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叩问中日关系:小心剧场政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15:00   南方新闻网

  受访人:

  ○杨伯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

  ○渡边幸治 日本前驻中国公使、日本前驻俄罗斯大使

  小泉纯一郎下台3年了,日本换了3次首相。每位首相都是在上任当年内访华。中国总理、国家主席也先后访日,两国关系从冰雪消融走向“暖春”季节的“樱花盛开”。

  然而,日本政坛中又充满了变动与不安,这给2009年的中日关系会带来哪些变数?而传统的东海问题又能有什么突破?

  中国问题会被拿去做文章?

  杨伯江介绍,在麻生时代,日本对华的基本姿态呈现出“合作中有竞争”的态势。麻生曾多次强调,中日不能为了友好而友好,不能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的“传统友好时代”。其潜台词是,日本过去为了维护中日友好,在一些问题上做了无条件让步。

  2009年9月,本届众议院议员四年任期将满换届,更有可能的是,首相提前解散众议院进行选举。日本首相是由众议员选举产生,这意味着,日本政局正在孕育着变动。

  杨伯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日本部分政治家利用中日关系做文章,在近年是比较流行的。政治本身变成了“剧场政治”,谁会作秀,谁更帅、更酷,就更容易赢得选票。

  他因此担心,“在2009年这样的政治选举季节,东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都容易被作为增加选票的素材来使用。如果候选人发表对华刺激性言论,而中国民众情绪反弹,就会给中日关系出难题。这可能是2009年中日关系最值得关注警惕的问题。”

  渡边幸治虽然承认日本在国内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状况,但不认为这会对中日关系产生实际的影响。“中日两国过去两年以来通过首脑层次的交往,努力加强友好、信任关系。”“我想特别强调胡锦涛主席访日之际与福田康夫前首相签署联合声明的重要性。

  ”麻生是否会参拜靖国神社?

  首相参拜问题曾长久困扰中日两国关系。

  杨伯江认为,后小泉时代的三任首相,包括今后,恐怕也很难再顽固地参拜靖国神社。

  渡边幸治也持相同观点。他介绍,关于历史问题,日本政府的立场在1995年的村上首相谈话中已经表明,并且是一贯的——对于殖民统治和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这一历史事实,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他还指出,这一谈话也被小泉、安倍、福田历代首相继承,现任的麻生总理大臣也已经表明支持村山谈话的立场。

  杨伯江说,麻生虽然被认为是“鸽巢里飞出的鹰”,是强硬派,但政治家都是务实的。不跟中国合作他就没有利益。而且,经过2006年以来两国领导人的几次互访,还有汶川地震这样一些事件,中国民众对日情绪已经有所缓解。

  渡边幸治还认为,中日两国已经下决心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展开“战略互惠关系”的新局面。因此,历史问题不会成为新的摩擦,两国也必须避免这样事态的发生。

  东海问题能有所突破吗?

  相比历史问题,东海问题是中日两国间更现实,甚至可能引发更长久矛盾的问题。

  杨伯江认为,东海问题在2009年还是很难取得重大突破,因为这其中“牵涉到领海划分、海洋资源分割、两国发展战略,甚至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不太可能在近期得到一个完整的、彻底的解决”。单纯从地缘看,中日之间确实存在着“龙出大海”与“困龙于浅滩”的战略碰撞。

  渡边幸治的看法相对乐观,“中日两国在首脑会谈上对于‘共同努力,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已达成共识。两国政府以不损害中日双方的法律立场为前提,正在继续展开谈判。”他因此希望在2009年的早期阶段,两国能本着“战略互惠”的精神,解决东海问题。

  杨伯江特别指出,不应当把中日关系的具体问题与领导人互访纠缠在一起。不管具体问题解决得如何,高层往来都应该坚持。2008年5月胡主席访日时的处理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去的是代表中国的国家元首,而不是负责某一方面工作的部门领导。重要的国事访问怎么能与一些具体的分歧、摩擦、矛盾混在一起呢?之前双方成功地将这些问题脱钩,在2009年也应当如此。”

  渡边幸治还表示,从目前中日首脑之间的信任关系以及两国国民对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来看,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发生冲突的事态不会发生,也绝不应该发生。

  两国的民族情绪还会冲撞吗?

  杨伯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有一种危险不能排除,那就是日方政治家利用对华民族主义情绪发表刺激性言论,引发中国民众情绪反弹,造成两国关系波动。”与2005年时相比,中国民众对日情绪有了很大改善,现在的问题是日本民众的对华“亲近感”比过去更低。

  杨伯江分析,中国高速发展对日本的震撼是全方位的,包括在文化和战略心态上的。日本国内社会气氛比较抑郁,容易被政治所利用,即通过对外示强来赢得选民的掌声,那么对外示强的矛头所向之处,中国首当其冲。

  渡边幸治承认日本经济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坚持认为,“没有看到日本国民因此而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发泄不满情绪的征兆。”“据我所知,主张这样言论的政治家或言论家也不存在,今后也不会出现。”他相信,日本国民在这点上是理性而成熟的

  杨伯江提到一个细节,“在中国的新闻节目中,领导人接见日本外宾的画面似乎比改革开放初期少了。领导人从全球视野、大战略角度考虑问题,与美国、欧洲、俄罗斯以及世界其他部分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样,日本对华就出现了心理落差。”

  渡边幸治特别强调,日本大多数国民都希望中日之间战略互惠关系能够取得健全的发展。他也希望不会出现因为日本经济困难而把注意力转移给中日关系的情况。(南方周末记者 张哲 特约撰稿 加藤嘉一 来源:南方周末)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中国外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