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就业调查:成本为求职者与政府的双刃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17:35  东方早报
农民工就业调查:成本为求职者与政府的双刃剑
待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今年各级政府的新挑战。 新华/路透 图

农民工就业调查:成本为求职者与政府的双刃剑
许多农民工撰文摆摊推销自己。

农民工就业调查:成本为求职者与政府的双刃剑
农民工举招牌求职。

农民工就业调查:成本为求职者与政府的双刃剑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2009年,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

  编者按  

  对农民工来说,春天的脚步似乎还没到来。

  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受影响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金融风暴吹乱了他们像候鸟一样“东南飞”的迁徙节奏,给他们的生计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首当其冲的是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而“就业的真正挑战在春节之后到来”。

  留在农村,迎接农民工的并不是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简单回归,而走出去,迎接他们的也不是在城里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往年经验。待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今年各级政府的新挑战。农民工求职的“成本”与政府的管理“成本”双增高,都在经历着阵痛。

  早报记者日前分赴“打工第一县”重庆开县、“淘金之地”浙江温州等地,就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我去广东番禺,看看那里是否有适合我的工作。”35岁的谢华,背起了一个红色的包裹。

  天空飘着的小雨把村里的土路搅得一片泥泞。谢华弯腰卷起裤管,回头向村口5位送别的亲人说了声“再见”,与村友易光合一起,到开县中心客运站赶车去。

  这一天是2009年农历正月十四,再过10个小时,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了。

  谢华说,其实在正月初九,他就买了3斤元宵,打算元宵节在家陪老婆孩子一起吃顿团圆饭,但正月十四下午,他突然选择提前离开。离开的缘由很简单,“看了日子,正月十四是出行吉日。”

  谢华解释,此举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但他也知道,这次付出的情感与经济“成本”是往年都无法比拟的:元宵节10小时前,舍弃了妻子与2个孩子,离开家乡;而2250公里外的广东番禺,等待他的却是一份不确定的工作。

  谢华是“打工第一县”——重庆开县团凤村人。2009年春节期间,该县返乡回流农民工最高峰时达12万人,其中6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属于失业还乡。

  2009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谢华与开县,都只是这个转折浪潮众多角色中的一员。

  早报记者于松发自重庆开县   

  吉日出行

  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团凤村,全村劳动力总数为1530人,70%外出打工。2009年春节,707名外出打工者返乡,其中,302人失业。  

  2009年的春节,谢华再次返回了开县团凤村的老家,返回前,他所供职的广东番禺那家木业厂,已因金融危机倒闭,他成了一名失业者。

  不过谢华这个新角色,在村里并不“孤独”。团凤村,全村劳动力总数1530人,70%外出打工。据该村村委会统计,2009年春节,团凤村707人外出打工者返乡,其中,302人失业。

  “302名外出打工者失业,在我们村里可是大事。”团凤村村文书陈海维叹道。

  团凤村是“十一五”期间市级特困村,该村3247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2008年,团凤村人均纯收入达1768元,其中,外工经济所占比例达到了65%。

  “说白了,我们村的村民就是靠外出打工支撑家庭经济的。”陈海维说,2009年的春节,村民们的心里很特别,爆竹燃放时,勾起人们更多的是“期待”:707名返乡村民中,688人希望节后继续外出打工,但大家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外面打工的经济环境实在让人乐观不起来。

  陈海维情绪有些悲观,他说,“302人失业”的数据甚至有继续增加的可能,因为有一个现状不能忽视:“一些工厂开工不足,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工人随时有失业的可能;而一些工厂在压力下采取了压低工资的措施,这也会迫使一些人主动离职。”

  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村民外出打工“迁徙”开始了。陈海维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村民外出打工,走得有些迟缓,正月十五前只走了一半。”

  这“一半”中,包含着大约30%的“失业者”,谢华与易光合,就是其中的两位。与谢华相比,易光合年已五旬,身材矮小,外出做搬运工作15年。

  春节后,两人合计着,“一家四口守着1亩田地,这日子实在没发过,还得出去打工赚钱。”两人是“急性子”,遂决定“早去早找工作”。

  听闻两人的想法后,正月十三,家人就找村内的“能人”按照“黄历”定日子,结果显示:“正月十四,出家门,大吉大利。”

  谢华想多等一天,“那样就能与孩子老婆一起吃元宵饭了。”但过了一夜,这个35岁的失业男人,有些犹豫了。他说“外面赚钱不容易,但我却很需要这笔钱来养家”。

  正月十四下午3时,谢华匆忙收拾好了行囊,和易光合会合,几小时后,他们坐上了开往广东方向的班车。

  其实,在团凤村,正月十四“出行”的村民不止谢华与易光合。在他们之前,已有22人陆续背着行囊,踏着“吉日”外出打工;在他们之后,43岁的邱正兵,用瘦小的身材,扛起一根竹竿,挑着三件行李,踏着泥泞的山路,“晃晃悠悠”地离开村庄,为“正月十四吉日出行”画上了句号。

  就这样,团凤村的25人,在正月十四踏着“吉日”离开了家乡。他们,都是因工厂倒闭而“失业”的农民工,他们说,他们原本不信“出行吉日”,但今年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吉日”出行,是本着一个最原始的愿望:寻求个心理安慰,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出行吉日”。

  “我们不信这个,我们正月十五吃完元宵饭再走。”23岁的范鑫说道。问其原因,他笑着说,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与妻子都在广东打工,目前还不为今年的‘饭碗’着急,我做建筑工作,她在一家毛织厂工作,都没失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农民工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