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30年:30年前我在中国遇到“大新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15:07  青年参考

  ::作者JonathanSharp(曾于1972~1974年任路透社驻京记者)::译者古雷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中国,你或许很难想象30多年前的情形,当时北京主要百货商店惟一的进口商品是香烟——阿尔 巴尼亚生产的。北京长安街相当于美国“第五大道”和英国“牛津街”,只有偶尔经过的机动车扰乱了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流。

  上世纪70年代初,即邓小平开始把中国变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改革前,中国人无疑是过着简朴的日子。

  上世纪70年代,“文革”最糟糕的时期已过去,事实上,当时驻京外国记者在报道“文革”时,以为它是在1969 年结束的,外交部官员也没有予以纠正。

  政府自诩提供“铁饭碗”,但问题是经济没产出多少东西来充实饭碗。好消息是,至少在外人看来,不论什么都被平 均分配。北京看上去不缺吃穿,孩子们脸颊红润,餐馆里人来人往。百货商店货架上也满满当当,虽然如今司空见惯的商品那 时都没有。

  北京大街小巷弥漫着洗过多次的旧衣裳气息,和给食物调味的大蒜气味。在这个灰不溜秋的世界里,少有的几抹色彩 之一是许多人戴着的毛泽东像章。

  中国人对外国人敬而远之。曾有一名外国记者在明十三陵附近拉了一位农村妇女一把,一个印度外交官将此事作为重 大消息记录下来,仿佛那代表着对外国人态度的巨大转变。那是一个视野十分狭窄的世界。外国人总是遭遇充满怀疑的盯视, 偶尔有些“歇斯底里”——一辆载满外国记者的巴士抵达哈尔滨时,引来了大批人群。

  当时,经济发展的迹象微乎其微,首都和其他大城市的经济似乎处于半瘫痪状态。不过,在北京仍呈现些许活力,主 要是面向外国人的住宅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以容纳迅速增加的外交官和外国商人。

  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访问中国。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美国驻华联络处(还不算是真正的大使馆,但 委派的是高级外交官)在1973年初设立,领头的是具有政治家身份的戴维·布鲁斯,1974年老布什接替了他。

  各路名人也访问北京,包括1973年,美国女演员雪莉·麦克莱恩曾率领一支美国妇女代表团访华。来自英国、奥 地利和美国的交响乐队,在全神贯注的中国观众面前演出。

  那时可以察觉到中国的环境正在变得宽松——尽管是以冰川移动的速度:波音707和英国“三叉戟”开始出现在中 国庞大开阔的机场;北京饭店修建了新楼,配有酒吧和自动门等新事物。

  接着在1973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欢迎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的宴会,外交部的官员轻轻推了推我们这 些记者,说眼前有一个大新闻。

  那个“大新闻”是指一个留着平头的矮个子男人出现,经过几年的失势后,他重回公众视野。那人仍要在严酷的政治 战争中战斗和获胜,然后成为20世纪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发起者。他是邓小平。

  (::图片来源路透社资料图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