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
苏州之行见证“小康”雏形
十二大后,为了了解“小康”目标的可行性,邓小平不断考察各地。
1983年2月6日下午,邓小平的专列抵达苏州。次天,他就约见江苏省负责人江渭清、顾秀莲以及苏州地委、市委的负责人,听取汇报。
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副主任刘金田表示,时任中顾委主任的邓小平“是奔着十二大确定的‘翻两番’、‘奔小康’的中心话题去视察调研的”,“这次江苏视察,也是小平同志四次到江苏最为兴奋的一次”。
苏杭一路上,邓小平看到“人们喜气洋洋”。他和苏州的同志一笔一笔地算账,“结果越算越兴奋”。邓小平很关心“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江苏的同志告诉他,“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五年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
闻此消息,邓小平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前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曾回忆:“记得小平在南京游览玄武湖、长江大桥、中山陵的时候,所到之处是欢声笑语,群情活跃”。
这次视察,不但使邓小平看到了“小康社会”的雏形,还促使他对“小康”这一阶段性目标的构想进行了完善。
当时的苏州,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金民卿介绍,邓小平把这些变化归结为六个“了”:
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保障;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就业问题解决了,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人不再外流了,农村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中小学教育普及了,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人们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这里的第五、第六条都是讲文化问题的。也就是说,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的概念中,不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人民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金民卿说。
在时隔半年之余的10月22日,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历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800美元给苏州人民带来的生活和社会变化。
“翻两番的意义很大……
从总量上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至于人民生活,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比现在要好得多。“
升级
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中国雄心
从发达地区视察后,邓小平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小康”目标实现之后中国长远发展的规划问题。
1984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第一次讲了他对“小康”之后中国发展的设想。
他说:与我们的大目标相比,这几年的发展仅仅是开始。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年至50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是关于“两步走”的最初表述。
三年后的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又比较完整地第一次提出了三步走的构想:第一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
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正式确定20世纪后20年和21世纪前50年“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新世纪全面小康尚任重道远200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明确表示,中国前两步的目标已经完成,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而这个目标,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实现。
这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将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07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2460美元,比1000美元又翻了一番多,离邓小平提出的4000美元的目标已不遥远。
今年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然而此时,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破除“GDP迷信”,“小康社会”的概念有没有过时?
对此,武汉大学余元洲教授认为,全面小康所指的不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同时更加注重制度、礼仪、伦理等文化内涵。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一个理论创新,作为一个社会模式,它不仅关注经济数据,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金民卿说,我们虽然已经进入了小康,但不注重这些内涵,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不可能顺利实现。
“正如小平在最后一次提到小康时讲的,我们目前的社会,还面临地区差异,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后来小平一直强调要关注两级分级分化。所以全面小康还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徐春柳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