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交警感受兰州道路交通管理30年巨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01:33  兰州晨报
老交警感受兰州道路交通管理30年巨变(图)
交警王忠义(12月5日图)

  指挥棒朝天一指,交警身前身后方向的车辆不能通行;指挥棒朝天一指,然后向四周一绕,则表示4个方向的车辆都不能通行。38年前,执勤交警王忠义指挥交通就靠这根指挥棒。如今,站在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下,王忠义在交警岗位上已度过了38个春秋,也亲历了兰州市道路交通变化的每一个细节。

  从“手扳”信号灯到视频监控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兰州市区各路口使用的信号灯为手扳操作。要想让哪边路口的信号灯亮,民警就得把扳手扳向相应的方向。而且这种信号灯使用的是灯泡,也没有倒计时显示,亮度不够,红灯亮起时还有语音喇叭配合:“现在是红灯,请注意交通安全。”扳第一下,东西方向绿,南北方向红;扳第二下,南北绿,东西红;扳第三下,某个方向可以左转弯……

  那是在1971年,第一天穿上警服坐在高高的岗亭里,王忠义既兴奋又新奇,他带着交警的3件宝——“指挥棒、白袖套、喇叭筒”,暗暗下决心要干好这份工作。上世纪70年代的城区街道上,基本没有什么机动车辆,行人也少,当时马路上最多见的是马车和人力车,机动车辆也只有天津210、北京212,前苏联的69吉普等。另外驻军某部和省、市政府等部门有几辆上海、伏尔加等轿车。车辆少,王忠义他们就主要负责纠正行人及畜力车不遵守交通秩序的行为。

   “每个岗亭里、台上,我们都是两个人执勤,一个是正班,一个是副班,一个人在台上指挥半小时以后,再换人指挥。因为当时都是手势指挥,挺辛苦的。那时我们穿的上白下蓝警服。”

  1985年起,兰州市交警部门开始将手控红绿灯转换为自动控制的信号灯。“安装了那种红绿灯以后,我们终于不用一整天站在红绿灯下手动控制了。”说起这一变化,王忠义至今难掩兴奋。1998年更是转折性的一年。兰州市部分路口在这一年安装上了闯红灯记录仪,即“电子警察”,标志着兰州市交通管理工作走上了运用高科技管控的新阶段。民警们都在感慨,没有电子警察的时候,车辆闯红灯都找不到证据,除非有交警在场。有了“电子警察”以后,“红灯停、绿灯行”才真正得到了保障,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开始逐年减少。到上世纪末,路口交通指挥也由“点控制”走向“线控制”,视频监控器也开始上岗工作。

  进入21世纪,兰州市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原本单一的道路也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原有的红绿灯数量、档次又显得不相适应了。2004年,车道灯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以箭头指向代表通行和停止,视频监控器也基本遍布全城的各交通要道。如今,一进入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就可看到全市每个路口的交通面貌。一旦发生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最近的交警就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