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年代改革之初的“下海”风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11:56   SMG《深度105》
80年代改革之初的“下海”风云
张贤亮

  SMG《深度105》2008年12月14日播出:“下海”风云,以下为节目内容。

  (地图+潮起潮落画面)

  【字幕】1979年,武汉汉正街出现中国第一批“个体户”

  【采访】汉正街第一批商户 王仁昌:那时候除了户口以外,我什么都没有。

  【解说】王仁昌,(现身份),1979年作“个体户”前的职业:待业人员;

  【字幕】1988年,"十万大军下海南",公职人员大量“下海”

  【采访】SOHO集团董事长 潘石屹:一辈子我们青春年华就在这个办公室里面。

  【解说】潘石屹,SOHO集团董事长,1987年“下海”前的职业:公务员;

  【采访】万通集团董事长 冯仑:承担自己的风险,创造自己的人生。

  【解说】冯仑,万通集团董事长,1989年“下海”前的职业:公务员。

  【字幕】1993年,“全民下海”潮,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采访】作家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董事长 张贤亮:我那时候正好是宁夏文联的主席,我就知道这个时期我来了。

  【解说】张贤亮,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董事长,1993年“下海”前的职业:作家。

  (转场)

  【实况】电视连续剧《汉正街》片段

  【解说】这是拍摄于1990年的电视连续剧《汉正街》,剧中生动描写了武汉个体经济的发展历程,曾轰动一时。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汉正街》的剧本出自一位个体户之手,他就是本片开头出现的第一个人物:王仁昌。

  【采访】汉正街第一批商户 王仁昌:过去,在极左年代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拿工资,要么在农村里拿工分,第三条路是没有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那就很自由了,你可以到处做生意。

  【解说】王仁昌一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汉正街,父亲曾是一位商人。大学毕业的他,本可以有很光明的前途,可是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判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坐了10年牢,他的命运就此改变。文革结束后,王仁昌获释回到了汉正街,对前途一片迷惘。

  【采访】汉正街第一批商户 王仁昌:(当时)还是大学毕业学生,户口还是我弟媳妇的父亲帮我上的。那就是说我不可能重新回到讲坛,就帮妈妈做大提箱(摆地摊)。

  【解说】1978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个体经济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没有生存的空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逐渐有了松动。任正运当时是武汉市硚口区工商局局长,汉正街就在他管辖的范围内。

  【采访】时任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工商局局长 任正运:大概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以后,国务院发了一个通告,各地可以恢复和发展农贸市场,就是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我们根据这个精神,就开始允许他摆摊设点。

  【解说】1979年,武汉的103名待业青年和社会无业人员经工商登记,成为全国首批个体经营者,王仁昌就是其中之一。一无所有的王仁昌本来还可以等待招工,但头脑灵活的他看到了致富的机会,于是用借来的260元钱,在汉正街做起了小商品。

  (汉正街)

  【记者出镜1】上世纪80年代初,还不兴"下海"这个词汇,但王仁昌这些个体户,被认为是最早下海经商的"弄潮儿"。然而,最初王仁昌的心里却总觉得不塌实。当时温州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八大王事件",八个工商户被公安机关逮捕,他们的罪名是"投机倒把"、"严重扰乱经济秩序"。而汉正街最早一位登记的个体户郑举选,也因为"投机倒把"被关押了18个月。个体商户们一时人心惶惶。

  (汉正街实况)

  【采访】汉正街第一批商户 王仁昌:当时不但是我一个人,所有的个体户都有那种担心,因为解放以后,搞过几次反复的。//一直到1979年,《工人日报》还有一篇文章说,汉正街就是资本主义复辟,就是跟温州一样。所以凡此种种对我们都有一种,无形中有一种阴影,都有一种后顾之忧。

  【解说】王仁忠是王仁昌的弟弟,当时就职于国有企业,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帮哥哥的忙。虽然兄弟二人把自家的铺面经营得有声有色,但是,当时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政策还是让他们感到畏手畏脚。

  【采访】王仁昌的弟弟 王仁忠:我们武汉有一句说法就是,工人靠了边,农民分了田,老九上了天,不三不四赚了钱。他这个不三不四就指的这些没有固定的职业,或者犯了错误,劳教劳改释放这些人员。

  【解说】王仁昌兄弟俩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当时的许多政策都不支持个体经济。

  【采访】时任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工商局局长 任正运:当时个体经营户不能搞批发,搞批发就是投机倒把,不能搞长途贩运,搞长途贩运也是投机倒把,价格不能浮动,浮动也是投机倒把。//当时我们变通了一下,批发我们改成叫批零经营,//长途贩运就改成了长途运销,非法变成了合法。//实际上后来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搞的。

  (潮水画面+知青回城资料)

  【解说】即便还有些担惊受怕,但个体经济的浪潮却已势不可当,首先它能够解决令人头疼的就业问题。当时,正值"文革"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回城大潮,一千七百万知识青年从农村涌回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待业青年"就是那时诞生的一个词汇。

  (纪录片《美的呼唤》中,前门卖大碗茶的场景)

  【采访】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涌回城里怎么就业呢?//于是有什么本领,就使什么本领,裱画的修自行车的,裁减衣服的卖大碗茶的,就纷纷在大街小巷里面都出现了。

  【解说】马立诚,曾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编辑,长期从事中国改革研究。他在最新出版的《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一书中,对私营经济的兴衰发展有着详尽的记录。社会无业人员和返城知青,构成了早期个体户的主要成分,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经过工商登记。

  【采访】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马立诚:这个时候呢,因为工商局也有很多子女是插队知青回来的嘛,他也在那儿要吃饱肚子嘛,所以各方面当时对这种现象采取了一个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

  【解说】据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城镇个体户已达到了几十万人。1982年,武汉的王仁昌明显感受到了经商环境的改善,这一年的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赞誉汉正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同年9月1日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在强调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提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以某机关大楼为背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