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年代流行歌曲并不是来自偶像歌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1:35  《环球》杂志

  浪奔,浪流……

  其实在80年代的流行歌曲里,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来自偶像歌手,人们甚至从来都不清楚它们的演唱者是谁,却照样传遍大江南北。

  那就是香港电视剧的主题歌,无论是《铁血丹心》《上海滩》,还是《万里长城永不倒》,当时的传唱程度都绝不在任何一首流行歌曲之下——尽管如果不看字幕,大多数人都完全听不懂在唱什么。

  这些电视剧的流行,不但制作出又一批偶像明星,甚至还带动了中国电视机产业的发展。出身于浙江农村的汪先生回忆说,随着1983年《霍元甲》的引进,他们村的几个万元户很快就找了新的致富途径:买电视,收门票(5分或1毛钱一张)。只要是放香港连续剧,在他们几十平米的堂屋里,能出现北京上班高峰期公交车里才会有的拥挤景象。至于此后大江南北,随便哪里的田间地头都有年轻人刻苦钻研迷踪拳,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城市里的年轻人对许文强和冯程程更加情有独钟,黑风衣和白围巾很快成为当年最时髦的装束,连喇叭裤和蛤蟆镜都要靠边站。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周润发抽烟的姿势:落寞地低头点烟,然后皱起眉头深深一吸……假如模仿者长得还有三分姿色的话,这就足够让他收获无数女孩子花痴的眼光。

  1985年,《射雕英雄传》引进大陆,也就在那一年,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香消玉陨,最早的大陆追星族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失去偶像的锥心之痛。后来网络写手程灵素在文章中写道:“翁美玲当然是永远的,永久的失去造就永恒的怀念,那个兔 牙的矮个子广东女子,用沉甸甸的生命做注脚和后缀,成就了每个人心里的一段回忆。”

  此时,唯一可以与TVB明星们抗衡的,也就是来自日本电视剧里的俊男美女了。首先当然是山口百惠。1982年引进的日本电视剧《血疑》,集所有苦情催泪元素于一身,用来打动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悲情剧的中国老百姓简直易如反掌。洒泪扼腕之余,女孩们纷纷冲上街头剪“幸子头”,买“幸子衫”,让广大小商贩们第一次领略到了偶像的商业价值。

  几乎与此同时,《排球女将》和《姿三四郎》也引起了类似的效应:大眼睛的小鹿纯子让无数中国女孩燃起了对排球运动的热爱,直到看到排球比赛的实况转播才伤心地发现,“晴空霹雳”的扣球技术纯属胡扯。姿三四郎则极大地推广了日本柔道在中国的知名度,精力过剩的男生们高兴地发现,原来摔跤也有这么多讲究。

  不得不提的还有《加里森敢死队》和《大西洋底来的人》,虽然两者的引进时间比港台和日本连续剧更早,但不知道是因为系列剧的形式,还是文化差异,它们虽然也引起了收视旋风,但在制造偶像效应上却要逊色一些,当然,来自海底的麦克·哈里斯依然俘获了许多人的心。

  就算是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那一代人,也在电视里找到了自己的偶像:十万马力的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雷欧、善良美丽的花仙子、聪明的一休,到了80年代后期,还出现了型男大批发、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圣斗士星矢》。

  在圈内已小有名气的漫画作家水獭说:“我看动画片可能是3、4岁开始的吧,一看就迷上了。”她现在能讲不少日语,动作也非常“漫画”。这一缘起,不过是对雷欧和花仙子们的迷恋。

  飞雪连天射白鹿

  作为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80年代的很多人在看完《射雕英雄传》后并不会满足于在报纸上看看翁美玲的花边,相反,许多人开始去找这个故事的原著。

  如今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的刘倩是在《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开播后不久第一次接触到小说的,她记得“那是个16开本的大书,分上下两册,有插图,看起来有点像后来的《今古传奇》”。虽然看武侠小说当时还是要被学校和家里双重打击的重大“罪行”,但刘倩和弟弟还是迷得不能自拔。

  这是刘倩看到的第一本金庸小说,但在很长时间内也是唯一的一本,当时市面出现了很多“金庸小说”,“不过只要打开一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几年后,亲戚从香港那边带来了原版的《碧血剑》,“都是繁体字,但一边猜一边看,还是从头到尾看完了。我觉得,我就是那时候开始认识繁体字的。”作为古代小说的研究者,这个本事后来给了她不少便利。

  由于担心武侠小说“毒害青少年”,虽然同名的影视剧早已公开播放,但直到80年代后期,金庸的小说才在书店大行其道。在此之前,人们大多是通过街上的租书店看到他的作品。当时,青少年里同学或兄弟凑钱租书是普遍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最“奢侈”的文化消费方式了。

  和金庸一样被人们追捧的武侠大家还有梁羽生和古龙,不过前者过于古典,后者又有点剑走偏锋,他们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无法与金庸相比。

  但金庸还并不是80年代影响最大的偶像派作家,在影响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方面,他比不上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最起码,看了《射雕英雄传》就想找个山洞练《九阴真经》的男生,绝对没有看过《一帘幽梦》后发誓要嫁费云帆式男人的女生多。

  北方交通大学讲师鲁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接触到琼瑶这个名字“是1985年,我记得是暑假到新华书店去,正好在搞琼瑶小说的展销,很多同学都买了,我没买,因为那时候我的性格很别扭,不愿意追随一切流行的东西。”

  不过,几个月后,她还是没有抵抗住“流行”的诱惑,开始看琼瑶的小说,“第一本是《窗外》,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在鲁竹看来,琼瑶的小说和《简·爱》之类的没有什么区别,“主人公多半是不那么漂亮不那么自信的女孩子,不过优秀的男主人公却总能越过满屋子的艳女直接看到墙角的她,现在来看,怎么可能呢?但青春期女孩没办法抵御这种故事。”

  当然还有三毛,因为写的多半是散文,这个长发女子的作品并没有“飞雪连天射白鹿”或《几度夕阳红》那样广泛的传阅度,但她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和自由浪漫的心灵,却让她同样成为了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

  和音乐、影视领域里的偶像们不同,这些在80年代进入普通中国人生活的港台作家,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改变了他们对历史的单一理解,对爱情的模糊态度,以及对自由的懵懂无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30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