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金姬(记者)
虽然2009年的经济大环境对上海百货业而言也许是20年来最严峻的,但商家如此凶猛的打折活动更像“饮鸩止 渴”。
百货业之冻
2月14日的情人节,也许是上海百货业“低迷二月”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一半以上的情侣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选择过一个实惠的情人节,与其购买几天就会枯萎的鲜花,不如送一些平时用得到的礼物。因此,服装、手表,甚至手机、电 脑……统统加入到今年情人节的促销大战之中。不过,曾因春节期间满188元减100元的促销(开业16年以来最大幅度 的优惠)而同比销售猛增两成的上海第六百货,在情人节期间隆重推出服饰商品满200元送200元券的促销,但业绩并不 像预期那样理想。
毫无疑问,牛年春节大战,已经让上海百货业提前透支了2009年的一部分业绩。这不禁让人想到茅盾笔下林家铺 子当年与对门“裕昌祥”的残酷竞争,林老板以年关八折大减价招徕顾客,几乎大亏血本,只为尽快出货和回笼资金。“上海 有的百货店是在断自己后路。”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浏河对《新民周刊》说,虽然2009年的经济大环境对上海 百货业而言也许是20年来最严峻的,但他并不赞同商家进行如此凶猛的打折活动。
饮鸩止渴的危害源于2008年10月。当时经济不景气的消极效应已在百货业有了明显体现。据上海市商业经济信 息中心公布的数据,10月份,尽管有国庆黄金周的销售小高峰,上海中高档百货业销售仍出现逆转,2008年1-9月, 上海市内44家重点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增幅为5.19%,10月零售额却同比下降11.8%,这是上海百货行业近10年 来的首次销售额下降。百货公司单店销售额下降的幅度一般都在10%-30%左右。曾被称为上海高端百货“五朵金花”的 五家百货公司中,虹桥友谊商城、华亭伊势丹梅龙镇广场店和东方商厦的销售额都出现了下降,降幅最高达15%,剩下的第 一八佰伴和久光百货销售也只微增1.9%和7%,远低于上年平均水平。
真是生不逢时,英国著名零售商玛莎百货(Marks&Spencers)的内地第一店就是在这个时候落户上海 的。这家占据南京西路863号(原鸿翔百货)的四层楼面、建筑面积为4900平方米的玛莎百货亚洲最大门店,自去年1 0月2日开业以来一直表现不佳。本来玛莎打算在中国开设约50家分店,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存活能力还有待考验。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玛莎唯一的好处也许只是人少,不拥挤。玛莎误解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已经站在全球设计的前沿,而 玛莎百货的服装似乎很难吸引时尚人士的眼球。玛莎的目标是吸引中国的中产阶层消费群体,这群人要么追求奢侈和时髦,要 么物美价廉。而玛莎两边都不讨好:既不便宜,也不贵。看起来就像是宜家和Zara的混合体,但宜家更廉价,Zara则 要时尚得多。
秉持单一品牌理念的玛莎或许需要时间来适应,但金融危机的大背景让它很难轻易转败为胜。如今玛莎已经在海外关 闭27家门店,裁员1230人,以削减成本应对持续困难的零售环境。因为截至去年12月27日的财季,玛莎销售额下降 了7.1%,这是玛莎10年来营收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和玛莎不同,上海本土百货商店选择打折过冬,至少可以出现短时的“口红效应”。这是上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出现的理论,指人们在经济不景气时仍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无法承担大额消费,就转而购买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年关是老百 姓一年之中可支配收入最多的时候,上海百货业希望在统计2008年业绩时能让岁末狂欢给自己打上一剂强心针。
从2008年10月下旬开始,太平洋百货、新世界城商城、置地广场、巴黎春天等几乎上海市中心内的所有主要百 货公司,都陆续在周末推出了“买300减150”或者“买300送150”的优惠活动,促销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月 。进入2008年12月后,为了抢夺圣诞节和元旦的商机,上海百货业的折扣幅度更是前所未有。“上海本土百货都做好2 009年2月后过冬的心理准备,因此才会上演如此惨烈的‘价格战’。”王浏河说,“这种疯狂打折不足取,因为上海本土 百货的利润并不高,一般七八折就差不多了。现在有些店家的一两折简直不像话,可能是虚高价格。与其如此,不如把正品价 格降下来,而不是先抬高价格再跳水。如今这样竞争,消费者会形成不打折不购买的心理预期。”
上海百货商业行业协会仅仅是一个协调服务机构,王浏河对一部分商家只顾眼前的做法也无能为力。仅以2008年 12月31日的促销为例,上海徐家汇商圈的汇金百货的优惠是“满300送300元”;南京路步行街沿线的置地广场推出 了12周年庆“极限冲刺”促销,全部商品3-5折;永安百货的“满108送100”倒计时促销、老凤祥公司“元旦酬宾 大联销”活动以及市百一店、东方商厦等商场同时举办迎新活动,李宁、耐克等品牌旗舰店也推出了迎新特卖;第一食品商店 也推出了八大食品限时特价,联手跨越零点迎接新年。
逆势飞扬
在2008年岁末促销中,百联集团旗下的浦东第一八佰伴创下18小时销售2.58亿元的天价纪录。“我们也没 想到会卖得这么好,但这些成功并非偶然。”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温宇清对《新民周刊》表示,岁末大幅度促销是他们的传统。 第一八佰伴在2008年度上海百货商场(单体)销售排行榜上以全年零售额32.03亿元继续独占鳌头。
2008年是第一八佰伴连续第6年组织岁末酬宾销售活动,全场A类商品满500元送300元赠券,B类商品满 3000元送300元赠券,且赠券全场通用。12月31日上午8:00商场开门,等候在门外的消费者蜂拥而入,直奔目 标柜台。各路黄牛手持大把的票券,8折收进,8.6折卖出,赚取0.6点的差价。到20:00左右,商场内水泄不通, 所有的升降电梯、自动扶梯都挤满了顾客,车库爆满,车库门口车辆排成长龙;150台收银机全部上阵,比平时多了50% ;1月1日凌晨2:00,商场广播里传来优美的萨克斯《回家》,很多顾客不得不步行很远才找到出租车。据统计,这一天 第一八佰伴客流20万人次,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1.13%,平均每小时销售1433万元,每分钟销售23.88万 元,每秒钟3981元,再次刷新公司岁末活动纪录,堪称全国单店单日销售之最。
八佰伴在上海人的印象中总是熙熙攘攘挤满了人。1995年12月20日,共有10个楼面、总建筑面积14.4 8万平方米的第一八佰伴商厦正式开业,一天内就有107万名顾客光顾,相当于当时南京路步行街一天的客流量。107万 的数字,还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至今,第一八佰伴年年荣登全国单店百货商厦销售额冠军宝座,也是上缴国 家税收近最多的单店百货商厦。2007年12月31日,八佰伴曾在18小时内创下单店单日销售额2.1亿元的全国纪录 ,一年后又被自己的2.58亿元所刷新。
第一八佰伴清楚自己的优势源自哪里。这家商厦地处浦东繁华地段,周围高端楼盘较多,拥有许多外籍人士和白领。 由于浦东不像浦西那样百货密集,而且商厦门口就是复兴路隧道,距离二号线东昌路站也很近,因此吸引不少浦西人到这里购 物。这几年,八佰伴不断调整,引进高端品牌,在留住老顾客的同时吸引更多顾客,让浦东人不用去浦西梅龙镇或者恒隆广场 就可以买到心仪的高端商品。
对于2009年的恶劣环境,八佰伴知道自己很难幸免。“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伤害显著,位于流通末端的商业 在反应上较为滞后。但今年元旦和春节很近,因此正月十五之后商场就没啥人气了,毕竟节前该买的都买了。”温宇清说,淡 季通常要到五一后才会有起色,但今年淡季提前,而往年的节日消费是否可以在今年拉动销售还很难说。“好在中国老百姓主 要是储蓄性消费,和国外的信用消费(超前消费)不同。八佰伴在保持自己一贯品质的前提下,有信心可以度过萧条时期。”
十几年的积淀让八佰伴具有抵御经济寒冬的自信,而对富克斯控股集团这样集中销售打折奢侈品的OUTLET(工 厂直销中心)而言,春天才刚刚开始。2003年,富克斯公司开出了上海第一家OUTLET,目前在上海、深圳、周庄等 地开设了4家,销售的都是名牌商品,只有50%当季新品,另外30%是当年过季,20%是隔年过季的商品,价格只有正 价的5折左右。
富克斯公司企划部经理曹瑞琳对《新民周刊》表示,正价百货商店之前的打折,很多主要是岁末撑业绩。“现在的消 费者也很聪明,正价百货商店的打折有时会套住顾客不断消费,而我们的OUTLET店则是实打实的,平时都在三到六折, 促销期间会一两折,最低甚至只有0.5折。今年过年,我们在徐家汇的foxtown店(内设150多个品牌)比去年同 期销售额上涨1/3,最差时一天日销售也有140多万,好的时候将近200万元。”富克斯今年将在北京、成都、长沙、 广西等地开5-8家店。
和富克斯一样在经济萧条中迅速发展的还有中国的网购业务。2月10日,国内著名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和亚洲最 大零售商圈淘宝网联合发布了《2008年度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第一次突 破千亿大关,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28.5%;与去年相比,增幅上升了近40个百分点。似乎在金融危机下,网 购以其便宜、丰富和方便的特性,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过冬方式。淘宝网作为中国网购市场的领军者,2008年交易额 为999.6亿元,占网购市场80%市场。
2008年中国网购注册用户达1.2亿,同比增长185%。淘宝网注册会员达9800万人,超过70%的网购 用户均集中在二三线区域。“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大城市网购市场渐趋饱和,二三线区域将在2009年成为中国网购市场 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也保证了2009年中国网购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得 更多的企业寻找新出路,与此同时,“大淘宝战略”推出,淘宝成为外贸企业转型内销市场的上佳渠道。例如纯外贸企业—— 全球最大的家用搅拌机生产基地——广东德尔电器借助淘宝,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实现了220万元的内销,成为转型企业的榜 样。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呈现的另一大特点是,以淘宝活跃用户群为代表的“淘一代”正在崛起,他们理性消费、享受生 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消费文化”——乐于分享、口碑传播,这一文化催生了“诚信、透明、责任”的新商业文明,不啻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帖良方。
求新求变
网购业务无疑是上海百货业的一大劲敌。当然,如同网络媒体无法代替纸质媒体一样,网购只是为消费者提供另一种 购物方式,而传统逛街购物仍不可取代:一方面中老年人很少网购;另一方面,逛街所带来的乐趣不仅仅在购物本身。
上海百货业要迎来逛街的客流,在2009年的危急中平稳过渡,调整是在所难免的。
百货店曾是我国零售业长期的主导业态,这是因为受高毛利和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在80年代初到90 年代中期发展了大量的百货商场。但是从1996年起,每年都有专家预测该年份将是百货业的倒闭年。在大中城市,年销售 额超过1.2亿元的大型百货商场,1992年全国总数仅为98家,2000年已增长到了1000家以上,远远超过居民 的购买能力,并且,随着零售业多种业态的新生与繁衍,这几年中国百货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不是接受倒闭的沉 痛现实就是退而经营其他。在全国各地,百货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销售同比下降。
2004年年底是百货行业的一个分水岭:2004年的12月11日,按照WTO承诺,中国如约全面开放零售市 场,取消了对外资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促使百货业进入第三轮扩张期:日本西武Seibu进入上海百联 世贸二期;韩国乐天百货Totte在上海张罗并购;菲律宾顶峰集团RobinSon在上海等地建设连锁Shoppin g-mall;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台湾远东集团宣布旗下的远东百货和太平洋百货将在2010年前新开张15个大型百 货商场……
但外来的百货商店并没有冲击中国国内市场。尤其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上海百货业的业态已经相当齐全,有以恒 隆、梅龙镇为代表的高端百货,入驻的都是国际一线二线品牌;有以太平洋、百盛为代表的时尚百货;有市百一店、永安、新 世界等老牌百货为代表的综合百货,以营业面积大、经营范围广著称;有以妇女用品商店等为代表的主题百货;还有以固定社 区群体为消费群的社区百货。
当然,传统百货的“大而全”、“千店一面”,使得顾客“进一店而知千店”,这些问题在上海百货业仍然存在。中 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指出,百货业要避免与超市一味比拼价格的做法,应走特色经营之路;具体来说,百货商场应做到“五 卖”:卖时尚、卖品牌、卖信誉、卖环境、卖功能。作为都市窗口,大型百货商场的主导地位不可能改变,在领导潮流、改变 消费观念、引导主导示范等方面,具有其他零售业态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如王浏河对《新民周刊》所说:“2009年上海百 货业会进行结构调整,争取更加分众化和个性化,行业整体应该会更上一层楼。”也许,淡季反而让上海百货业有机会养精蓄 锐,例如趁机进行部分装修或内部商品调整,为下一波增长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