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重建北川带来美好祝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18:05   CCTV对话

  主持人:

  甚至是很长时间难以来愈合的。那今天呢,我们在这里见证了来自北川的这些朋友,他们的悲欢离合。其实现场还有一位对这一切特别有感触的人,他是《人民日报》的记者赵亚辉。

  赵亚辉(《人民日报社》记者):

  我们做一个“希望北川”的公益活动,给北川中学送一些过冬物资,还有钱,还有一些书。当时我送给了学生一张照片,这是北川县城地震之前的,美丽的照片。当时我把这张照片送给他们的意思,是希望给重建北川带来一个美好的祝愿。

  但当时现场,我拿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问同学们,我就大声地问他们,我说“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整齐划一的回答“认识”。我又问他们“这是哪里?”他们都大声地说“北川”,声音比第一次还要大。我又问他们“北川美不美?”,震耳欲聋的声音全场,两千多同学震耳欲聋的声音说“美”。有一个志愿者叫张宾鹏,他告诉我,在现场看到这一刻他哭了,我下面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我说“那么我们有没有信心能够重现这种美丽?”他们就回答了一个字,还是震耳欲聋,“有”,有信心。

  我想这也是张建均夫妇,包括小凌峰他们父子的共同的想法。虽然现在没有钱,过年过得很简单,但是他们的生活在将来,不是现在。

  张建均:

  我们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希望北川的人民都能抹掉这个阴影,忘却旧时,要重新面对现实,对以后的生活要更有信心。我希望北川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更比一年好。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008 1郴州雪灾

  2008 5“5·12”地震

  2008 8 北京奥运

  2008 7“神七”上天

  2008 10全球金融危机

  悲喜2008,每一件大事后面都有一颗颗中国“心”的真情演绎。

  邓亚萍:

  如果没有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努力,就不可能有“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赵亚辉(《人民日报社》记者):

  他们的生活在将来,不是现在。

  张华荣(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渡过目前难关,靠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信心。

  陈铎:

  这信心比黄金还贵重。

  陈铎:

  灾后的第一个春节就要来临了,我们的心也从2008年的悲欢离合当中移步到2009年。我们真诚地祝福,临时搭建的帐篷和活动板房里一颗颗期盼幸福和团圆的心灵能够尽快有归属。

  当我们期盼这样的新局面出现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一些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人们,并不会因为农历新年的到来就可以摆脱开始于2008年的危机。我们真情关注着人们如何咬紧牙关,使尽浑身的气力,等待蝉蜕之后化蝶为蛹的转机。

  我们愿意感受他们在阵阵寒风当中的,内心的暖意。那么,这暖意是什么呢?

  主持人:

  我想在经济的寒冬当中,所有的人都在寻找暖意,我们的寻找聚焦在了东莞。大家知道,东莞并不仅仅是制造业的基地,其实在这儿我们看到,无论是电子,无论是高科技,很多方面呢东莞也都有自己的发展强项。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是东莞的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让我们掌声有请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荣,有请。

  张华荣:

  你好。

  主持人:

  你好,来请坐。其实我们知道东莞有非常多的企业,在这么多的企业当中,我们把您请到节目现场,您能不能心里来猜测一下,出于什么原因我们把您请来了?

  张华荣(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这个企业在东莞有典型的代表性。

  主持人:

  什么典型代表性?

  张华荣:

  第一个是劳动力密集型;第二个是外向型,我们都是出口的占我们95%;第三个是传统产业。面临着现在的话,世界金融危机很多报道对我们东莞都报道不少,我想叫我来的话,可能是有关于这方面问题吧。

  主持人:

  是,我想您在第一线,应该对这个冷暖是感受最深切的。

  张华荣:

  应该是。

  主持人:

  很多人都讲,当实体经济都开始受到影响的时候,这种危机的影响和威慑力也就越来越大。实际上在很多企业,都是在这个寒冬来临的时候,是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的,是不随便花钱的。但是呢,我在你们的采访资料当中看到,今年的10月18号,你们举办了一次厂庆,而且是特别盛大的庆祝活动。

  张华荣:

  9月份的时候,我在电梯里面,两位员工就问我:“张总,他说我们今年办不办厂庆了?”我说在考虑之中。他说很多的工厂都已经,有些工厂都裁员了,我们肯定也不办厂庆,这句话让我听了以后有些压力。刚好我回到办公室,我们总裁办正在讨论今年办厂庆的事情,那我们总裁办那个陈丹当时讲,“张总,今年厂庆能不能不办了?省一点吧!”。但是,我觉得现在我们的企业最需要的信心。我决定,我说不仅今年要办,而且要办得更好,让我们这个厂庆的话,也跟我们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样的,进行那个四地直播。那四地直播以后的话,效果非常好。但是呢,在会上我也讲了一下,跟我们的干部、员工,以及我们的供应商,还有客户呢,还分析了一下,这次金融危机以及未来的一些困境。当我走到每一个会场的时候,我们的员工、干部都很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

  这种掌声和平时的掌声有什么不一样?

  张华荣:

  这个掌声的话呢,跟往年呢一样。就是不一样的是我的内心不一样。如果是往年,我会觉得很高兴、很自豪。因为几万人鼓掌,我也像找到了自己企业家的那种感觉。但是呢,今年不一样,今年这种场面,明年到底怎么样,我在思索当中。

  在很多干部的会上,我就跟我们的干部讲,我们的员工的一份掌声、一张笑脸也是一份期待,也是一份压力。所以说呢 我跟我们干部讲,2009年我们并不乐观,我们一定要抱团过冬。我说2009年,我们宁可吃稀饭,不像以前一样,都要把企业(危机)顶过去,危机后面就是机遇。

  通过这一次的厂庆,增加了客人对我们的信任,增加了供应商对我们的信任。更重要的凝聚了我们企业干部员工的信心。

  主持人:

  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倒是可以在现场来印证一下。您刚才说,今天除了您一个人之外,还有自己的手下和员工也来到现场。

  张华荣:

  有。

  主持人:

  坐在什么地方?

  员工:

  这一次的厂庆之前,当然我并不知道总裁之前有过那样的压力。但是在我们厂庆召开前一天,我们有挂横幅,放花灯,还有那些空飘的,就开始有附近的工业区里面的员工,别的工厂的员工就开始说,华坚是不是太有钱了,还是说他们老板是一时脑壳发热了,搞这么大规模的厂庆。那一次也是在那次厂庆上,包括我们老员工讲的,再冷的冬天我们靠在一起,我们就有温暖。

  员工:

  我是在1996年跟随张总到的东莞。那个时候呢,东莞是一片生机勃勃景象。但是呢,1997年的时候,华坚经历了一场极其艰难的过程。

  主持人:

  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吗?当时。

  员工:

  也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个时候三个月发不出工资。食堂的采购呢?早上在宿舍里对我讲,胖子,我们赊了人家几个月的米钱、油钱和菜钱,现在人家不赊帐给我们了,你叫我怎么办呢?张总又不准把伙食标准降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照常保证伙食进行。

  主持人:

  靠什么呢?怎么做到的?

  员工:

  我认为靠的是,企业的这种一股士气。

  主持人:

  您的那个信心从到1997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动摇过?

  张华荣:

  说心里话,这个信心有外部跟内部,还有自身的一个因素。

  从外部来讲的话呢,讲老实话,我们是传统产业,这个做的实际上是美国市场。但是经济危机来讲的话呢,

  对我们传统产业来讲的话呢,虽然有困境是短暂的。我说美国市场,原来呢他买六双鞋,最少也买四双。原来的话是80美金,他60美金还要买,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呢,而且我们政府也给了我们,不管各种政策,贴息贷款,特别在这种种的因素,给了我们企业家的自身的这种很多信心。

  主持人:

  其实这一刻,我想很多的企业都会希望政府能够伸出援手,和自己一块共同来度过这个冬天。今天我们在现场,还有一位来自东莞的企业家,他叫蔡来居。我们来听听他的一番切身的感受,来。

  蔡来居(日普工艺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

  经过今年,就是2008年的所谓经济衰退,我也是大概到9月才有感觉。我的感觉是从政府的关心感觉到,因为我是从台湾回来投资的,我们在其他的国家还有地区都有投资过。那同样碰到以前,碰到这种状况的时候,在其他的国家跟地区,没有像我们在国内的政府这么的重视,顶多是在国家的政策上做一些优惠,没有像我们东莞市政府或者寮波镇政府,经常到我们厂,不同阶层的干部来关心。

  (过去)我心里对国内银行的印象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准备说,以后就尽量不跟国内的银行打交道。坦白讲,我是很埋怨地向我们领导报告说,在国内向银行借钱比赚钱还难。

  主持人:

  借钱比赚钱还难?

  蔡来居:

  后来其实可能我误会了,因为后来我们领导知道这个情况,他也跟我说明,说那是因为几年前,就两三年前吧,国内的经济太热了,太热了以后我们的货币要控制,怕有的炒热,把融资的钱不是真正去办企业。你可能是拿去买股票、炒房地产。所以政府有这个管控的原因。

  那现在呢,就是说好像是天气热的时候需要一点冷水泼一下,不会过热。现在因为天气比较冷,那政策他们有调整,就是说天气冷的时候需要给你温暖。所以你这个重新再去申请,向银行再去谈看看,应该现在的政策不一样。

  主持人:

  那你现在感受到这种温暖了吗?

  蔡来居:

  现在因为有我们政府来做桥梁,然后就是银行也可能知道我们这个事情了。我坦白地讲,现在跟我碰到的是

  ,对我们的那一种服务的态度跟以前有天壤之别。

  主持人:

  所以可能银行跟企业这一刻也是抱在一起,共同取暖,一同来过冬。

  今天我们在现场特别邀请了李红谷先生,他是来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我知道您也是刚刚以东莞为样本扫描了这些东莞的企业,也关注了他们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他们如何御寒、如何过冬。所以想特别听一听您的感受。

  李鸿谷(《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金融危机对东莞一定有影响,它这种影响到底有多长时间,会多深刻呢?我们可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观察。但是我自己到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媒体对这个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影响有夸大的嫌疑。

  那么一般而言的话,一个企业的生生死死,一个地区企业生生死死是正常现象。如果我们来研究东莞,我觉得东莞,它让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有信心的地方是什么呢,不仅是这个地方,它有足够好的物流,物流条件、资金条件、技术设备条件,不仅是这样东西。它这些东西形成一个特别有力量的,用一个词叫城市生态,这个生态是特别有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更关键的这个地方,它构成了一个政府的一个作为模式,叫积极的不干预。那么积极的不干预是什么呢,做好了所有的规则,然后企业本身就获得它的生存的空间。那么但是回到我们这一次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我们这个积极的不干预是不是有所面临改变的可能性,

  这个才是问题的核心。为什么呢?也就是说一场危机到来是什么呢?最多的,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最大的困境是什么?是恐慌,恐慌容易传染,而信心很难建立。政府在这个时候能不能建立,帮助企业建立信心,能够把积极的不干预变成积极的干预,这个很重要。

  政府提供了贷款和提供了资金的帮助永远是有限的。政府提供这一些东西,它释放的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信心的重建,这一个比资金要重要的多,这个是更为关键的东西。

  主持人:

  我不知道您,在一个新的大背景之下,会给自己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张华荣:

  讲实在,我的钱全部买了机器,建了厂房,没有什么更多的钱选择其他的,别无选择,我只有大路一直往前走。

  刚才讲到东莞,我是在东莞发财的,东莞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对东莞来说,几句话吧,“实在、实在、 实实在在”,“恭喜发财、发财、发财、 一起发财”。

  陈铎:

  张总说了,危机过去就是机遇,再冷的冬天,只要我们靠在一起就会感到温暖,我明白了。企业家内心的暖意不是利税,不是出口额,而是信心,“ 坚定的信心”。

  不少中国人都知道一句古老的励志格言,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两千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能够在心底一次次地想起,一遍遍地念颂呢?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和民族,正是靠着一次次苦难的磨砺砺炼了我们的心志,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当地震来袭,当危机来临,正是这信心鼓舞着我们义无反顾勇往前行。

  温总理说,“这信心比黄金还贵重”。

  主持人:

  让我们在这暖暖的春意中,让我们在满满的信心中,再一次请上我们今天的各位嘉宾。

  我想今天这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一次特别难忘的团聚。来,大家一块再到我们的台上来。来有请。

  邓亚萍:

  今天带来了两个东西,一个呢是我签名的球拍,我想把它送给我们这个小凌峰。我希望你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你的这种爱,也希望你能够长大,来报效祖国。

  小凌峰:

  谢谢。

  主持人:

  谢谢,谢谢。希望带着这个球拍,也带上我们所有人对你的祝福,一起开始未来新的生活。还有呢?

  邓亚萍:

  因为刚才也看到了,我们是地震以后的第一对新婚的夫妇,我们希望用这个传统的中国结,祝福我们这一对震后的一对新人,让他们百年好合。

  张建均:

  谢谢。

  主持人:

  千言万语融成了两个字就是“谢谢”。其实今天特别像一个大家庭的聚会,我们在聚会当中,无论是泪水也好,无论是欢笑也好,传递的永远是两个字“力量”,而且让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所有人的一份信心。这特别像是风雨过后的那道彩虹,格外的美丽,也格外的动人,让我们珍藏这份美丽,拥有这份信心。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