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故事》之柳传志:联想之梦(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7:16   央视二套

  在这种情况下,“联想”必须突围。但是,在突破口的选择上,柳传志和时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产生了分歧。倪光南的设想是,向“英特尔”等公司把持的高技术领域发起强攻。对此,柳传志却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柳传志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在技术背景、工业基础、资本实力、市场营销等方面还无力改变世界电脑行业的格局。与其在制高点上慷慨赴死,不如利用成本优势,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

  “联想”最终确定了“突围”的战略,这场仗对“联想”生死攸关。谁来指挥呢?柳传志当然是众望所归。这一年他50岁,正是最具人生智慧的年龄。但是,柳传志认为:“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年轻同事进来,把公司领到一个新的高度。”

  1994年,柳传志将原本分散在“老同志”手中的采购、生产、营销的所有权力都交到杨元庆手中。为了能顺利完成新老交替,必须解决利益分配这个根本问题。

  柳传志一面将杨元庆推到了最前线,一面向中科院提出一份“股份制改造”的方案:“联想”资产的55%归国家,45%归员工。柳传志的方案,中科院没有异议,却立即被财政部和国有资产管理局否决了。毕竟在当时,如此大胆明晰的股份制改造还没有先例,谁也不敢担当“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柳传志退而求其次,他提出红利分配方案,百分之六十五归中科院,百分之三十五归员工。这一部分中科院有完全的决定权,方案被顺利通过。

  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方案对于“联想”未来的意义。因为那个时候,联想深陷重围,未来混沌而黯淡,这些数字都是“纸上财富”,大多数员工都把它当作“画饼”。

  只有柳传志精心收藏着这张“画饼”。他让财务部门把每一分红利都积累起来。1997年,“联想”上市,“画饼”变成了“真金白银”,“联想”员工以多年积累的一亿六千万红利,购得了公司国有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五,员工一夜之间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也是在这一年,“联想”微机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17.6%,比位居第二的“IBM”高出了将近六个百分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柳传志总是喜欢把“联想”比作一个大家庭。 然而,当“中国联想”要变成“世界联想”时,柳传志一直以来在企业营造的“家”的概念,受到了来自更为广阔的市场的挑战。

  2004年的“联想”分外引人注意,它不仅要成为“北京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而且要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此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没有一家电脑制造商可以忽视“LENOVO”的存在。

  4月18日,“联想”精心筹备了新财年誓师大会。柳传志走上讲台。员工们惊奇地发现,他的通篇讲话不是描绘“联想”的未来,而是回应一篇名为《公司不是家》的帖子。一个月前,“联想”经历了历史上最大一次裁员,一名员工有感于此,写道:“公司就是公司,公司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能为公司作贡献,绝不是像爸爸妈妈的那种无私奉献的感情。”

  柳传志开始发言,在讲话中他这样说道:“……我们是在一种很困难的情况下打仗,在方方面面和外国企业有相当大差距的情况下做的,但是我们必须去争,去抢,去拼。我们必须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进入新的领域……

  员工们说:“我们把生命最好的时光交给你们了,带好我们,不要走错。”股东们更是不停地在说:“发展。利润。增长。”同行则是要抓住每一个几乎,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在无休止的竞技场上,稍有不慎就会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当我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应该怎么办?只能是:牢记你的目标,牢记你的责任,进取、创新、突破。此外没有别的出路。“

  2004年,在“联想”20周年庆典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说了这样一段后:“联想今天的成就,不仅是400多亿元产值,也不仅是为国家提供了60多亿税收,我想这个不是联想人的主要贡献。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为中国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起了中国科技界观念的彻底改变,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