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透明公开是地方两会一大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10:19  新华网

  经济虽困难,但民生投入都是大手笔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政府应继续推进……”北京市政协委员在与市领导座谈时始终抓住民生话题牢牢不放。对此,北京市副市长吉林表示,经济困难,民生更不容忽视。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强调,当前首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增长的下行压力大,突出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投资萎缩。但他表示,政府不会为高价房托市,而是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

  据悉,北京今年将开工建设8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为历史之最。今年北京市财政计划支出2000亿元左右,除了发展经济,相当一部分将用于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据悉,今年北京将拿出110亿元资金补贴公交地铁低票价政策,还将为社会办养老院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北京还将首次推行能源安居计划,大力改善农村和老城区平房居民的用能条件。

  “房价不能高,不能再涨了。”前不久,在参加上海市人代会徐汇区代表团审议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连连感叹。俞正声以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为例表示,上海的“房价和收入比太高了,刚工作5年,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块钱,买不起啊!”上海市市长韩正说,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关注和改善民生。2009年要把全面加强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力争控制在4.5%左右。

  陕西今年将全面加快教育、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八大工程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计划投资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让民众得到更多实惠。

  “形势越困难,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今年省财政多方筹措不少于450亿元的资金,着力解决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10件实事,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江西则将集中财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力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基层、公共事业倾斜,计划投入180亿元围绕8个重点办好60件实事,同时全力扶持农民工,鼓励返乡创业谋饭碗。

  积极参政议政,展现民主新气象

  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是地方一年发展的“风向标”,深为人民群众关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两会”召开前面向社会征集的“两会民间提案”受到各界好评。记者翻阅部分“民间提案”发现,提案多是从百姓亲身体会出发,虽然切口较小,但反映的问题颇有共性。“乡村医生待遇”、“残疾人创业优惠政策落实”、“退耕还林粮款及时下发”……,这些热点话题被大家反复提及。网民认为,“民间提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意见的新渠道,将有利于更好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的渠道。

  透明、公开是地方“两会”的一大亮点。“水利厅2008年的预算执行情况非常详细。其中厅机关人均工资福利支出9.24万元,工资、社保福利等各占多少,也都有详细数据。而国土资源厅的预算执行报告虽然也详细列出了主要的支出情况,但对人员开支的情况不够具体,建议增加相关明细。”湖南省人大代表汤浊在对省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的预算专题审查会议上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说,公开财政预算,就是要让财政预算实现“科学、合理、安全、效率”的目标。通过人大代表的监督,可以减少预算的随意性和权力对预算的干预,规范各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行为。

  让更多的群众参加到“两会”中,开门办会,地方“两会”愈发显示出开放的姿态。在天津,政协会议开幕首邀市民、农民列席成亮点;在武汉,人大和政协不约而同地开展与网民在线交流。访谈中,网友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共向“两会”提出近千个问题。据悉,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采用网上对话收集社情民意在武汉历史上还是首次。

  来源:半月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地方 两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