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我国急需放行地方债解决财政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11:10  三联生活周刊
专家称我国急需放行地方债解决财政困局
魏加宁(于楚众-摄)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

  经济刺激无疑是2009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国务院提出的两年4万亿元计划,不久就被地方的投资热情放大到18万亿元。但如今最考验这些地方经济刺激方案可行性的问题是,除了中央财政划拨部分,地方政府的其余资金从何而来?地方刺激经济的代价在于财政体系能否提供足够的支持,而颇为严峻的是,2008年全国性财政收入增幅的下滑和各地土地出让的低迷,让地方政府的融资难度剧增。“很多地方财政健全性和可持续性本身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此基础上再扩张开支,财政体系只能是雪上加霜。”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王雍君不无忧虑地表示。

  在此背景下,作为给地方财政的纾困和开源提供解决之道的地方债管理方案,不久前曾由财政部牵头起草,并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对于地方债政策的进展和相关问题,魏加宁接受了本刊专访。

  主笔◎朱文轶

  三联生活周刊:你怎么看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实际效果?根据以往经验,投资项目的资金构成一般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银行各占1/3,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地方政府财政配套可能很难保证。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迅速从6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这几年楼市的火爆让土地财政帮地方解了大围,但现在,房市一低迷,地方财政的一大支柱又没了。

  魏加宁:现在就是这个问题,中央说4万亿元,地方加到了18万亿元。但是钱从哪来?还是没人说得很清楚。尤其是地方这一块,中央可以发国债,地方的钱怎么办?没人说。所以我认为,从时机上说,的确到了考虑地方发债的时候了。如果地方没有发债的手段,几乎很难得到如此巨大的资金,因为它几个主要手段现在都给控制住了。隐性债务这几年一直在查,数量一直在压缩;国债转贷数量很有限;土地财政在房市下行的背景下不光是难以为继了,而且很可能是反方向的,以前是地方财政的巨大来源,现在有些地方为了提振房市,还在往里贴钱。所以地方那么大的投资计划,钱从哪来,的确是个大难题。它直接关系到4万亿元计划的地方配套能否保证,关系到对整个GDP的拉动。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了解到,大概10月下旬,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经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下文?

  魏加宁:财政部的确把这方案报上去了,但是后来还是有些部门存在不同声音。反对主要来自几个领域:一是一些老同志,他们从宏观调控角度出发,认为审批权一定要在中央,地方债会导致地方财权过大,影响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再有就是来自部门利益之间的掣肘。

  地方债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从直观上很容易担心。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就是认为发债一定有人买,所以就有风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要知道,地方政府发债是一回事,投资者买不买是另一回事,买与不买的主动权不在政府。这就完全变了。地方政府过去的几种融资办法,说到底权力都在政府这儿,风险反而更大。

  不过现在地方政府的呼声很强烈,它很紧迫了,我想决策方还是会慎重考虑这件事。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发地方债的方式,要比已有的融资方式风险小吗?

  魏加宁:对。事实上,你不让它发债,地方政府也有大量的隐性债务。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负债问题已经逐渐积累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程度。我们几年前调查时,根据我国当时有关各方提供的数据测算,仅在2000年,全国乡镇一级的政府负债就高达2200多亿元,全国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2001年,在全国2800多个县(市)中,一般预算赤字县共计731个,赤字面达到35.6%,其中尤以中西部最为严重。自那以后,中国各地地方政府的债务不是减少了,而是开始新一轮扩张。直到最近几年有所减少,一是对于隐性债务的查处,另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纷纷找到了“以地生财”的办法,地方财政状况大为改观。不过土地财政本身就是建立在缺乏规范融资渠道基础上的,它是有代价的:依赖土地收入完全将当地政府跟房地产商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我们当时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的难度非常大,地方政府对隐性债务的数字讳莫如深,敏感程度比当年调研金融不良资产要大得多。这些债务,有关部门后来也试图去了解统计,费了很大劲,实际上很难掌握全部的真实情况。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不了解情况,你就很难去控制风险,所以这部分隐性债务的风险是完全不可控的。跟这相比,正规公开的发债就有一个风险控制机制了。

  三联生活周刊:发改委已经明确表示,此次扩大中央政府投资所需资金,将来自于加大规模发行国债。地方可以通过申请国债项目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解决资金困境吗?

  魏加宁:“国债转贷”是地方政府筹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它也有问题。现在国债转贷是个什么概念呢?地方政府要钱的时候很积极,在经济有下滑风险、急需资金的形势下,中央批得也很积极,两边都积极。但这个项目建完以后,它有没有经济效益?有没有社会效益?就没人关心了。中央政府不关心,因为它只负责审批,钱你已经要走了,跟我没关系了。地方政府也不关心,钱要完了,项目也建完了,当年的GDP拉上去了,就完了,项目的未来效益它根本没有继续关注的动力。

  我们考察的时候,专门对一些城市的国债项目做过调查,很多地方都这样,项目建完了就在那放着了,没人管。我们了解,比较极端的情况,在一些财政状况紧张的西部地区,拿到国债项目以后,1/3的钱先填窟窿——它本来就已经有很多窟窿,工资都欠很多,所以拿到钱先干这些事了。另外1/3用来盖楼买车,最后1/3才用在项目上面。我们也顺便问了一下这些项目的后续情况,发改委审批之后,去不去看?后来别人跟我们说,不用说司局长了,处长都没时间看。那凭什么批?根据什么认为资金使用有效益?这次我不主张大规模地发国债,就是因为它的效益问题,另外到地方没人监管,很多事情就很危险。

  三联生活周刊:但现在问题是,时间很紧迫。我们GDP“保八争九”的压力还是很大,这又有赖于各个地方GDP能否实现预定目标。随着各省份都抛出投资清单,明年就到了地方财政买单的时候。我了解,光重庆市,到2010年底3年要实现各级财政性投资2000亿元,投入额几乎等于前5年的财政总收入。会不会还是要回到老路上来?

  魏加宁:我们担心的就是这个,担心要走老路。很多人认为1998年以来国债项目是成功的,他们把1998年GDP上来都归结于此,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很多国债项目效益并不高。

  因此这个时候放行地方债是很有必要了。另外,地方债券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里的“代际不公平”。每一轮扩张财政周期中,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是由地方政府来做的,这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它往往是用上代人或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资金去建设,建设周期往往比较长,建完以后享用它的是下一代人,这样形成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代际不公。如果能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就变成这样一个情况:将来谁享用建设的成果,谁去还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相关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地方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