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市高级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尽量不监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01:55  京华时报
北京市高级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尽量不监禁
池强在作高院报告。本报记者张斌摄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郭爱娣

  昨天,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报告中提到,对于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较轻的犯罪,将减少监禁刑,让罪犯在社区接受矫治。

  法官人均结案169.1件

  【报告原文】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93917件,审结384956件,同比分别上升6.3%和4.3%。其中全年依法审结的民事案件261067件,同比上升6.9%,占各类案件总数的67.8%。

  【权威解读】池强说,去年是奥运年,刑事态势非常好,所以法院的刑事案件也相对平稳。去年全市法官人均结案169.1件,比2007年的数字又有所增加,加班已经是法院工作的常态。

  经济案件受法院关注

  【报告原文】去年审结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868件,审结借款、保险、证券、期货、票据等案件24888件,审结企业改制、股权转让案件11758件,受理企业破产案件84件,同比上升82.6%。

  【权威解读】今年全市法院要依法妥善审理金融、房地产、破产清算等案件,保障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案件,也都将依法得到妥善审理。

  未成年人犯罪尽量不监禁

  【报告原文】对于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较轻的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减少监禁刑,让罪犯在社区接受矫治,防止将其推向社会对立面。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尽量适用非监禁刑。

  【权威解读】池强说,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是报告中的一个亮点。去年,全市法院在立案前化解纠纷10151件。在行政案件中,通过协调等方式,允许原告自愿撤诉,使得48.1%的行政争议得到化解,市民与行政机关之间加深了理解和信任。

  ■对话

  法官裁量权将用判例规范

  昨天,记者在市高院院长池强报告完法院工作后,对其进行了采访。

  建“案例比对系统”保公正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您怎么看?

  池强:本市法院正在着力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利用电脑网络平台,开发了“案例比对系统”。通过该系统,法官可以将正在审理的案件与以往5年内全市法院办理的同类案件进行比对,参考同类案件的处理结果,防止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保障当事人打一个公正的官司。

  万件执行积案6月底清完

  记者:代表建议对疑难案件“限期执行”,现在有什么计划?

  池强:全市各级法院已经将10381件执行积案列入目标,在今年6月底前限期执行完毕,涉及标的总额达187亿元。纳入目标的10381件执行积案中,包括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及其他各类非法干预未执行的案件等。

  各级法院立案标准将统一

  记者:报告中首次提到让市民打一个受尊重的官司,打一个明明白白的官司,怎么理解?

  池强:针对目前部分类型的民事案件在各级法院受理标准不统一,存在的“同案不同立”情况,市高级法院今年将对各类民事案件分类梳理,分别确定各类案件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的起诉条件和受理条件,尽量防止“同案不同立”现象的发生。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北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