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外声音】临近春节,四川绵阳打工仔胡伟所在的长征镇相关部门,正着手走访慰问一批外来务工人员。胡伟说,“逢年过节,政府部门总不忘给我们送温暖,令我们感动。”“希望政府部门能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让特殊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上海和上海人民的关心、关爱。”
【代表委员关注】
金融风暴给城市各个群体的生活都带来了影响,外来务工人员更是难免受影响。庄子群委员说道,其实,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分三类。一类是来沪多年,白手起家的创业成功者。但受“海归是人才,草根不是人才”的思维影响,经济危机中他们往往无法充分享受各种政策优惠。第二类是来沪数年的“新上海人”。因为根基不深,经济危机中一旦面临失业,供房、子女教育等就会受到影响。第三类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底层人员,他们是经济“寒潮”中受影响最大、最严重的。上海应探索创新帮扶政策,让这些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也能得到一定帮助。
丁金宏委员还建议,在长期居住上海、为上海做出过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遇到特别困难时,本市的帮困救助体系也应照顾到他们。代表委员们建议,应进一步创新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社会救援制度,包括紧急救济、贫困救助、法律援助等制度。在社会救援中,除建立健全制度外,还要充分发挥慈善公益机构的作用,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更多温暖。
关心务工者,也要关心下一代
【场外声音】来自江苏盐城的郑春雷在上海工作已12年,但儿子始终没有到上海来读书。“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见得比老家的好,公办学校对外来娃入学又有一定比例要求。”郑春雷说,希望政府部门在关心他们眼前问题的时候,也能关心一下他们的“长远”问题。
【代表委员关注】
代表委员们谈到,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城市温暖,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眼前问题,也要关心他们的长远问题。刘庆元委员说,去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他们》,一篇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文章获得满分。结尾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表达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也寄托着外来娃和上海囡享受同等待遇的期望。刘庆元委员提出,尽管目前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已达到60%,但这一比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让更多外来娃和上海囡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
周秀芬委员也认为,对外来务工人员光有“善待”还不够。“能否将闲散来沪青少年纳入上海青少年社工服务范围之内?能否进一步打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通道等,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外,更要靠制度建设,这样才能突破现有瓶颈。”
农民工代表洪刚还提到,尽管外来务工人员综合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但保障水平还较低。希望政府、企业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提高综合保险的保障水平,让他们生活、工作更无忧。(本报记者 陆一波 孟知行 洪梅芬 白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