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2:08  《环球》杂志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从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互联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又促进了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

  中国互联网产业与国外同行联系密切。在美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末期,众多风险投资来到中国投资互联网创业企业,形成了中国互联网商业化的第一次热潮。新浪、网易、搜狐等中国网络企业都在这一热潮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当21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中国互联网企业也经历了第一次冬天。而今天,当美国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在中国也开始感受到阵阵寒意。方兴东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互联网将进入第二个冬天,很多互联网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除了资金,中国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也都是从国外借鉴来的。从最初的email、BBS到最新的博客无不如此。就连中国网络巨头们的门户网站模式,也是雅虎最早创造的。方兴东说,中国互联网到目前为止确实缺少原创性的应用,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那些在国外发明的应用模式在中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网络改变了什么

  人们最初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媒体还不发达,人们渴望能有一种更快捷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互联网提供了这样的方式。

  现在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的前身四通利方,因对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报道而一炮走红。尝到甜头的新浪网将中心业务转向新闻。到现在,虽然网络应用众多,但新闻仍然是中国几个最大的网站吸引网民的法宝之一,只不过现在的新闻信息量,远远不是当年所能比拟的了。

  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媒体形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高效。在媒体广告市场,互联网媒体也开始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不过这样的挑战也推动了有实力的传统媒体奋发图强。

  如果说网络新闻导致信息大爆炸,带来了海量的信息,那么Web2.0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就是大众传播中,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是由少数媒体机构控制的,普通大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在web2.0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发布自己想发布的消息,而这些消息同样会被很多人注意到。

  作为Web2.0的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博客在中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至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4700万,平均近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

  方兴东说,信息流通是促进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催化剂。

  除了获取信息,互联网还是人们表达意见的平台。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平等的,在这个虚拟的大社区里面,人们可以就任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受束缚。在网上发表评论成为国人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民意对社会事务的影响也日渐突出。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与网友交流,说明决策层意识到网络民意的重要。

  网络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我们通过它工作,通过它娱乐,也通过它传递我们的意见。中国网民群体还在不断增加,方兴东预计,2012年中国网民人数将超过5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那时,网络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我们。

  环球杂志2008年第23期稿件,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