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张军 姚志德
藉著外地局势望着内地大势
愿学愿做就会上位
本地就越做越贵啖饭越食越细
入大陆才会出位
天大地大一日千里
你不转换阵地谁又请你
前望每条人龙谈判商机
只想我不再罚企
贸易巨大效应服务业又大胜
地大物博定要远征
……
大陆便人气急升
才认定是大将之风胜利我预期
———《香港仔》
原唱歌手:李克勤
出版年份:2006年
香港“资本家”给内地“上课”
广东靠“借”起家,在改革开放中一路领先
上海人羡慕广东,因为它紧靠着一个香港。
新加坡人羡慕香港,因为它紧造着一个广东。
香港和广东,就在这样的羡慕当中,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地走过了30个春秋。从开始的试探、摸索到后来的融合、互惠,两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频繁。
香港,给广东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广东,也为香港提供了最为广袤的“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
有数据说,香港在广东的投资,占到了其在大陆投资总额的50%以上,前前后后共有7万多家工厂从香港迁移到珠三角,而现在,香港的服务业也开始向珠三角挺进。
起初的单向交流慢慢变成了双向。从1997年到2007年,广东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加了2倍有余。不仅如此,截至2007年5月底,广东全省经批准在香港设立和增资的企业共777家,协议投资额35.7亿美元,约占广东境外投资总规模的40%。
合作早已突破了早期原始的“三来一补”、“前店后厂”。在CEPA的框架下,粤港两地的服务业正在相互渗透,香港的高端人才也越来越习惯坐着火车来内地做生意、上班。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粤港两地经济总量已达5000多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为3500亿美元,GDP总和超过瑞士,位列世界第17位,增速雄踞亚洲各经济版块之首。有经济学家甚至惊呼:粤港经济圈已成为亚洲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一个全新的“粤港合作模式”正在这种双向交流中悄然起航。
一人
张细回村办实业
祠堂建厂淘到金
全国农村外企投资第一人当年被人叫“资本家”
午后2时,工厂的大门徐徐打开,工人们鱼贯而入。织发、洗发、梳发、卷发……各道工序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尽管金融海啸的阴云在上空沉沉地笼罩着,张细的海龙美发用品厂(原张氏发具厂)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从最初的祠堂小厂到如今的大厂,背着“全国农村外商投资企业第一家”头衔的张细,29年来生意越做越红火。可以说,他已经将“三来一补”发挥到了极致。
行不行?大家一致反对
故事的开篇要从1978年底讲起。一向沉寂的东莞虎门龙眼村,因一个人的电话而沸腾起来。打电话的正是早年到香港发展的同村人张细,他想回村投资办厂。
行不行?如今很简单的一件事,放到30年前却异常复杂。时任龙眼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张旭森决定试一试,他急忙召集村班子讨论,没想到结果是一致反对,大家都认为风险太大。
也有村民知道后火冒三丈:“在外面有了钱有什么了不起?想回来剥削我们,绝不同意!”
一心想促成此事的张旭森不想放弃,他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写了一份完整的汇报材料,赶到广州交给正在省委党校学习的虎门公社书记黎桂康。
事情这才有了转机,张细如愿地在家乡办起了发具厂。
1979年7月,张氏兄弟与东莞轻工局签下了回乡投资合作的“东轻工[1979]2、3号”文件,它只是比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签约时间稍晚,在现今可考的资料中,张氏发具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农村外商投资企业。
难不难?被人骂是“资本家”
张细起步相当艰难———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打个电话得到莞城邮电局排队,就连个像样的工厂都没有。张细只好把厂址设在张氏祠堂里,最早的工人只有50个,他们大多需要把货拿回家里加工生产。
当地领导开始的“抵触情绪”对张细也是一大考验。据说,有一次他看到龙眼干部们生活清苦,就买回来一只鸡想与他们打打牙祭,结果公社个别领导知道后立刻批评龙眼干部“你们要吃鸡,不能自己到市场上买来吃吗?干嘛要与资本家一同吃”?
好不好?如今成为龙头
尽管如此,张细还是坚持下来了。很快,附近几条村的家庭也加入了生产行列。据说,那时发具厂一个月可以做8000个到10000个练习假发,做完后统一打包运往香港,再销到国外。
仅仅在第二年,张细就掘到了第一桶金。据计算,他当年的投资金额是30万元,第二年的回报就高达200万元。
生意越做越大,张细的工厂不得不一搬再搬:第一次是祠堂,工人是村里人;第二次自己盖厂房,工人由村里人扩大到镇里人;第三次厂房由村里盖,招工范围面向全省;到了第四次换厂房,省外的工人也跑过来了。
如今,张细的工厂平均每月生产发具10万个,月消耗头发15吨,全世界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练习假发,由张细的厂房运往欧美、东南亚等地。
在张细的“示范效应”下,龙眼也变成了追求财富的“梦工场”。据说高峰时,不足3平方公里的一个小村庄,外资企业多达200家,而龙眼也摇身一变为东莞鼎鼎有名的亿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