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磐基:江西省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建立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11:55  江南都市报

  上世纪80年代,改革之风拂动人心。一名开会时被县领导点名为不务正业的中年汉子,因为热爱大自然,不但申报 了江西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而且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谁也未曾料到,一名“不务正业”的林业工作者,无意中 乘着改革之风,为江西“再建”了一批宝贵的绿色资源。这名当初“不务正业”的中年人,就是郑磐基。

  申报建立全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1963年,郑磐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婺源县工作,1982年转入婺源县林业局。从那天起,郑磐基每月省吃俭用 挤出80多元钱,托人买了一部照相机,在山水间拍这拍那。“开会时县领导点名说我不务正业,我一下成为全县有名的不务 正业的人。”郑磐基回忆。但这种不务正业,注定了郑磐基大有作为。

  大鄣山灵岩洞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距县城50公里,这里环境幽雅 ,林木葱郁,自然景观特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块宝地,1987年,郑磐基通过精心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后,请来上海 、南昌社科院专家和林业部的领导进行论证,申请建立我省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婺源县灵岩洞森林公园。

  下洞收集资料郑磐基遇险

  建设国家森林公园第一步就是要搞好调查和资料收集。但灵岩洞的调查不同于一般的调查,它不仅有地上部分,还有 大量的地下部分。深入地下调查时,有的洞深达几千米,弯弯曲曲,大洞小洞,洞中套洞,需要带上手电和干粮,并且要极其 小心,在洞内每走过一个地方都要做好标记,不然就会迷失方向,甚至永远走不出洞口。

  有一天,郑磐基来到一个处在一片茶山洼地中间的洞口前,往内一看,深不见底。他用绳子把自己吊下去,下去的同 时还得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这种作业不亚于在井下挖煤,稍有不慎就会使自己置于危险之地。高强度的工作加上紧绷的神经, 一天下来,郑磐基筋疲力尽。傍晚准备出洞时,石壁很滑,郑磐基爬到10米高时,浑身无力,再加上洞里氧气稀薄,根本没 有劲再沿着绳子往上爬,只能任自己悬在半空中,个把小时后,幸亏有老乡帮助,他才好不容易爬出洞口。

  为了建设好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郑磐基精心选取了其中一个较大的洞进行开发。根据洞的形状走势精心设计并在洞 上装上彩灯。接着着手打通100多米的地下石壁隧道。“没有经纬仪,就用罗盘仪代替,没有计算机,就用手稿设计。”郑 磐基说,为了提高罗盘仪测量的精确度,他要来回奔波于洞内测上十几次。就这样,在一年多后,隧道终于开通。

  如今灵岩洞成为婺源独具特色的一大景区,每日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观光。游客们在欣赏到千年的古松、古 枫等名木古树的同时,可走进洞内参观各种钟乳石景观,游览完毕,还可坐着小船沿着人工开凿出来的石壁隧道出洞。

  创建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

  1992年,100多个国家元首参加的世界环保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当时会上就提出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自然 保护小区。这是郑磐基第一次得到“自然保护小区”的概念,对环保一直有兴趣的郑磐基开始关注这一新事物。无独有偶,紧 接着在广州市人大会议上,有106名专家联名提议建立小型自然保护区。“我就琢磨,这个建议其实对婺源的生态保护是非 常有利的。”郑磐基说,婺源县虽然山林众多,可是单座面积偏小。对于这些零散分布的天然林如何保护,一直是他心中一个 难解的结。原来在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有硬性条件,如林面积要达10万亩以上、村庄居民要生态移民,而这些条件南方省份 很难达到,只有小型自然保护区比较适合。

  有了基本思路后,郑磐基随后就将提议本地化,并写成一篇题为《关于婺源建立乡、村自然保护小区的商讨》的论文 上交到婺源县委。在论文中,他提出以村庄周围的后龙山、水口山的天然林为主,采取山林权属不变、面积大小适宜的原则, 通过林业部门规划上报,由县政府审批,当地制订乡规民约,建立相应的县、乡、村、组级自然保护小区。

  郑磐基的论文上交后,马上就得到一名身份为“县委顾问”的好友支持。“我们两个开始下乡镇作调研和宣传,一连 跑了15个乡镇。”郑磐基和好友“几乎要跑断腿”得来的果实,就是选择在秋口镇渔潭村的一片天然林作为示范点,创建了 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为106亩。

  “婺源模式”全国推广

  “面积虽小,但是心里一下就开阔了。”郑磐基说,随后又在该镇建立了10个类似的自然保护小区,并对建立自然 保护小区的做法进行总结,在县农村工作内部刊物上刊登。科学有效的保护模式,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县委、县政府很快在 全县推广,要求各乡镇对宜建自然保护小区的山场进行规划、调查,然后上报政府审批公布。到2004年,婺源县已建立自 然生态型、珍稀动物型、水源涵养型等六类自然保护小区193处,总面积超过60万亩,几乎村村都有了自己的保护小区。

  紧接着,郑磐基迎来了来自湖南、安徽、浙江等地的朋友,“他们都是来向我们江西学习的。”1995年,“自然 保护小区建设”被国家林业部誉为“婺源模式”,并进行推广。同年,郑磐基获得国家科委、农业部和林业部等单位联合授予 的“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世界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颁发的世界发明奖。“维也纳国际联合会主席法拉 格穆萨还写授权书,委托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武衡亲自给我授奖。”郑磐基说起这段荣誉,仍然充满自豪。“婺源建立自然保护 小区的做法,不单在中国是一个很成功的模式,而且对世界各国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典范。”这是联合国专家、德国弗莱堡大 学森林生物统计教授帕尔斯到江西考察时的赞誉。

  找了六年发现世界濒危鸟种

  1993年,我国内陆出口一批画眉到香港,在香港做研究的英国鸟类专家发现,里面有一只鸟与其他画眉毛色不同 ,并对此感到好奇。“后来国家濒危办研究发现,这只鸟是世界濒危鸟种黄喉噪鹛,而且在婺源境内就有。”郑磐基说,在这 之前,世界鸟类保护协会已经认定黄喉噪鹛在地球上“绝种”了。1996年12月,一项由国际资助的调查正式启动,课题 为婺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调查,主要目的就是寻找黄喉噪鹛。专家组在婺源县开展工作期间,郑磐基有幸和专家们一同工作 。专家组走了,郑磐基就一个人跋山涉水,背着相机四处“摄鸟”。

  “前后找了大概6年的时间,找到了。”那是2000年5月14日上午,他和同事洪元华来到秋口鹤溪村采集植物 标本,忽然听到一声不同寻常的鸟叫声,两人很敏感地朝着鸟鸣的方向寻去。一只喉部有着黄色羽毛的小鸟闯入了郑磐基望远 镜的视野中,并且是一晃而过。“那就是我们要找的‘宝物’啊!”郑磐基拿起相机狂拍,可惜的是一连拍完了身上仅有的两 卷胶卷后,发现没有一张照片清晰。当天下午,郑磐基借来最好的相机,邀请电视台一同去拍黄喉噪鹛,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了 黄喉噪鹛的巢。

  2001年4月,德国动物物种与种群保护协会主席罗兰德·沃思博士一行专程赴婺源实地考察黄喉噪鹛,并签订了 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每年无偿提供3000美元的专项保护奖金。同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把婺源黄喉噪鹛自然保护小 区的建设列入“中国珍稀物种保护小型基金”项目,资助5000美元用于黄喉噪鹛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1998年就已退休、现年71岁的郑磐基现在遇到前来婺源考察生态的专家组,仍然会热心当起导游。婺源县的人 们,经常还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山水间跋涉。

  文/记者邱佩君图/郑磐基提供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