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日志中国:国库券初发行买得越多越爱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1日09:26  新京报
新京报日志中国:国库券初发行买得越多越爱国
  1988年4月21日,广州市交通银行设置的国库券转让点前,人们在观看国库券转让信息。当月,全国7个城市试点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新华社资料图片

新京报日志中国:国库券初发行买得越多越爱国
  1984年,辽宁省锦西县刀具加工专业户王书田(右一),把原拟盖新房用的10000元积蓄,一次认购了国库券。当年,购买国库券被认为是爱国的表现。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3年初,江西某铜矿员工王嘉锡整理自己去年的收入情况时,发现抽屉里的国库券已经有了100多元。

  这些国库券,都是单位当作工资“摊派”发下来的。当时,他的月工资为43.5元。

  1981年1月,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确定从1981年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

  中国在中断21年后,重新恢复发行国债,并首次冠以“国库券”之名。当年,中国共发行48亿元的国库券。

  此后几年,王嘉锡几乎每年都能收到100元左右的“国库券工资”。但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国库券在到期之前无法兑现。

  1988年底,因为家里有急事,他将国库券以每百元兑换70元的价格,卖给了上门收购的小贩。

  1980.连续两年赤字

  “中央恼火了”

  1981年突然发行国债,“向老百姓借钱搞建设”,与当时的中央财政巨额赤字有关。

  “文革”刚止,百业待兴。1978年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提出从1978年到1985年,要建设120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十大油气田等高指标。按这个规划来计算,这8年的基建投资规模相当于新中国前28年的总和。

  巨大的投资规模令国民经济难以承受重负。最明显的标志是,1979年、1980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1979年赤字达170多亿元,1980年赤字达121亿元。

  而与此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增反降。1980年8月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时任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报告说,由于减免农村税收,增加部分职工的工资和实行奖励制度,还增加了国防战备费支出以及对恢复名誉的干部和职工补发工资等,对财政收入进行了冲减,唯一之途只有向银行的透支,结果又造成银行多发46亿元钞票,引发物价上涨,老百姓意见很大。

  靠银行多发票子搞建设明显是饮鸩止渴,要治疗“投资饥渴症”,财政部就得想方法开辟财源。

  时任财政部国债司司长的张加伦回忆,以前国家财政的基本原则是“收支平衡,不打赤字”,而1979、1980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赤字,“中央也恼火了,研究怎么办”。

  这时候,财政部就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公债的事儿了。

  1981.发行国库券

  “买得多,思想好”

  王嘉锡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好些年,每个月发工资之前,单位的通告栏中都会通知,告知当月单位发行国库券的总量、每个职工会发到的国库券数量,通常是职位越高、收入越高的职工,被分配到的国库券就越多。

  另外,通知里还会号召员工自行认购国库券,“认购得越多,当然就觉得你思想越先进、越爱国”。

  1981年,中国首次发行国库券,总金额40亿元,10年还本付息,年息4厘,自发行第6年起分5年作5次偿还本金。当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

  这是中国的国债第一次使用“国库券”的名字。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国债,曾先后用过“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经济建设公债”。

  张加伦回忆,当时有同事查了国外资料后,财政部开办公会议决定,参考美国的叫法,把国债的名称确定为“国库券”。

  当时,就国库券的偿还时间还引发了讨论:“有人说,偿还得太快不行啊,这几年经济缓不过来呀;10年吧,又怕太长,所以最后决定,从第六年还本付息,每年还五分之一,抽签。”

  张加伦回忆,1981年的国库券发行手段,主要是借鉴了建国初期各类公债的经验,长偿债期、行政推销制、不允许流通。

  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推销对象有所变化。1954年的公债发行,面向城乡居民。而在1981年的时候,则主要是面向单位。张加伦解释说,当时各省反映,都说老百姓很穷,老百姓不容易买,所以定成单位买。

  可是没想到,到发行的时候,地方又反映,有的老百姓也要买。

  这让财政部措手不及,因为原先设想是针对单位,券面都设计成大额的,如1张10万元的,没有小额的。于是财政部赶紧让人民银行设计加印小面额的。结果,1981年国债计划发行40亿,实际完成48亿,其中有一千多万是老百姓买的。

  第二年再发国债的时候,财政部就开始针对单位和个人分着卖了,也有了1元、10元、100元等多种面额。

  1982.认购“变”摊派

  “越卖越难”

  但让张加伦和同事始料未及的是,国库券的“热销”,仅仅在第一年出现。从1982年开始,“越卖越难”。

  王嘉锡称,虽然单位有号召,不过那时候,普通职工认购得不是很多,“工资低,本身都没什么钱。”

  当时财政部在国债推销的时候,对下面都讲要“自愿量力,不要强行摊派”。但由于各单位都分配有任务,推销在实际操作中却变了味儿。

  10年的偿付期,也让一些购买者产生抱怨。张加伦就听到有人反映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活着时拿到本息”。

  基于此,1985年发行的国库券,允许执行“贴现”政策,即购买者可以通过银行柜台和各地国债服务部,兑付没到期的国库券。

  但国库券的贴现,仅限于个人购买的1985年发行的国库券,而且规定必须由购券人保存二年后方可办理,购券人还要持本单位证明和本人身份证件,并填写申请单,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令当年众多并非自愿购买国库券的的人产生抵触情绪。

  1988年,财政部又尝试不分配任务,直接摆在银行柜台销售,但试验结果“完全失败”,当年只卖出发行计划40%.

  1988.放开买卖

  “票贩子四处吆喝”

  为了减轻发行压力,1988年4月开始,财政部在全国7个大城市试点,允许国债买卖,让老百姓手里的国库券得以兑现。6月又放开了54个大中城市,1991年3月,放开城市扩大至全国约400个城市。

  这一政策,在方便百姓的同时,却导致了国库券交易“黑市”的产生。

  由于个别城市之间的国库券价格存在价差,比如在上海的价格是112元,而在合肥可能是98元,要是在合肥收卖到上海,这不就能赚14块钱么?在当时,这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当起倒腾国库券的票贩子,在低价地区收国库券,然后到高价地区抛售以获利。

  “隔三差五就能听到‘买国库券’的声音”,王嘉锡回忆说,当时不断有外地人拎着个小旅行包,在居民区里来回吆喝,他们的收购价,大多低于国库券的票面本身。

  王嘉锡称,不少人都把手头的国库券卖给这些小贩了,“都是家里有急事要钱的,不知道外面的行情,即便知道也舍不得路费啊。”

  张家伦等财政部工作人员也意识到了票贩子的事情。之后,财政部和公安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一个国债黑市取缔打击办法,并探索从技术层面统一全国国库券交易的价差,从源头“消灭”票贩子。

  1988年,北京“联办”(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即现在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成立。

  李青原,时任“联办”常务干事。她回忆,当时“联办”在全国调查发现,国库券这个东西,在农村竟然被当作一张不会兑现的借条,很多人不相信政府有朝一日会把本金归还,还跟你算利息,当时的票贩子用10块20块甚至一只鸡就把面值100元的国库券换走了。

  于是他们决定做一个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把黑市压下去,让老百姓知道国库券不是国家发的一张纸,而是有价值的投资物。

  STAQ系统开通了一个星期后,游走在各个城市间的票贩子果然日渐减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国库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