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撰稿·陈宪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通胀之后,中国经济骤然面临紧缩局面。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这是今年以来CP I同比涨幅连续第七个月回落,创出22个月以来的新低。至此,CPI从今年2月的12年以来同比上涨8.7%的峰值回 落到2.4%,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环比数据则显示,我国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另一方面,国际 国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对宏观经济发生显著影响,物价在持续走低。对中国经济而言,通货膨胀的风险已经被通货紧缩 的风险所替代。
从通胀到通缩,转变如此剧烈,这样有戏剧性,像是小朋友坐的“跷跷板”。这种“跷跷板”式的物价现象,已经成 了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出中国经济诸多的深层次问题。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年通胀与通缩的交替轨迹。在这一轮通货膨胀之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在1998-2002年经 历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03年,GDP增长率达到10%,CPI为 1.2%,宏观经济从通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此后,由于受到巨大的外部冲击,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我国外贸 顺差迅速扩大,外汇储备大规模上升,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以及国内投资热一再升温的影响,通货膨胀在我国再度抬头,2 004年7—8月间,CPI涨幅达到5.3%的高点,此后平缓下滑;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胀再次发力,到200 8年初,CPI又攀上8.7%的高位。
这种“跷跷板”效应,充分暴露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弊病。近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日益呈现强烈的投资和出口拉 动效应,消费拉动作用不断走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部需求在短时间里突然消失,产能过剩问题集中暴露。需求不振导致 产能下降,对货币需求量大大减少,通胀被通缩所取代。
为了应对中国经济的“跷跷板”现象,政府分别采取了两种措施,在“通胀”的时候进行“宏观调控”,在“通缩” 的时候进行“政府刺激”。“通胀”和“通缩”交替,大大增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冲动,而每一次“刺激”和“调控”,又会 强化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为下一轮的通胀或通缩埋下祸根。结果是通胀与通缩的轮替周期越来越短,“刺激”与“调控”的 幅度越来越大。政府干预的本意是调节“跷跷板”的幅度和频率,然而事与愿违,中国经济的“跷跷板”起伏得更快、更厉害 了。这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长远看来,极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那么,中国经济能不能走出这个“跷跷板”?其实,通胀与通缩,都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同变化后的产物。通胀与 通缩的轮替也是世界经济常见的周期现象。当宏观经济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时,二者还容易出现较快的交替。这种现象也并非 反常。宏观经济学一句名言是,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最大规律,就是显示出无规律。当然,这可能是人类认识能力有限所致, 也可能是人类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的边界。纵观历史,“跷跷板”效应并非当下中国所特有,实际上,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都与“跷跷板”效应对经济的打击有关。但从二战以来,西方国家已经在应对周期方面,积累了有效经验,通胀与通缩的周期 大大拉长,程度也大大减轻。这其中最宝贵经验是,必须要有一个蓄水池和减震器,来吸收经济周期震波。这个蓄水池和减震 器,就是内需。二战以来,美国和欧洲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形成了人数众多、购买力强的中产阶层。正是这个 阶层的存在,才使得美欧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摆脱了“跷跷板”效应对经济的控制,实现了长期平稳的经济增长。消 费占这些国家GDP的比例,通常会达到60%以上,有力地调节了投资和出口的不稳定倾向。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在GD P中所占仅38.6%。这也是中国经济总在“跷跷板”上起伏的重要原因。
现实生活中,当通胀与通缩交替较快,居民、厂商和政府,都会作出各自的反应。眼下面对通缩,居民的第一反应往 往是“买涨不买跌”,因为他们预期个人收入增长会减慢,就业压力会增大,因此会更加谨慎地消费。厂商则通常会控制生产 和投资规模,甚至会作出限产的决定,他们把这个时期称为“过冬”,该收回的款子惦着尽快收回,想以充足的现金流和必要 的调整,来应对“冬天”。需要提醒的是,一般而言,通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不利于低收入人群的再分配效应,也就是说, 通货膨胀往往会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就是为什么当通胀发生时,负责任的政府要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基本理由。通 缩时的主要社会问题是失业,现代文明社会同样不能忍受高失业,因此,尽管保增长还有其他政策意图,但其首要的考虑就是 保就业。这是我们当下采取各种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目的。唯有不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经济平稳发展,社 会的安定和谐才是可能做到的。(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