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龙江绥芬河医改背后:医生被下达创收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14:2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绥芬河“成功医改”背后悬疑

  成立90天的清大公司,便以超凡的气势正式吞下绥芬河市成规模的三家大型公立医院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立三 | 黑龙江绥芬河、牡丹江报道

  这项被官方称之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工作被民间言语一语捅破---“卖掉医院”。

  “改制”两年,绥芬河医疗体制改革还在“宿迁模式”的幻影中摸索。曾公开质疑此事的原市委宣传部干部侯敬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绥芬河几乎把所有公立医院都白白送给一个人,医疗垄断,是伪市场化,老百姓不会拣到好果子。”

  2008年10月新医改方案面世,明确公立医院改革在方向上必须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这让一直高调宣传医改“成功经验”的绥芬河官员变得格外谨慎。

  “不能说成功和失败,我们还在探索。”绥芬河市副市长徐宽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我不宰别人,就有人宰我

  “我让儿媳妇去绥阳(镇医院)生小孩,肯定不能在这(绥芬河市)生。这什么都贵,生个孩子得三四千。”方维莲告诉《望东方周刊》。

  2008年6月10日早晨,方维莲的右腿意外骨折,她被送入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先是花了40元拍了骨片,然后被要求花405元做核磁检查。她禁不住问医生,得多少钱能治下来,医生答复说:要住院手术,一万三四千能下来,先交一万押金吧。

  作为打工者,一万元真的不是小数目,她犹豫再三,花200元打车去了牡丹江的一家大型医院,没有手术,保守治疗七天后出院,花费3000多元。

  “绥芬河看病咋这么贵?”方维莲惊呼。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望东方周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考核任务,而且任务是逐渐增加的,完不成老板要扣工资,每天在单位都要算计算计今天开多少方子才能拿回工资。”

  该医院另一位骨科医生也证实了这种说法,“我们科室是每个月45万元的任务,每个人身上就四万多,只能开好药,开贵药,重复用药。”

  他无奈至极,说了一句略显江湖的话:“我不宰别人,就有人宰我。”

  在老医生孙涛(化名)看来,在利益面前,良心和医德都脆弱得不堪一击。孙涛觉得,医院改制两年,并没有政府大张旗鼓宣传的那么美好,药品的暴利依然难以控制,“消炎药炎琥宁两块六进来的,卖23块钱,多大利润啊!”

  他甚至悲观地认为:“卖掉以后,形势不是越来越好,是越来越糟糕。强行改制,背后的事很难说。”

  “卖掉”的冲动

  早在2003年绥芬河市就组织相关人员到江苏、吉林等地“取经”,“宿迁模式”被一些领导大加赞赏。

  2005年,绥芬河市西城区医疗中心推进小组成立,绥芬河市医疗中心项目开始对外招商。这个类型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项目,计划投资9000万元在西城区建造一所设计病床500张、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为六万平方米的三级乙等医院---绥芬河市医疗中心。项目前景被描述为:医疗行业是国家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市场风险小,有较好的投资前景和相对稳定的高额收益。

  2006年3月,绥芬河市政府多次接触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参股的深圳市清大精英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波,希望依托清华大学医学院,引进名校优势理念、资源、人才和技术,对绥芬河医疗体制进行改革。

  绥芬河市发改委文件显示:绥芬河医改依据卫生部2000年《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医疗体制改革指导意见》,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医疗资源,使之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2006年4月22日,绥芬河市政府与王欣波任董事长的黑龙江清大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清大公司收购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负责兴建一所医疗中心,此项目后追加投资至一期1.3亿元,二期1.5亿元。

  2006年9月17日,双方签订三家医院改制合同书,对所属的三家医院整体式改制,清大公司一次性收购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100%股权和资产,并负责在西城区建设一所医疗中心。改制后的三家医院被定性为自收自支的非营利性民营医院。

  双方约定,被清大公司收购的三家医院依然承担政府公共医疗的职能,政府保证按照2005年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额度79.5万元的基数进行补贴;对低保和“三无”病人的救治,按照实际发生情况作出经费计划,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对于改制后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市政府给予相应投入、资金补助和政策优惠。清大公司引进的中外医疗专家,市政府按照绥芬河市引进人才政策给予经济补贴。

  同时,绥芬河市卫生局将严格控制个体医疗机构的审批,实行总量控制,不再新审批或扩建50张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和门诊机构。

  2006年9月18日,三家医院也被清大公司正式接管。

  “政府为什么要卖掉我们?我们不是他们的包袱,财政每年就给(中医院)18万元,什么都不管。”原中医院医生张华(化名)告诉本刊记者,中医院原来什么都没有,慢慢经营之后增添了彩超、胃镜、B超和热疗仪器等大型设备,改制之前还曾集资251万元购买过一台CT机。

  曾任中医院院长的刘景林也向本刊记者证实,中医院当时的经营状况很好。

  质疑者认为,远不说宿迁和新乡,2004年山东省菏泽市卖掉的五家医院一年后被政府回购,这样的教训足以让绥芬河借鉴。2005年5月卫生部强调“市场化非改革方向”,而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有“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报告。

  这些,并没能缓释卖掉的冲动。

  成立90天的公司

  “我们没有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就是形式也没走。清大公司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完全不知道。就只看到王总一个人进进出出的,也没见到过其他人。”医院的一位员工告诉《望东方周刊》。

  “改制”之前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所谓考察,根本解答不了人们心中的疑虑,曾经参与考察的一位医生告诉本刊记者,“到深圳去考察,哪个是清大公司?没看到营业执照,连张办公桌都没看到。参观研究院,那是人家的研究院;去北京参观清华大学,那是人家的大学。没有一个是来收购医院这个人的。”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湘岩告诉本刊记者:“黑龙江清大投资有限公司隶属深圳清华研究院,总部在深圳。”董事长王欣波回应本刊记者说,黑龙江清大公司是挂靠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公司,股东是他们五六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本刊记者致电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院办公室澄清:“黑龙江清大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研究院没有任何关系。”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研究院的确参股组建过深圳清大精英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王欣波任董事长,办公室设在研究院内。但公司运作得很不好,连续三年亏损,维持不下去了,2007年初研究院清理注销了这家公司。

  据悉,2005年5月王欣波任董事长的深圳清大精英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曾与河南省焦作市政府签署医疗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该公司计划收购焦作市的部分医院,在3~5年内投资18亿元人民币,在焦作投资设立清大医疗中心、清大国际医疗教育科研中心和清大国际医疗产业化中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医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