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名院士牵涉学术造假丑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00:35   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首席记者 朱春先

  2009年2月3日,媒体的一则消息让人们大跌眼镜。

  这则被广泛转载的消息指称,去年被其导师戴德哉告到某杂志社的博士后贺海波,再次被一名旅欧博士揭发,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涉嫌造假。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被曝光的涉假论文,除第一作者贺海波外,还牵涉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著名中药药理学家李连达,以及浙大药学院药理实验室主任吴理茂和课题组其他主要成员。

  就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李连达也就此事作出声明,称自己与贺海波学术造假事件无关。

  尽管有李连达的声明,但在真相揭开之前,“知名院士学术造假”作为今春最为重磅的知识产权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难堪的造假丑闻

  事情是以喜剧开头的。

  63岁的祝国光博士,有一次在浏览一本海外顶级医学期刊时,偶然看到有关中药和西药对治疗心肌梗塞疾病具有同等疗效的学术论文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感到兴奋。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就是贺海波。

  但祝对贺保持好感的持续时间实在太短。不久后(2008年10月底),这位旅居荷兰,担任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的博士,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贺海波的导师戴国哉教授,向相关杂志社发函举报贺海波抄袭其论文。这一消息,让祝国光对贺海波的学术品质产生了怀疑。他开始上网搜集与贺海波相关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惊讶地发现,这些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具有明显的造假痕迹。

  祝国光对这些涉嫌造假的论文进行了比对,并发现了其中涉嫌造假的证据。

  第一个证据来自2008年5月德国《NSA药理学》杂志,在这期杂志上,贺海波发表了一篇题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慢性心肌梗塞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的论文。除第一作者贺海波本人外,Limao Wu(吴理茂)、Lianda Li(李连达)是紧随其后的作者。

  第二个证据是波兰《药理学通报》杂志。该刊2008年第60卷上,一篇题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大面积心肌梗塞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其实验过程和目的,与《NSA药理学》上发表的文章所反映的情况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前者针对的是慢性心肌梗塞,后者针对的是急性心肌梗塞。”

  这两篇论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但实验数据竟然高度一致。

  值得玩味的是,后文作者依次为:Hai-Bo He、Li-Mao Wu、Lian-Da Li等六人,其中前三人与前文完全一致。

  事后,这些期刊均表示,撤销贺海波等人的造假论文,并向读者道歉。

  并非偶然事件

  贺海波,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实验室博士后。

  作为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学者,贺海波迅速为媒体所熟悉,始于2008年10月。

  其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向《本草疗法研究》杂志主编发函,要求查实一个严重的抄袭事件。戴德哉指出,《本草疗法研究》2008年第22卷发表的有关小鼠心肌梗塞药理实验(由贺海波、吴理茂、李连达等人署名)的文章,是抄袭他的课题组此前已经发表在《国际心血管》杂志上的相关论文。而戴德哉就是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

  两家杂志主编联合发表声明,对贺等人的行为予以谴责,并决定将该论文撤销。

  “多米诺骨牌”效应随即发生。牵涉到知名院士李连达的一连串学术不端行为纷纷浮出水面。

  2008年5月,《制药学与药理学》杂志和《白血病和淋巴瘤》杂志发表了两篇标题相近的文章。

  某媒体在报道中指出,“这两篇文章一个针对的是白血病细胞HL-60,另一个是白血病细胞K562。针对不同细胞进行药理实验的两篇文章的数据,竟然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显然,两篇文章至少有一篇是假的。”

  让李连达颇为难堪的是,上述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系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李连达所带的在读博士生、课题组成员牛泱平,另两名作者为吴理茂和李连达。

  除了公开编造实验数据外,李连达课题组还有多次一稿多投的记录,包括将国外发表的论文‘出口转内销’,再次发表于国内学术媒体。根据学术界的通行规则,剽窃、造假、一稿多投等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感动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