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年前《诗经》中的一个古词,如今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最具热度的一个概念。
这个词,就是“小康”。
信手采择这个古词、进而引为中国改革目标的,是邓小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概念,并指明“这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据邓小平年谱记载,此后,他又21次在公开场合直接谈到“小康”。最后一次,是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
“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现在很多中国人已经处在了邓小平构画的小康社会中。”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邓小平理论研究室主任金民卿向本报记者表示。
提出
与日首相交谈抛出新概念
“小康”的出现,是对“四个现代化”概念的一种“取代”。
“关于中国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讲四个现代化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小平也是延续了四个现代化的说法。”金民卿介绍。
“四个现代化”,最早出现于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向全国人大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四个现代化”,虽有明确指向,但缺少量化指标。这,对于已经踏上改革之路、急欲追赶世界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改变出现在15年后。
1979年12月6日,正在访华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见邓小平。据现任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当时的日文翻译王效贤回忆,邓小平曾盛赞大平是“日本屈指可数的、可以信赖的政治家”,“两位老朋友重逢,都十分高兴,非常亲热,紧握的双手迟迟不肯松开”。
既然是老朋友见面,大平的讲话,显得直接而坦率。
他直接问邓小平:中国提出的宏伟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大平参与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曾让日本的国民收入在7年内增加了一倍。
对于这个提问,邓小平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日本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万亿美元。你们有1亿人口,人均1万美元。中国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美元”,邓小平算了一笔账:“我们设想,到本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也就是20年翻两番,人均水平达到你们现在的十分之一。而我们的人口是你们的10倍,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从总量来说和你们现在差不多了。”
“有了这个总量,就可以做一点我们想做的事情了,中国人就可以吃饱穿暖了。也可以对人类做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我想把这种状态叫”小康“。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这个名词来描述未来20年中国的发展前景,也是第一次用“小康”代替“四个现代化”。
调整
人均1000美元降至800美元
邓小平的答案,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他长期深思熟虑的产物。
“在回答大平正芳前,邓小平刚刚访问了日本等发达国家。”金民卿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邓小平一直在考虑到底什么是现代化。”
1978年,邓小平访日。当看到日产汽车制造厂的劳动生产率比长春一汽高出几十倍时,他感慨: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1979年10月4日,在一次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又以设问的口气提出:“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据说,这是邓小平首次把“人均上千美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向全党提出来。
其实,对于能不能按时“翻两番到1000美元”,邓小平当时心里还没有底。
在与大平首相问答后的40天,他对“小康”的指标进行了调整。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一次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说:“前不久一位外宾同我会谈,我跟他讲,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达到1000美元,算个小康水平。这个回答当然不准确,但也不是随意说的。”
不过,邓小平仍然强调“人均1000美元”的重要性。“新加坡、香港都是3000多美元。我们达到那样的水平不容易,因为地广人多,条件很不一样。但是应该说,如果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真正达到每人平均1000美元,那我们的日子就比他们要好过得多。”
真正的修正,出现在1981年4月14日。
在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邓小平指出:1979年我跟大平首相说到,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设想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1000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是八百,也算是小康生活了。
“80年代起,当时有一个洋跃进的进程,有一些指标感觉不实。”金民卿表示,邓小平出于实事求是,及时调整了目标。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宣布把“小康”作为全党全国奋斗的主要目标,以及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会议提出,“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