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议加大粮食直接补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01:11  北京晨报

  专家建议加大粮食直补

  “粮食的价格上涨速度一直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的速度、种粮的效益比打工的效益差许多、种粮的收入与种经济作物的收入也愈拉愈大。”郑风田教授认为,这种现象使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这些年来,国家并没少出惠农措施,尤其是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花巨资引导农民种粮,为何还会出现上述难题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根源在于保障粮食安全与保障种粮人收益之间的脱节,“权利责任并不明晰,种粮的责任在农民,享受稳定粮价的在其他各个阶层,结果使粮农根本得不到应得的收益,很难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种错位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国内的产粮大县一般都是贫穷大县。”

  “国家应该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战略的‘成本’,让种粮的农民切实得到更大的经济鼓励。”郑风田表示,平衡粮农收益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比如直接按上交粮食的多少来进行补贴,多交多得,少交少得,“直接对粮农进行补贴,同样可以避免粮食价格过分上涨所引发的通货膨胀,是一举两得的事。”

  惠农补助政策还应继续深化

  “国家惠农补贴政策还有进一步梳理与深化的必要,”郑风田教授表示,“比如良种补贴,受益最大的经常只是部分种子公司。”根据郑风田的调查,目前的农业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种粮农民手里的,恐怕仅在20%左右,这一数字相当惊人。

  据此,他建议,应该把补贴的钱直接发给农民,让那些直接从事目前太低收益而又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的种粮农民切实多得点实惠,引导农民抢着去生产粮食而不是选择其他路径,“唯有这样,我国的粮食安全才能够得到保证。”

  实际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已经注意到这些,明确提出“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以及“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根据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等资金”、“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促进主产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等,在平衡种粮收益的背景下,进一步强调把激励制度落到实处。

  实际上,在这次旱情中,政府已极力强化对直接补贴的落实工作。财政部日前提前拨付了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特意强调,要“尽快向种粮农户及时足额兑付补贴,旱情严重省份力争一个月内将补贴资金全部兑付到农户,其他省份力争春耕前将补贴资金全部兑付到农户”。

  农民增收路在何方?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这也恰恰是目前“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支柱。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不少农民面前的增收路,就只有三条:种经济作物、种粮食作物,要不就是出门打工。况且,这三条路最近还都有点磕磕绊绊。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随着原油价格一路走低,经济作物的收益大不如前,市场需求,尤其是国际需求还在不断萎缩。以山东某大蒜种植区为例,2008年基本就没人赚到钱,许多农民至今仍存有大量现货,以5分钱一斤往外零售。

  粮食作物的收益本就不如经济作物,加上旱灾的影响,种植成本上升,预期的产量却在下降,很多种地的农民已经把全年的希望都放在了政府补贴上了。

  外出打工仍是农民的最好选择,却同样面临很大困境。此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表示,按照推算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影响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包括技能培训、帮助创业等措施,并且要求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国家4万亿元以及地方的投资应该多以工人替代机械,尤其是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上。”郑风田表示。

  记者观察

  抗旱也有成本压力

  粮农辛苦需要鼓励

  中国的旱涝周期,十年一轮回。直观的思维中,靠天吃饭的农民和农村,多少年来都在与天灾作斗争,仅仅是经验积累的角度,也该积攒了很多能力来应对。可惜的是,每次他们都显得这么不堪一击,每次各界都要忧心忡忡。

  旱灾面前,很多地方的村干部都在抱怨,上面的检查组下来检查灌溉情况,下面的老百姓又不配合,不愿去浇灌。

  在很多人眼里,抗旱浇地几十元钱的电费、油费、水费根本不算什么,可这就成了农民承受不起的成本,让他们在灾难面前迟疑着要不要投入,也让很多领导干部的一腔热情无处挥洒,救灾成了“一头热”的事情,敦促农民浇地也成了“讲大局”的思想工作。

  很多人无法理解,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在大力支持的抗旱,是诚心诚意在为农民的生计着想,为什么部分农民自己反而不积极了呢?其实,如果我们把农民群体还原成个人,这个问题很好解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动力,农民种粮也不例外。

  从制度逻辑上说,在土地上种粮是维持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可惜现实的情况是,比起其他保障生活的道路,种粮的投入与产出经常不够“诱惑”,甚至不成比例,很难让农民选择种粮。如果连是否应该种粮都成了需要考虑的问题,他又怎么可能有在暴晒下浇地抗旱的动力呢?

  农民没什么议价能力,呼声也不像其他社会阶层那么强势,除非灾难来临,很难吸引到舆论的目光。而就算在灾难中,农民的诉求也很容易被各种声音所稀释以至失真。

  这些年来,有关“粮食安全”的口号喊了很多,更多的集中在控制外资那里,实际上,让农民安心种粮乃至“快乐种粮”,才是粮食安全问题的“后院”。狼来了好歹有围墙可以挡,后院失火的话,缓冲都没有,临时解决起来只会更费劲。

  应对旱灾的全方位应急措施已经启动了,各级政府也都在倾心投入,如果能以此为契机解决目前农民面临的种种困惑,显然值得庆幸。否则就算解了燃眉之急、送走了肆虐的旱魔,问题仍在潜移默化。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周治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干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