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托福经验被高考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09:22  新京报

  托福考试全程使用机读卡,这在中国的考试里也是第一次。

  报名时,考生都要用汉语拼音填写姓名,然后把报名卡上相应的字母用铅笔涂黑,陆兆淞要逐一检查每一张报名卡,这些报名卡将寄往美国,如果有一张出错,不仅考试没有成绩,19美元的报名费也打了水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考生答串行是他最担心的。开考前一天,陆兆淞召集所有的考生来开会,把答题卡复印件发给考生,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带着尺子考试,比着答题,谨防在密密麻麻的答题卡上涂错。

  当时绝大多数是单位集体报名,报名时直接交美元,报名费也由单位负担,为了防止考生作弊,每人的准考证上只写考场不写座次,考试入场时临时安排座位,目的就是要把同单位的人分开坐。

  11月份,试卷由专门快递公司运到北京,陆兆淞把卷子锁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他说,不用看守,当年不会有人来偷。

  从美国运来考试铅笔

  刘承沛没有想到的是,在听说“托福”仅两年后,他就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次托福考试的北京地区主考官。

  他认为,托福考试与当时中国的考试最大的不同是,要时时刻刻给学生一个最舒服的考试环境。比如考试时,监考老师不能在考生身后站立超过30秒,不然会影响考生的情绪;每个考场都要准备闹钟,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把握考试时间。

  更有趣的是,考生答题用的铅笔、橡皮、转笔刀都是随着资料一同从美国运来的。陆兆淞说,当时用美国的铅笔,主要是担心中国铅笔色度不够,影响机器判卷的准确性。黄色铅笔上印着“TOEFL”字样,笔头上顶着一个橡皮擦,“这个橡皮头比国内的要好很多,擦过后试卷上不会变黑。”每个考场有两名监考老师,开考前要把铅笔削好,每个桌上放两支,如果考试中有铅笔出现了问题,老师随时帮他更换。

  除了两名监考老师,每个考场还有一名机务人员,专门负责耳机的维护,开考前10分钟,考生开始试听耳机,出现问题,机务人员随时为其更换。

  不过托福考试要求也很严格,比如做过的听力试题不能更改,如果被监考老师发现有考生出现更改的行为,就按照违规处理。“当时有100多道选择题,考生们也根本没有时间改。”考试结束后,铅笔也一同收回,留着第二年的考试接着用。

  刘承沛说第一次考试很顺利,没有出现作弊,但他至今也还有些后怕,他说,应该提前听一下英语听力,如果播放听力时出现问题,就无法挽回了。

  陆兆淞记得,几个月后拿到成绩时,感觉还不错,有600分以上的,550分的很多,基本上考生都在500分以上。

  托福经验被高考借鉴

  当时去美国签约,杨学为还带着另外一个任务。

  托福与当时中国的高考完全不同。托福是美国人的标准化考试,他们有理论,每年的题目由题库生成,难度保持一定。

  但当时的中国,考试都是主观题,命题也只凭借经验。

  “经验是存在于命题人的脑子里,今年谁去命题谁就有经验,明年换一个人,就没有了经验,每年考试题目难度忽上忽下。”杨学为说。

  随着托福的引进,1985年中国高考实行标准化改革。命题中增加了客观题,同时保留了部分主观题,这样的改革,既有借鉴托福的内容,也有自己的创新。

  蒋妙瑞认为,托福的优点是,它的考试是有效的。可以通过一种题型,拉开不同程度考生间的档次。但是它也有缺点,比如全是选择题,无法避免考生猜答案的因素。

  所以在之后由蒋妙瑞负责的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命题中,托福经验多被借鉴,但是增加了作文的内容。

  经过几年的考试,陆兆淞也向ETS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后来,托福考试陆续增加了作文考试。

  据媒体报道,第一次托福考试共有732人参加。如今,新东方学校国外部北美项目主任张洪伟说,2009年,参加托福考试的学生将达到13万人。

  □本报记者 吴鹏北 京报道

更多内容,请点击新京报专题,网址为:http://www.thebeijingnews.com/zt/ggkf30/index.htm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