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碗茶”的今与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10:23   央视《东方时空》

  “大碗茶”的今与昔

  为振兴民族艺术,由北京市劳动模范尹胜喜投资兴建的北京大茶馆,今天正式接待顾客,来自体育界、文学界的四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今天的开幕仪式,兴建北京大茶馆的设想,源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匾额为老百姓的容貌,全部装修采用黄红格局,顾客在品茶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韩登大鼓、凤仙大鼓、罗平大鼓、灶财神、三弦)等,濒临失传的曲艺节目,据了解,像这样以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为主的茶馆,在全国还是第一家。

  主持人:可能当年办这个大碗茶的这个青年茶社的时候,绝对不会想说三十年后这个企业,要壮大成什么样子,因为当时有一个很着急的目标,就是要解决很多青年就业的问题。

  陆小华:对,那个时代可能就业是非常大的问题,我曾经看过一个资料,大概是1979年,全国一共安排了903万人就业,如果1979年到1981年三年累计是2622.6万,那么平均每年新就业是874.2万,这么多人需要就业,所以当时我想大碗茶这样的设立,可能与它能容纳就业是很大关系的。

  主持人:我记得当年有一个电影,其实跟这个大碗茶的背景差不多,是二次开店,是陈佩斯演的,就是讲一群年轻人他们要找工作,但是当年找工作不像现在有那么宽广的就业途径,所以当年他们就开起一个店,当中有好多的故事,所以那个时候青年就业,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

  陆小华:那个时候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当然有很多知青要回城,城里有新的青年要进入到就业岗位,所以那个时候政府帮助就业的方式,往往是派一个干部,带一批人去做一件事情,然后有的这样的企业,就慢慢慢慢做大了。

  主持人:所以当年是为了解决眼前问题的企业,很多到后来就变成一个大企业。

  陆小华:其实这个大碗茶,到后来刚才报道老舍茶馆,它三个阶段我都是它的顾客,我都曾经去过,确实印象很深,从当年沿街的,主要是卖给游客的两分钱一碗的茶水,当然那个时候茶水两分钱一碗还是有温度的,走在街上,能有这样一碗茶水还是很高兴的,到最后有多种经营,在前门地区,再后来是搞老舍茶馆,老舍茶馆我曾经去过,就是感觉到无论是内宾,还是那时候讲的外宾,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可以看到中国的民间文化。那么一个茶馆,怎么能和民间文化结合起来,它怎么能够把两者之间串联起来了呢?现在有一个非常时尚的名词,叫做创意产业。就是不知道老舍茶馆创立的时候,他们有没有这样明确的观点。

  主持人:他们肯定当时没有想到,光想着说怎么解决我们几个人的就业问题,好,刚才这个听陆老师来说,这个老舍茶馆一路走来,他都是顾客,他非常有感受,光听着我们不过瘾,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老舍茶馆和当年大碗茶的今与昔

  记者:感觉怎么样?

  顾客:挺好的,然后文化气息很浓。

  顾客:尤其是京剧《闹天宫》,他比较喜欢看。

  记者:这个老舍茶馆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顾客:刚才唐朝那个舞蹈表演非常好。

  记者:觉得哪个节目最好?

  顾客:京剧。

  顾客:他说京剧,北京京剧非常好。

  顾客:像这种变脸,像这种杂技,像这些东西就是说,它是肢体语言,你就是不懂中文也没有问题,你也能看得懂。

  老舍茶馆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开的第一家茶馆,从1988年创建至今,侯宝林、马三立、梅葆玖等大师,都曾在老舍茶馆的舞台上登台献艺,基辛格、布什、克尔等各国政要,也都曾是这里的坐上宾,今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更有1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到老舍茶馆作客。

  记者:外国元首到这里来之后,您听到的评价是什么?

  尹智君(老舍茶馆总经理):就是他们很多元首提自己的,都会说一个不坚持自己的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你们不但坚持了,而且还弘扬了,而且很多元首都是两次以上来过,不是来一次,是作为观光景点似的,他真是特别喜欢这儿。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当时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尹智君的父亲尹胜喜,为解决街道待业青年的就业难题,主动请缨,带领十几个待业青年,在前门大街支起了茶摊,此举哄动一时,老尹也成了改革开放的典型,上了报纸、电视,在当年,尹胜喜带掉铁饭碗,端起民饭碗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特别是是他的小女儿尹智君。

  尹智君:因为我小学的时候,不是每年都要填一个表吗?就当时我父亲那个栏,他的成分都是填干部,然后后来有一天,我父亲就是说,好像这地方不能填干部,得填群众了,我就觉得他是不是犯什么错误了,就觉得不理解,然后后来就知道他带着好多知青去卖茶去了。

  记者:你当时自己第一想法,觉得很丢脸的?

  尹智君:嗯,很丢脸,很丢脸的。

  记者:你看到过当时那个情景吗?卖大碗茶的。

  尹智君:我离远的,在远处看到过。

  记者:你当时看的话,现在回忆的话,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尹智君:破破烂烂的,真的就在街边上,真是在那儿吆喝,真是那个破棚子在那儿卖茶。

  记者:你心里不接受?

  尹智君:不接受。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观念,开始逐渐的接受?

  尹智君:来这个企业以后,如果我这辈子不来这个企业,可能都不会理解。

  在计划经济时代,集体企业、个体户的从业者,和他们的家人都要承受很大的社会压力,老舍茶馆开业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低谷,而外来文化,洋文化大量冲击中国市场的时候,开业三年一直亏损。

  王建辉:在那个时候,人们好像还觉得,有的觉得还贵,而且对这个茶馆也有一定的争议,这应该是,旧社会的茶馆应该是长板凳,光膀子的人进来喝口水,吃个窝头的这种形式。

  尽管老舍茶馆连续亏损三年,但尹胜喜还是顶住市场压力,坚持为老艺术家搭建表演舞台,正是保持传统曲艺表演特色,让老舍茶馆逐渐的走出困境,成为今天北京的一张城市名片,三十年来,从大碗茶到今天的老舍茶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一样始终都没有变,就是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记者:这个大碗茶,喝了多少年了?

  北京市民:喝了,今年我五十几岁了,打上学的时候就喝。

  记者:今天你再喝大碗茶,跟过去滋味比,您觉得有什么变化?

  北京市民:有变化吗?没变化,很好。

  北京市民:捧起这碗大碗茶呢,我尝了几口之后,我觉得似乎这个茶水,颜色比以前更浓了,真的,比以前更浓了,而且这个茶香呢,就在我的心里面在荡气回肠,仿佛在我的牙齿上还留有余香。

  记者:你对老舍茶馆未来的话有多大的信心。

  尹智君:我觉得信心很大,因为从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父亲就说要在美国、法国,应该都有老舍茶馆,因为它的这种文化空间感,然后它的这种民族符号的概念,你要辐射出去的话,就是一种传播,我觉得这一点精神,应该是用实际行动去传承的,去发展的。

  主持人:光看老舍茶馆,真的让人挺感慨的,我的感觉就是有很多变的,也有很多没变的,这样,您说说变的,我说说没变的。

  陆小华:我看了这个片子我感觉,虽然刚才有一位顾客说,尝了之后,觉得味道更浓了,那就是料更足了,其实我觉得它最大的变化,是让一个我们传统的文化,在一个环境中活了起来,过去我们曾经在舞台上,在剧场里听折子戏,听轻唱,和还原到茶馆里,去听京剧、大鼓,去听京剧,看看表演,魔术,肯定还是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的,一个传统民族的,留下的经典让它能够传承下去,还原到它的环境中来,可能我想这是最大的变化。

  主持人:那我说一个没变的,就是大家对老舍茶馆的文化感觉的喜爱,其实是没有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元首说,你一个民族必须要留下自己的历史,所以这个历史是他们用这样一个小小的企业,从卖两分钱一碗茶开始留住了,这就是没变。

  陆小华:两分钱一碗大碗茶是新传统,那么也许希望他过了很多年之后,到我们老了以后,那两分钱一碗大碗茶它还在。

  主持人:我想还有一些没变的,比如说,您刚才跟我们说了一个数,说当时平均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是874.2万人,现在还是差不多,现在每年新增劳动力,还是900万左右,当年就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就业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不然这两天总书记都专门去视察了这个事情。

  陆小华:其实就业对老百姓来说是每一个家庭,可以说生存之本,促进就业应当是政府经济活动的重心,企业的释放功能,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带动相关产业,还有容纳就业,我认为容纳就业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够容纳就业,没有这样稳定的环境,没有让大家能够有生存的环境,那么其它的就谈不到。所以关注就业,关注促进就业,不仅是政府,也应该是社会共同来关注的问题,只不过办法,可能和创办大碗茶的时候,有很多很多不同,有很大很大不同。

  主持人:当我和同时在检索三十年的新闻联播的串联单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新闻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在传播这个社会的流行词,不信我们来看看,我们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曾经流行过的那些词语。

  个体户和万元户

  浙江省义乌县合作公社社员金聚龙,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有限空前,积极发展花木种植,养雕,养兔,养金鱼,养鸟等多种生产项目,被人们誉为陆海空专业户。金聚龙一家,用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开拓了一条劳动致富的新路,去年全家纯收入七千多元,今年可超过一万元。

  四川电视台记者郑新光报道,最近成都市西城区,20多个经营有方的个体户青年,受聘出任了集体企业的经理或厂长,这片城市经济改革中的新事物,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年来,成都市许多待业青年自谋职业,开店办厂,经过几年的实践,不少个体户青年,在经营中增长了才干,显露了才华,在城市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一些接纳管理人才的集体所有制公司和小厂,自然把目光转向那些经营有关的个体户经济。

  两年前,万燕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对图象信号进行数字化和数据压缩的技术,在世界上首先研制出了VCD产品,由于这种产品的图象和声音质量明显优于录像机,价格又大大低于国外流行的激光影碟产品,非常适合中国消费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万燕公司一开始,就确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发和拓展VCD市场的经营策略。然而在中国消费者,对VCD还很陌生的情况下,万燕不仅要投入资金,对VCD技术进行完善,同时还要进行艰苦的市场营造,这对于从来没有搞过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基本力量只有几十个科研人员的万燕来说,从资金到市场运作上,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主持人:先说说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这么几条新闻,因为前两条新闻,它带出两个流行词,一个叫万元户,一个叫个体户,那是在整个的八十年代,特别是上半期,在新闻当中反复出现的两个词,我已经意识里模糊了,就是万元户当年有多么厉害,后来我查了一下当年的物价水平,一斤肉是9毛5分钱,然后当时普遍的一个工人的工资还只有几十块钱,所以我突然意识到万元户好厉害。

  陆小华:万元户真的是很大很大的一个尺度,按照你刚才说的,如果是9毛5一斤肉,差不多一万斤肉,当时大米是一毛四一斤,然后这样算下来就是七万斤大米,可以说那时候万元户,是普通中国人致富的一个梦想,一个他心目中能达到的比较比较大的尺度。

  主持人:我还特别去回忆我的印象当中,后来我还打电话回家去咨询,我才知道在八十年代早期的时候,我终于有了一个关于家庭财产的概念,就是我爸隆重的在一次我们的饭桌上说,如果家里有一千块钱存款的话,就不用发愁了,当时我们家不算条件困难的,因为双职工也没什么大的负担,所以可见万元会,在当时有多么的厉害。

  陆小华:普通中国人可能都是想,那个时候能够满足一定的生活水平,然后家里有点财产,可能为他的儿女做点准备,万元,万元可以解决多少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自己要成为万元户,作为人生奋斗的梦想。

  主持人:但是毫无疑问,第一批成为万元户的,其实中国是从农村开始的,因为经济改革从农村开始,所以我们从新闻当中,大家可以注意到,上了联播的这个万元户,是浙江一个农民,又养雕,多种经营后来成了万元户,接着这一批城市里的万元户,是从个体户开始的。

  陆小华:个体户在最开始的时候,在人们口中,总有点不那么看重的意思,是个体的一种户,是说他多么小呢,还是说他不在集体里呢,中国人概念中三人成家,要在一个集体里才觉得有位置,他是个体的,他处在一边的,他不是一个独立的,但是后来个体户慢慢慢慢变大,慢慢慢慢发展,慢慢越来越多的个体户,人们就业观念转变了,人们对于经济的观念转变了,个体户为这个社会他做出了贡献,人们看到了,于是慢慢也尊重了。

  主持人:的确我记得最早的时候,对个体户的印象,大家就是说,个体户就意味着,第一文化水平不高,第二社会闲散人员,第三职业不稳定。你看前面其实大碗茶,老舍茶馆经理的女儿她也说,我爸爸怎么从干部变成群众了,觉得犯错误才当个体户呢,那这个观点您说慢慢变化,有没有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觉得个体户是值得尊重的一个职业。

  陆小华:变化最大的应该是1992年,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普通的中国人都认识到,对于中国来说,活力重要,市场经济很重要,于是率先走到市场经济海洋中游泳的那一匹人,我们看到个体户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主持人:我发现当把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它们串在一起看的时候,你才能品出它的真滋味,我们以前老把小平南巡讲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脉络当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但是当你真正看到这个社会当中很多的细胞,比如说你去听到张瑞敏说,他们的确是92年以后,才有了大批的资金,愿意去投入到新兴的行业当中来,他们才有了一个大跨步发展,也有是说1992年以后,大家真正的对个体户的认识,会有本质的变化,你才能想见南巡讲话会有多么的重要。

  陆小华:所以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政策,一个伟大的思想,是对这个社会怎么样产生影响,刚才张瑞敏在说观念重要,但观念的变化由什么东西促动的,199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

  主持人:既然说到了这个企业,我们刚才还选择了一条新闻,是跟一家VCD厂家有关系的,那为什么选择这一条,其实大家注意一下,在新闻联播当中,以前在标题里,是绝少出现英文字的,因为我们总觉得我们这个语言系统,中文这么丰富的语言,是足以把这些词语全都囊括进去的,但是慢慢的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新闻语言当中,有一些外来语,有一些英文词语是不可替代的,比如说在那个年代,那是在,我来看一下播出那条新闻那个年代,在1996年VCD作为一个标准词语,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中,也进入了新闻联播,但是问题是后来万燕这个VCD厂倒闭了,那我们也要连线一下当年万燕VCD厂的总经理,现在的安徽现代电视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姜万勐,姜先生,既然我们从1996年的新闻当中,看到了这条喜忧参半的VCD行业,那后来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现在你回过头去看,当年这个万燕厂为什么会倒闭。

  姜万勐:应该说我们不算是倒闭,后来经过各种途径到了南方,后来这个品牌到目前还存在,回忆起来原因很多了,但是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改革开放时间不是太长,特别是我们安徽相对长三角、珠三角落后一些,所以它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子方面的配套设施,还是跟发达地区相差很远,所以我们在这个状况下,在安徽实行整批的整个生产,当时没有预计到非常多的障碍,比方说配套,原材料的供应、加工,在我们这边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落后,与现在的时候相比,所以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比,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

  主持人:最早的时候,你们当时是怎么抓住VCD这样一个商机的?

  姜万勐:因为我一直是从事广播电视技术的,早期家里头,最希望能有一台录像机,自己可以随意放录像,收看,但是这个产品,应该说在中国生产比较困难的,因为它对机械加工的要求非常高,我在92年的时候去美国,在偶然的一个机会,在拉斯维加斯的展会上,发现了数字压缩的技术,是用一颗芯片,能够把一个小时的节目压缩之后,录制在一张普通的光盘上面,这个东西可以取代目前的录像机,它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能做的厂家非常多,这个事情就可以做到了。

  主持人:回过头去看,万燕曾经抓住过机会,也曾经遇到过困难,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的话,要您重新来经营这个企业的话,您会怎么做?

  姜万勐:第一件事技术要自己抓住,因为当时芯片,它的集成度很高,要很多芯片组成,我们没有把集成芯片的知识产权进一步跟进,而只是希望在后来的生产整机上做了更多的工作,要是重来的话,肯定我会从芯片做起,我能够做到更大的产业。

  主持人:好,非常谢谢姜总给我们带来的回顾的体验,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可以把三十年当中,那些曾经非常知名的企业,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的话,也是一部三十年的历史。

  陆小华:是每次我提到万燕的时候,还是有点感慨,第一姜万勐先生,他非常具有技术和市场结合的眼光,但是可惜的是,先锋在黎明到来之前,它倒下了,在万燕之后,VCD在中国真的成为一个产业,现在电子视频产品,可能VCD是唯一的中国人先开始的,而且做成一个产业的,虽然最后被DVD所取代。刚才他其实讲到的也是,如果回顾三十年,可以解放很多很多企业史,对于万燕来说,可能我们值得吸取的,就是刚才姜先生所说的,要有产业的眼光,但是也要有专利的意识,如果他当时有专利的意识,就是抓住知识产权意识,可能今天我们看到的万燕,依然闪耀在电视屏幕下。

  主持人:当然其实历史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一些教训,对未来是有特别大的帮助的,当我们去检索我们以前的这些新闻联播串联单的时候,还有一条新闻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979年12月15号的新闻,说北京蓝天时装店,努力基础群众成衣问题,当然不是衣服不够穿,而是那个年代我们衣服不够漂亮,这已经都是历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30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