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更容易感染亚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15:09  南都周刊

  如果企业认为经济形势将持续恶化,那么随后的裁员将不可避免。对于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中短期内无法东山再起的行业和企业来说,“秋后问斩”与“斩立决”,相差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记者|王越 北京报道  摄影|邵欣

  “其实再这样下去,还不如留在家里,开销还小些。”来自河南的徐娟,在深圳关外一家电子企业工作,每上4天班休息1天,每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从原来的四休一到四休二,再到四休三,到后来,每月工资只剩下原来的一半不到,企业即将倒闭的传言更让她和同事们惶恐不安。

  在深圳某证券公司任证券经纪的托尼(化名)也不知道,下一次的裁员名单上会不会出现自己的名字。实际上,他的收入主要依靠交易提成,当市场行情惨淡到门可罗雀之时,他也只能担心和祈祷了。而最近公司又传出风声,将会压缩固定资产成本,缩减营业部面积,这意味着像他这样的证券经纪会失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底薪,加入亚失业大军。

  亚失业是被裁前的缓刑

  从制造、外贸到金融等诸多行业,许多职场人面临着与徐娟和托尼同样的境况。企业出于种种考虑,并不主动裁员,却以陆续减少工时、降低工资等方式应对经营压力;还有的企业改变了绩效考核与管理制度,加大绩效工资比例,提高绩效完成的个人指标,按照相对应的完成百分比来计算员工收入。

  表面看来,员工的饭碗暂时无忧,还能够与企业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然而也有劳动经济学专家指出,一旦这些措施被过度运用,无异于向员工转嫁压力,逼迫员工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负担之下主动离职,从而使企业规避相应的法律和经济风险,却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

  “裁员会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所以,企业采用降薪、轮休、放假等替代措施,就是为了避免裁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员工也有可能只是被判了‘缓刑’,如果企业认为经济形势将持续恶化,那么随后的裁员将不可避免。对于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中短期内无法东山再起的行业和企业来说,‘秋后问斩’与‘斩立决’,相差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咨询深圳分公司一位顾问如是说。

  在正处于“亚失业”煎熬中的徐娟和托尼们看来,失业就像一只即将扑上身来的大狗,已可以感觉到它潮湿冰冷的鼻息。

  哪些行业处于高危区

  “泛泛地讲职场冬天没有太大意义。”中华职业精英网(CPN)总裁汪维纲认为,人们需要搞清楚的是,现在究竟是谁的冬天?个人身处的行业、企业、职位不同,加上自身素质差异,都会造成经济寒冬中冷暖不均的感受。

  美世咨询在近期完成了一个“面对金融危机,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应对挑战”议题调研。该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748份,涉及11类35个行业,被调研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54%)、珠三角(20%)、华北(20%)等经济活跃地区。

  在调研中,25%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认为经济放缓将对其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其中房地产、汽车、半导体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受经济衰退影响最大。

  在企业通过哪些手段提升竞争力及生存能力的问题上,82%的企业首先选择了控制运营成本。关于生产力要素中的人力资本投资,虽然没有成为企业最迫切需要加强的管理领域,但也有38%的企业明确提出打算削减人力资本投入。其中,半导体及电子行业表现最为突出。另有25%的企业表示,有意向通过关闭工厂、削减工作岗位、提供弹性工作方式等手段,缩减企业经营规模,应对危机。

  显然,金融业在金融风暴袭来之时首当其冲。而当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层面,并演变成更为广泛的经济衰退时,外向型企业、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或面临市场严重萎缩,或遭遇资金链濒危,生存难以为继,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也于无形中离(亚)失业的泥淖越来越近。

  与此相关的高端咨询行业日子当然也不会好过。这类行业从业人员往往薪酬较高,并且按项目取酬,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因此,当业务削减、收入大幅下滑之际,若想不裁员,便只能用降薪或放无薪长假等方式省钱过冬。在某英资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任职的Cherry便因公司IPO业务的极度萎缩而过了好一阵清闲日子。为了避免被划入下一次的裁员“黑名单”,此前年薪将近50万元人民币的她,主动向老板提出了降薪。

  根据前程无忧网站此前所做的“2008年终盘点”预测,金融、外贸、加工制造业,还有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些行业的人才今年也将会面临较大的压力。换言之,如果“失业”和“亚失业”是一场瘟疫,这些人就是最易被传染的高危人群。

  哪些岗位员工易遭抛弃

  美资房地产咨询公司高纬环球行政资源部人力资源经理杜彤浩,最近这些日子正面对一道裁员选择题。为了压缩开支,公司决定将某大部门原有的两名秘书裁掉一个。看似“二选一”的简单取舍,在人力资源部门却需要做全面、周详和复杂的平衡考量。

  “行政、财务、人力和IT支持等不直接创造收入的部门,往往最先成为企业‘丢卒保帅’的牺牲品。”智联招聘某职场专家表示,从智联掌握的情况来看,研发、质量控制等与业务联系紧密或者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职位会在残酷的淘汰赛中体现较强的竞争力。换个角度来说,当企业需要将部分员工置于“亚失业”境地以保存实力时,研发等核心团队会相应具有更高的安全边际。

  另一方面,出于企业趋利避害的天性,“性价比”是HR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时需要评判的又一重要指标。“初级职员成本比较低,当企业削减成本的需求非常迫切时,在低层次的员工中普遍降薪或采取大面积轮休、停工等措施,往往还不如针对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刀效果更立竿见影。所以,低级职员只会面临裁与不裁两种结果,并无‘亚失业’之虞。”杜彤浩说,人力成本较高的外籍或中高层管理人员倘若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产出,反而很容易成为裁员的潜在目标。

  如果说面对纵向的结构梳理,职场人更多只能选择被动接受,那么横向的业绩表现比较则是他们把握自己命运的关键。即使不是在非常时期,优胜劣汰也是企业用人的基本准则,只不过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这种选择会表现得尤为残酷。

  某台资软件公司北京办事处高管Kelvin,便如此评价日前被公司安排停薪留职一年接受培训的职员张丹:“乖巧听话,但工作能力很弱,小差错不断,在繁荣时期可有,艰难时期可无。”Kelvin表示,如果张丹在这一年时间里没能及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公司不排除将她“优化”掉的可能。

  如何绕开亚失业雷区

  也许在绝对的危机面前,如何避免“亚失业”是个伪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职场人只能听天由命,等待宏观经济形势走向和企业命运给自己来一个最终宣判。对于一个职位的存废和员工的去留,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心情境企管顾问负责人、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把亚失业危机看做职场人重新自我投资的契机。“只有最强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此,她提出了三点实际建议:第一要在自己的领域内保持专业度。哪怕只是最普通的文秘,拥有出色的速记能力都可能成为难以替代、保住工作的砝码。二是成为多面手员工,随便栽在哪个坑里都能成活,一旦企业需要合并若干岗位并因此削减人手,多面手员工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此外,还应加强与领导的沟通,理解而不是抱怨公司境况能够获得更多机会。

  车祸现场的目击者往往会生出“唇亡齿寒”的提前焦虑,处在“亚失业”状态中的职场人也会有类似感受。心理专家认为,就像为预防传染病而注射疫苗,适度的预警性焦虑反而会产生“接种效应”,增强人们应对更恶劣状况的心理承受能力。

  “想买房子车子的计划要暂时搁置,不必要的奢侈消费要有所节制,这样节省下来的钱财,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己生活的自律感和掌控感,能提高人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亚失业人群安度心理寒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西超如是说。

  他建议,心理较为脆弱的亚失业者在愁云惨雾笼罩的时期学会“闭目塞听”,远离可能会传播负性情感的已失业者或消息源,不让负面信息为自己增添焦虑。此外,用多出来的空闲时间做做有氧运动也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减轻抑郁。

  如何避免亚失业危机,专家建议:第一要在自己的领域内保持专业度;第二要成为多面手,一旦企业需要合并若干岗位并因此削减人手,多面手员工会被优先考虑;第三要加强与领导的沟通,理解而不是抱怨公司的境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