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策2009之周边外交:冷暖流交汇中国周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12:16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策2009之周边外交:冷暖流交汇中国周边
  上世纪90年代初,汉城一旅行社职员正回答顾客有关到中国旅游的问题。中韩两国建交后,韩国要求来华旅游观光的人数明显增多。本报资料图

中国策2009之周边外交:冷暖流交汇中国周边
2008年,韩国模特身穿韩服,手捧福娃,为北京奥运会加油。本报记者 张旭/摄

  【述】冷暖流交汇中国周边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理距离如此接近,但要跨越彼此的心理距离,也许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熊争艳发自北京 最近几天,走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街头,人们见面问候时,常常会带出一句“看演出了吗?”

  一首原汁原味的乌尔都语歌曲《美丽的巴基斯坦》把全场气氛带向一个高潮。歌声是从中国驻巴使馆的宴会厅里传出来的。虽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传统歌曲,但听中国歌手演唱还是首次。

  据说,由于演出空间有限,上至内阁议会,下到街头巷尾,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同样是在夜晚,12月18日,位于韩国首都市郊一山市的韩国国际会展中心张灯结彩,中韩歌手星光灿烂,共同出演音乐盛典“同一首歌”,博得了两国观众的满堂喝彩。

  “音乐外交”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缩影。

  对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来说,歌舞升平的画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回想30年前,这种盛况只在局部出现,而今,则是全方位的。

  从黑瞎子岛到日本福冈

  过去12个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可谓频繁而深入。

  时隔10年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虽只有5天,但却出席了55场活动,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局面。人们有理由期待,曾经历冰冻的中日关系将从此春暖常在。

  年中,韩国新总统李明博访华,两国决定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后,同样是两位新当选元首——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都把中国作为其出访的首个目的地。中俄元首胡锦涛和梅德韦杰夫今年内的会晤更多达5次。

  年末,中日韩领导人聚首日本福冈,共商中日韩合作、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这是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首次在东盟“10+3”框架外单独举行的会议。

  “如此高密度、高级别的互访,反映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中国外交重要的战略依托。”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指出。

  不仅互访,在边界划定、军事合作等敏感领域,中国与周边国家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9月,随着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两国国界东段界桩揭幕式,两国最终完全解决了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扫清中俄关系的政治障碍。根据协定,黑瞎子岛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这块174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一直被世界认为“龙象之争”的中国和印度,本月派出各自陆军的精锐部队,在印度贝尔高姆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携手-2008”反恐联合军事演训。这是两个邻国互信增强的极好注脚。

  堪称当今国际社会最大难题之一的朝鲜核问题,今年也在主席国中国的斡旋下曲折前进。六方团长今年两次聚首北京,就核设施验证、提供能源援助等问题取得诸多共识。

  从关系重建到经营周边

  事实上,中国对周边外交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根本谈不上什么周边外交,相反中国是卷入周边军事冲突最多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内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这时,中国的周边外交渐次展开,而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其中的第一步。1989年政治风波后,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当中,西方大国纷纷制裁中国。此时,周边发展中国家又成为中国外交的突破口。

  1989年,时任外交部长钱其琛利用出席日本天皇葬礼的时机,开展了一场成功的“葬礼外交”。断交23年的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东京宣布就关系正常化达成原则意见。次年,两国复交。作为东盟的龙头老大,印尼与中国复交具有示范意义,并推动了中国与整个东盟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放弃以意识形态划界,与周边国家关系恢复正常化,但真正重视周边外交是在冷战结束后,尤其是1989年西方对我们实施制裁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说。

  张蕴岭指出,当时中国把很多精力放在周边上,大环境不好,就要开拓小环境。当时的一项方针就是经营周边,后来到了中共十六大,就把周边关系确立为外交的首要发展目标。

  这一时期,针对涉及周边的几乎每一个热点问题,中国都提出了合作机制或构建了对话平台,推动了很多务实合作项目。

  中印边界问题,建立了预防冲突的机制,以避免矛盾爆炸;南中国海问题,通过《南海行动声明》,各方承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避免了冲突;朝鲜核问题,建立了六方会谈机制,使敌对国家坐到了谈判桌前;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第一次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建立有实际功能的地区组织,对防止分裂势力、恐怖组织破坏稳定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在许多问题上,过去中国都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力图被动地保住稳定的环境;而通过这些努力,使发生严重冲突的风险降低,可控度增强。我们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在主动构建稳定和平与合作的环境。”张蕴岭说。

  和谐的环境不仅给周边带来无限商机,甚至在复杂敏感的边界问题上都有所突破。中国与其14个邻邦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220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已有90%得到划界。在海洋能源问题争端中,中国同包括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一些国家在共同开发矿产能源问题上达成共识。

  郑启荣说:“应该说近年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是处在一个历史最好时期。”

  老问题与新矛盾

  中国周边外交日渐热络的同时,一些老问题还久拖不决,一些新矛盾也不断暴露。

  首先是领土划界问题。目前与中国在陆地边界上存有争端的国家只剩印度。两国自2003年起建立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谈机制,尽管已会晤12次,但进展缓慢。

  “中印边界的争端是两国关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确实影响了两国各方面关系的发展,包括安全关系、战略信任、军事关系,甚至影响到经济贸易合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说。

  历史问题还在经常困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因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带有军国色彩的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降到“冰点”,两国领导人五年没有会晤。尽管后来两国领导人通过“破冰之旅”、“暖春之旅”,使中日关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但日本内部对那段战争的认识态度却没有统一。

  民族情感冲突也成为中国和周边国家间不可回避的问题。今年5月发生四川大地震时,韩国网民的恶意留言传到中国后,中国部分民众的反韩情绪高涨。与此同时,网上出现一些称韩国媒体主张“孙中山有韩国血统”等毫无根据的假新闻,再次刺激了中国人的神经。但更让中国民众震惊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十天,韩国SBS电视台偷拍并播放开幕式彩排细节。中国的互联网上持续多日弥漫着愤怒情绪,网民们在要求“封杀”SBS的同时,很自然地想到了近年来与韩国的一系列“文化之争”,如韩国争抢针灸标准、将端午祭算做韩国文化遗产等。

  如果说领土划界、历史问题、民族情感等问题涉及的不过是中国与他国的双边矛盾,那么朝鲜核问题则牵动着东北亚多个国家。尽管利益攸关的六个国家已谈了五载六轮,但一旦进入核验证和能源补偿这样的实质性问题,谈判就仿佛陷入泥潭,难有进展。

  另外,作为非传统安全威胁,猖獗的恐怖主义也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在“9·11”事件后,一些恐怖分子通过中国与阿富汗、印度接壤地区,向中国境内渗透,“东突”分子在边境和新疆活动频繁,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打击恐怖势力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