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改革开放30年:劳务工记忆逐渐温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09:3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林天宏

  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由官方建立的“劳务工博物馆”,它成立于2008年4月28日。

  围绕这座博物馆的问世,媒体与公众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有人称,它“还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数亿劳务工应有的历史地位,让深圳这座以改革创新为名的城市,接受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精神洗礼”。

  当然,只是还原劳务工的历史地位,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远远不够。如今,在深圳,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从商业利益集团到各种NGO,从各级官员到劳务工本身,人们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向这个庞大的群体,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

  在这个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寒冬,这座城市正由内里生出阵阵足以御寒的暖意。

  当曾振海花了680元“巨款”,买下这台相机时,他怎么也想不到,它最后的归宿会是在哪里。

  那是1993年的12月8日,当时还在深圳一家酒店当服务员的曾振海,瞒着妻子,将自己三个月的工资,换成了这台型号“DF—2”的“海鸥”牌照相机。

  从那一刻起,这个自小就“希望成为一名摄影记者”的外来工,真正走上了摄影之路。那些年里,这台相机一直伴随着他,记录着身边的同类——那些同样背井离乡,来到深圳打拼的外来工,记录下那一段段飘散在城市底层的喜怒哀乐。

  十多年后的今天,曾振海早已改变了旧日的身份——他是深圳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宝安区公路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拥有了他曾经梦寐以求的深圳户籍。

  而这台伴随着他度过那段难忘岁月的照相机,也已经15岁“高龄”了,镜头略有些发霉。如今,在明亮灯光的照耀下,它静静地躺在一个干净的玻璃柜里。

  玻璃柜属于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这座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的灰白色两层建筑,是中国第一座由官方建立的“劳务工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4月28日。

  “我一度在想,把相机搁在这里,是不是意味着,我把自己的青春和历史给丢了?”曾振海颇有些伤感地说,“但我心里也明白,这儿,应该是它最好的归宿。”

  的确,这座博物馆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铭记过去几十年中,数千万名劳务工在深圳的奋斗史。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我们这座城市能有今天,不应该忘记他们。”博物馆筹建负责人、宝安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李景维说。

  劳务工们的深圳记忆

  在深圳这座处处留下打工者痕迹的城市里,就连这座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是一件文物。

  2006年,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石岩街道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地发现,这座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建筑,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家“三来一补”外资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的旧址。

  这个发现,令劳务工博物馆的筹建者们受了启发,宝安区政府决定,投入350余万元,对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旧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建设为劳务工博物馆,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

  “这是我们馆中最珍贵的藏品之一。”李景维指着一份只有两页的泛黄文件说。这是1978年12月18日,上屋怡高电业厂正式决定落户深圳时,签订的“001号协议书”。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电业厂成立的那一天,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日子。从那一天起,这个国家终于找到了通向国富民强的历史方向。随后,正是在这家港资工厂中,25名来自四川等地的女工,成为全国首批劳务工。

  如今,这家中国最早的“三来一补”工厂,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5亿元、拥有数千名劳务工的大型企业。而这25名劳务工的人生足迹,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她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嫁到了香港、沙头角等地,文物工作者们几经周折,也只找到了其中一位叫叶秀珍的女工。其中有十几位女工,更是连名字都无处寻觅,人们只能从博物馆原样复原的场景中,想象她们的工作与生活情景。

  博物馆的一楼,是电业厂曾经使用过的3条电器装配生产线。就在这些今天看来略显简陋的生产线上,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电子零件,曾经经过她们的手,装配成一个个咖啡壶、电吹风、微波炉,然后销往世界各地。

  在博物馆的二楼,有着这些劳务女工幽暗窄小的宿舍。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着6张上下铺的单人铁床,粗糙的水泥墙壁上,贴着翁美玲、黄日华等那个年代的明星海报。

  这些都是在历时两年多的筹建过程中,宝安区的文物工作者们征集到的实物。如今,它们的数目已多达6000件,并且还在不停地增加中。每一件实物,都记录下了一段劳务工们曾经经历过的真实生活。

  一本办理于1981年,纸质已经泛黄的“宝安县临时居住证”,这应该是“暂住证”的最早版本之一。对于劳务工来说,这一纸身份证明,曾是他们求职与谋生的根本。

  数十张从全国各地到深圳和宝安的火车票和长途汽车票,其中一部分,甚至是如今早已被淘汰的硬卡车票。能把这些车票保存下来,想必车票的主人们,都是些心细的人。

  一组特殊的建筑工具:一双皮鞋、一把扳手、一把螺丝刀和一顶安全帽,它们都与深圳的地标建筑——地王大厦有关。修建于1992年10月至1996年3月的这栋大厦,是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其工程高峰时期,曾使用2100多名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劳务工人。

  “上天让我们相遇得太早,却给的缘分太少。但我对你的思念深深难忘,每天借着去洗手多看你几眼,看不到我好像整个人都缺什么。”这是一封情书,它被一位叫梁波的劳务工,抄写在一张“塑胶部修机记录”上。它的旁边,还静静躺着主人公送给女朋友的爱情信物:一个顶部装饰着两个心型图案的小木凳。

  角落里一个暗红色的皮箱,也吸引着参观者的注意。这个老式皮箱,是曾振海1988年只身来深圳的唯一行李。20年过去了,皮箱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而它的主人因酷爱摄影,也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仔成长为一个摄影家。

  曾振海无疑是幸运的。那些曾同他一样,在深圳这个城市留下身影和汗水的劳务工们,大多数已经离开了深圳,成了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如今,他们的身影,只能在这一件件藏品中,找到零星的记忆。

  好在这座城市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这些记忆。正如一位观察者所言,这个由无数劳务工缔造出来的城市,“如今以这种方式,对这些曾在这里奋斗过的人,表达尊重,并将他们的记忆,纳入城市的历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深圳 改革开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