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因所谓“二月逆流”一案受委屈的所有同志,一律恢复名誉,受牵连和处分的,一律平反。
关于薄一波等六十一人的问题。现已查明,这是一起重大错案。中央组织部的调查报告说,大量事实证明,薄一波等同志在狱中表现是好的。中央决定为这一重大错案平反。
关于彭德怀同志的问题。彭德怀同志是老党员,担任过党政军重要职务,有重大贡献。历史上有过错误,但过去怀疑他里通外国是没有根据的。其骨灰应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
关于陶铸同志的问题。陶铸同志是老同志老党员,在几十年工作中对党对人民是有大贡献的。经过复查证明,把他定为叛徒是不对的,应予平反。
关于杨尚昆同志的问题。过去把他定为阴谋反党、里通外国是不对的,应予平反。对杨尚昆同志要分配工作,恢复党的组织生活。
关于康生、谢富治的问题。他们有很大民愤,对他们进行揭发和批判是合理的。
关于一些地方性重大事件,中央决定一律由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根据情况实事求是地予以处理。
中央政治局代表中央作出的这些决定,不仅解决了已经调查清楚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为进一步解决更重大的问题打开了闸门。
27日晚,邓小平在听取各组召集人汇报后,有针对性地强调:毛主席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12月8日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中央工作会议的结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安排。
随后,与会同志继续讨论进行改革的问题和对外开放等问题。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大势所趋。
在讨论深入进行,并取得成果的情况下,从确定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大的角度考虑,与会同志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够统一思想,因而要求中央的主要负责人能对这个问题表个态。这也是中央工作会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在闭幕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12月13至15日为中央工作会议的第三阶段。13日举行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也是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先后发表讲话。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收入《邓小平文选》中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篇讲话明确地指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在讲话中着重强调改革。他说: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等等。
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提出了实现历史转变和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重大、最迫切的问题,明确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 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的主题报告。
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