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普通人对危机做出反应:百元过一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11:08  东方网

  百元过一周

  普通人正在对危机做出反应。在网络上,一些中国年轻人正发起一项控制个人开支的游戏。游戏的参与者试图把每个月的支出控制在100元以内。

  发起者是生活在北京的摄影师,网名叫做“郁闷昊”。“郁闷昊”因为加入购房大军而面临着个人财务窘迫的局面。虽然他的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但从今年6月开始,每月要承担3000元左右的房贷。他不得不改变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这个年轻人以典型的“80后”方式,在网络论坛发帖,号召网友参与他设计的“百元周”计划。

  “郁闷昊”计划,节约开支第一周的5个工作日内,全部餐饮、交通、娱乐、购物、保健、运动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以内。借钱消费属违规行为。参与者需要每天写下详细的开支日记,在论坛上公布自己的开销,以便接受监督。

  5个人报名,响应“郁闷昊”的计划。一周后,发起者“郁闷昊”宣布自己的百元周计划失败。尽管他仅可能克制自己的消费,但最终和他的计划目标相比,他仍然超支了199元。而在另外5个实践者中,只有2个人成功地把自己的开支控制在了100元之内。

  这个失败的计划本来只是少数人的游戏,但紧随其后的网友却欲罢不能地把这个活动变成了轰轰烈烈的网上接力。著名的论坛如豆瓣网、西祠胡同、搜狐论坛等都出现了 “百元周计划”的召集帖,其他人则通过博客、QQ空间、开心网这样的网络空间,发动好友、同事加入这个省钱活动。

  游戏正变得越来越有现实色彩。真正能够把开销压缩在“百元周”的游戏者并不多,但这个游戏的一个功效是让更多的人开始计划和控制自己的日常开支。“郁闷昊”自“百元周”后就开始记账了,他说现在餐饮每天控制在30元~50元,他觉得“这是不强迫自己为了过分省钱而省钱的一个合理区间”。

  一个提供网络空间以供网友记录日常开销账目的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网站的注册人数激增。而且,随着经济不景气的气氛日益在白领中流行,网上讨论的最热门话题差不多都和如何省钱有关。五花八门的省钱秘笈也被一一晒了出来。

  提供优惠券下载的“大众点评网”提供的数据显示: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消费电子优惠券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浏览量和下载量呈现全面上升的趋势。上海10月份优惠券浏览量达到714万次,下载量超过90万次,浏览量和下载量比9月份分别增长了11.7%和19.2%。

  奢侈品的消费者

  当年轻人为收入缩水、投资失败、裁员或者沉重的债务而苦恼的时候,缩减消费几乎是他们的第一反应。这使得拉动内需会更为费力。但仍然有人在竭力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准——他们不像传统的中国人那样,将消费视作必需之外的一种奢侈行为。李先生是来自东北的“新上海人”。他和妻子是国际奢侈品牌的拥趸。在中国,这群人的人数有限,但正为消费做出重要的贡献。

  5年前,李先生在上海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他们的家庭月收入超过了2.5万元。今年两人决定结婚时,双方家庭出资,为他们在上海的碧云国际社区购买了住宅。由于是一次付清,他们没有房贷的压力。李先生在股票上的投资也出现了亏损,但相对于双方家庭——尤其是更加富有的女方家庭——对他们的经济支持而言,这些亏损似乎不值一提。

  11月初,这对夫妻去澳大利亚度蜜月,当时人民币对澳元汇率已经一路走到4.7,李太太坚信那里是“环亚太区LV最便宜的地方”。他们选择的路线是“上海-香港-澳大利亚”。只要持澳大利亚的签证就可以免通行证在香港停留7天,而且加上中转的机票跟上海直飞澳大利亚的价钱几乎持平,等于澳大利亚游免费搭售了香港自由行。

  之所以在行程如此紧的情况下,还坚持在香港停留一天,因为在这有限的十几个小时里,李太太在经常光顾的二手店寄卖了自己的两个LV经典款的旧包、同事的一个CHANEL 2.55包,同时购入了一件留意了很久的限量版Marc Jacobs二手大衣。

  “香港的卖出价比内地能够高出一两成。尤其是我自己的二手LV,我曾经专门跑去杭州二手店试过一个月,其中的一只八成新的包包只能卖到原价的对折。而在香港,两只包包合起来幸运的话可以多卖一千七八百。”李太太说,香港二手店的店家普通话说得极好,因为最近来光顾的内地客人翻了三番。

  李太太和丈夫刚到澳大利亚,就收到香港二手店老板的短信,得知自己的一只二手包已经成交,比她心理价位高了300元。乐不可支的李太太立刻在机场免税店买了一条澳大利亚纯羊毛围巾,回到上海时刚好赶上寒潮,让李先生倍感温暖。回到上海的第三天,香港二手店卖家的“真金白银”就打进了账户。

  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天,一个美国老太太取消了之前预订的一款LV限量版手袋,李太太果断买下这款在她看来“很保值”的奢侈品,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李太太的理论是,在金融危机时,为了对抗通货膨胀,人们会选择囤积保值物(价值稳定,可以流通),奢侈品就是适合囤积的东西,关键是买家的眼光。

  李太太的心态,似乎可以说明为何2008年奢侈品市场唯独在中国逆势上扬的奇异现象。受金融海啸影响,全球奢侈品市场陷入低迷,数据显示过去11个月,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骤降35%。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依然保持了22%的强劲增长,奢侈品巨头们纷纷把战略重点投向了中国,想抓住中国这根救命稻草。

  意大利顶级品牌范思哲称,2009年亚洲市场将成为它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功不可没。法国媒体报道称:“看看那些奢侈品在美国的遭遇吧,他们现在正在中国投资。日内瓦手表商在过去两个月里造访过7个国家,试图向世界富人推销其售价为200多万元的泰坦尼克-DNA系列手表,结果没有哪国人比中国人对此更感兴趣。”

  至少现在看来,即使资产缩水的富豪们会调整消费,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依然无限。支撑这一论断的最新数据是截至2008年10月份,中国奢侈品消费达到86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总销售额的29%。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几家奢侈品店的店员均向记者表示,近期销量与往常差不多,经济危机对奢侈品销售打击不大,也没有打折促销。

  但是,如果以为奢侈品消费能够承担拉动中国内需的主要责任,那就错了。对经济学家来说,富有阶层的财富固然能够拉动消费,但财富对消费的拉动效应会随着其集中程度而递减。如今占人口20%左右的富裕阶级掌握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财富。这个数字变成了启动内需的巨大障碍。

  中央政府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去年年底就推出刺激农民消费的措施。农民是中国收入最低的阶层。中国有2亿多户农村家庭,家用电器还远远没有普及。农村的冰箱普及程度大致只相当于城市里1988年时的水平,洗衣机的普及程度则相当于城市里1985年时的水平。从2007年12月开始,财政部、商务部在四川、山东、河南三省进行“家电下乡”试点,政府对购买家电的农村家庭进行补贴。这的确是个巨大的市场:农村家庭家用电器百户拥有量每上升1个百分点,意味着约200万台的市场销量。但如果想让这部分需求变成购买力,还需要更多的资助。-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内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