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13:12   央视《新闻会客厅》

  李小萌:欢迎回到正在直播的中国信心,要关注消费者的信心,我们要拿数据来说话了,接下来我们要来看一组由非常权威的尼尔森调查公司所调查的关于2009年中国消费者信心的结果。

  【电话采访尼尔森公司中国区执行总监李光明】

  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心态和全球平均表现相比是否有所不同?原因又是什么?

  李光明:我们从2005年开始我们已经跟踪调查全球52个国家他们的消费者在最近的一次,在2008年下半年的一次,我们发现有43家,43个国家跟地区消费者的信心实际上都有下滑的情况,平均来讲我们发现欧美国家下滑得比较厉害,而中国反过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情况,比全球的平均数要高。我们发现实际上中国的消费者对就业前景是比较乐观的,比起来欧美的其它国家,他们虽然有一部分的消费者都会有担心,但是比其它国家还来得要小。举个例子,在中国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他们会担心将来失去就业的机会,但是比起欧美国家,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觉得失去自己的工作会影响很大,所以这样子影响到他们消费的意愿。另外也是看整个宏观经济状况,举个例子,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中国一直都是希望有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大家都是希望达到8%的GDP的增长,但是如果我们看美国、欧洲等等的国家,很多我们都会发现他们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1%或者甚至维持一个负增长的情况。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当中,在中国更愿意消费比其它国家更愿意去消费的。

  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影响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因素有哪些?消费者消费意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光明:我们发现消费者他们都会看到自己的一些,每一个月或者是每一年的开支,做不同的调整。在我们访问当中,我们发现大概有一半的消费者,他们会把自己去旅游或者度假的这些费用减少。另外也有大概40%的消费者,他们会把出去吃饭或者是就餐,出外就餐的费用也会减少,跟其它国家一样。比方说买一些新的衣服或者买一些新的电子用品也会减少,这个是我们发现比较最多的一些控制他们消费的一个地方。在我们的调查当中,实际上他们对一般的,好像我刚才所讲,有几个比较特殊的一些消费的地方会减少以外,其它实际上都保持很稳定的一个水平,比如一些平常的开支,还是需要花费的还是花费,但是反过来他们省下来的钱,我们发现他们更大的意愿是放到银行里面去了。我们发现在金融风暴之前,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他们都说会愿意投资到比如证券或者房产等等不同的投资工具里面去,但是到下半年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会变得更保守一点,现在只有大概30%多愿意去投资,反过来更多在于储蓄方面。

  【演播室访谈】

  李小萌:从刚才调查结果我们看到,相对于其它国家消费者来讲,中国的消费者更加乐观,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满足了生活必须之后钱往哪里去?排在第一位超过一半的是选择储蓄,两位怎么看这样一个结果?

  马光远:刚才讲的这个信心指数应该说符合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情况,应该来讲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讲我们一枝独秀,但是经济实际的情况比别的国家要好一点。前一段时间人行副行长易纲讲到我们有四张资产是不错的,个人的,企业的,银行的,国家的。为什么大家愿意去消费?信息指数仍然这么高?最主要的就是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的储蓄现在有二十多万亿,这一块要是这个潜力激发出来,应该对消费的刺激非常大。国外的情况,主要他们的消费习惯还是一个过度消费、提前消费,所以他们一旦失去工作以后,那个情况就比较不乐观,所以这种情况应该讲符合我们一个基本情况。第二点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我们四万亿的投资,比如说我们对改革的一些推进,比如说对收入的一些提高方面的一些举措等等,对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第二个我们看到一些影响因素来看,影响因素我也感觉,应该说尼尔森这个调查比较符合情况。比如说下半年对投资的减少,说明资本市场本身还没有趋于稳定,大家还是比较保守的心态来看,下一步会不会在这方面有所增加的话,还得看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情况。

  李小萌:相对于其它国家消费者,我们显得比较乐观,但是我们自己跟自己比呢?

  姜汝祥:我们前一段时间正好跟我们很多客户一起看,就是面对今天的经济形势他们怎么看。后来我们研究下来之后,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战略的紧缩和突破。所以我们看到当消费者去储蓄的时候,就意味着大家希望安全一点,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消费信心那么高?这个里面很重要的就是中国的消费者的信心是建立在中国企业的信心上的,也就是说只要中国企业很有竞争力,中国企业,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在谋求突破,包括很多出口型的企业现在在转内销,在国外重构它的产品结构。当企业去突破了,就意味着我们的竞争能力提高,竞争能力提高反过来我们的收入就会提高,我们的产品自然就会提高,所以企业的信心才真正代表了这个社会或者消费者的信心,如果企业的信心建立起来了,企业的员工竞争力上来了,他的收入增高了,自然他就会想我把我的钱花到哪里?所以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大家说有了钱以后做什么呢?我看很多消费者都选择了旅游,我觉得旅游就要非常好的一个投资,现在不完全是消费,也就是人们到外面旅游的时候人们会把心打开,人们会看到原来其实我们讲的过冬其实就像一个困难一样的,人生到处都是困难,有什么关系呢?

  李小萌:除此之外我们也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就是如果你现在要去消费的话,有哪些瓶颈?我们再来看一下调查的结果。我们这是在网上进行的调查,调查的人数是1316人,算是网友的一个调查结果,你认为2009年消费瓶颈是什么?非常明显,收入选这个的达到将近60%,其次才是物价,以及养老、教育和其它,大家选择这一条说明了什么?

  马光远:主要还是对未来就业前景的一个担心,企业未来怎么样?国家经济情况怎么样?我感觉主要是这方面,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教育、养老放在第二位,那么我一直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可能。

  李小萌::第三位就行。

  马光远:对,第三位,我一直认为养老、教育、医疗这方面我们可能做的事情空间可能要更大一点,物价应该来讲我倒觉得前半年应该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以后应该讲,比如说大宗商品价格在下降,这个应该不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我有点对养老、医疗这一块放在第三位有点出乎意料。

  李小萌:可能我们的选项并不是覆盖很全,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结果,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2009年消费市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是关于价格,价格合理排在第一位,45%,然后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制史要更加健全,第三是产品质量,然后是知情权的保障占到7.88%。当三鹿事件之后,对于知情权的关注比例还不是很高,怎么解读这种?

  姜汝祥:我觉得这一点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可以看到当消费者在前面一个来讲,就是说他们在说消费者平均收益的时候,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解读,就是说我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信心的一种表现,他只要找到了出口,他的消费的意愿就出来,从这点来讲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就很重要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觉得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第四点,知情权的保障,事实上我认为知情权的保障其实是整个消费者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因为有知情权之后我们就制约企业,我们就可以让企业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我们就可以让企业的竞争力更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这么低的比例,说明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关心,对知情权来讲,这个实际上是需要我们大家思考的。

  李小萌:除此之外,这个选择结果是不是也告诉我们,这个和现在经济形势关联度很大,比如如果在经济好的时候,可能其它的选项选择的人会多一些?

  马光远:应该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觉得大家能够以这样的关注,比如排在第二位的权益的保障,第三位的产品质量,说明消费者本身,对他作为一个消费市场的主导者的地位已经有所认识。

  李小萌:另外这两组数据是不是也在提示我们,真的想通过消费来刺激经济的话,哪些途径是非常直接和关键的?

  马光远:我们看到收入很关键,国家现在在十大举措里面多次提到这个经济增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消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