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漫长见习期何时是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15:09  南都周刊

  漫长见习期,何时是个头

  在往年,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在半年的见习期过后,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转正”,而现在半年过去了,所招的1000名大学生中,除自动离职的200多人,剩下的800名大学生也仅有200名“转正”,其余600名大学生还要继续经受漫长的见习期考验。

  受访者:吴成希(化名)所属行业:汽车地区:芜湖职务:流水线新员工亚失业状态:长期见习

  内部招聘  从去年10月开始,奇瑞暂停了一些项目,并开始大幅减产。流水线上的员工每周只需要工作三四天,有些车间一个月才上十天班。而当时部门内的正式员工则面临一次分流,被分流到生产单位的人,等于是被降了级,必须重新参加所谓的“内部招聘”。

  吴成希本来在流水线时的月工资是1200元左右,减产后被调整到710元。“就职于涂装车间的王超(化名),那段时间基本是干一天歇一天,月薪是500元;还有个员工11月时请了一天假,结果工资只发了400元。”在流水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境况也不怎么乐观,吴成希的班长每月到手的钱还不及他多——只有600元。

  虽然只有微薄的收入,但是这丝毫没有打击到像吴成希这样进入奇瑞不久的大学生的工作热情。“来奇瑞的人都知道这里薪水低,但大家都是对民族汽车工业充满信心和憧憬的。”吴成希告诉记者,既然工厂给大家放假,而住在周围的又都是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所以大家也乐得清闲,干脆找起乐子来。他们白天在宿舍上网或者打球,晚上就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吹牛,偶尔还去K歌。

  这个群体当时还保有对于工作的新鲜感,而且也没有丢弃大学里的“兴之所至”的做派,个人的肩上更没有养家的重担,吴成希说“当时大家对于危机的反应是迟钝的”,但相比之下,有些老员工赚的钱要补贴家用,有些还要供房,收入的下降迅速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老员工是第一批主动离职的人。 

  随着离职员工数的增多,一部分新员工也渐渐为自己的前途悄悄做起了打算:每天关注网上的招聘信息,利用空闲时间抓紧学习??他们已经率先预感到几个月后的部门招聘会比当初设想的要严峻得多。

  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汽车企业中出现,据广州本田的一位潘姓员工透露,广本部分工厂在年前缩减产能的同时,也破天荒地让他一直休假到元宵节之后。而来自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的一位员工也告诉记者:“公司明文规定,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公司决定降低成本,本院所有人每周减少了一个工作日的工时。”相应的,其基本工资也由原来的2700元降至2300元。

  整风运动  在全球汽车业遭受重创的当下,国内车企最先爆出裁员消息的便是奇瑞。不过奇瑞公司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从不提“裁员”二字,他们一贯奉行末位淘汰的政策,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团队优化”。“优化”的说法确实是一种妙用,而且奇瑞同时也在不断颠覆“优化”的定义——吴成希所在的车间班组里的最好的操作工就是在去年10月被“优化”的,当时他是临时工,还差一个月就能转正。

  随着减产的开始,在奇瑞车间里又掀起了整风运动,很多人开始带着相机上班,偷拍员工的一举一动,这部分人当中包括车间的安全员,以及其他特定的业务员。说起这件事,就让吴成希哭笑不得。

  吴成希说,一次与同住一个宿舍的一个同事就非常不幸地被拍个正着,而当时他只不过是把手搭在了另一个人的肩膀上。而在休息角,如果员工举止不雅就会被算作打闹,大笑也不允许,因为过于难看。

  “这个整风运动是和绩效考核挂钩的,也就是说事关薪水。被抓到一次,最多可以扣200元钱。这个运动一直持续到08年12月份,那段时间里,同事们见面打招呼说的都是“小心别被优(化)了。”吴成希说。 

  这场运动之后,员工们的工作面貌确实有了提升,但是无形之中,也给员工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压力。很多员工在整风之后,行为举止还是小心翼翼的。“这简直就是在逼着我们离开。”刘俊(化名)在08年年底的时候,向奇瑞递交了辞呈,他现在还在深圳的招聘会上撞运气。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难以求证的,那就是这场运动为奇瑞的生产成本共省下了多少钱?因为200元的罚款相对700元不到的工资,是非常可观的,等于又是一次变相的降薪,据说整风运动受罚的员工并不少。

  从减产降薪,到整风运动,奇瑞员工所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据奇瑞内部一位曾参与讨论裁员会议的人士透露,对于裁员,尹同跃认为降薪的方式可能员工更好接受(援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裁员,用亚失业的方式,来淘汰那些最容易蠢蠢欲动的员工。

  无限见习  “08年奇瑞共招了约1000名大学生,到现在自动离职的已经有200多人了。”吴成希告诉记者,“尽管如此,可是今年公司部门的需求量只有264人,四月份之前只招200个不到,那剩下的600人怎么办?”

  按照吴成希的说法,奇瑞新出了一项叫做“定向培养”的政策,让这些大学生们继续在流水线上“见习”。“每天无非就是重复相同的动作直到下班,左手换右手,傻子都会。其实我可以做技术的,现在干着粗活,拿着低得多的工资。”

  据了解,在往年,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中在半年的见习期过后,绝大部分都会“转正”,结束“见习生”的身份。而现在半年过去了,所招的1000名大学生中,除自动离职的200多人,剩下的800名大学生也仅有200名“转正”,其余600名大学生或许还要继续经历漫长的见习期的考验。

  “这毕竟是自己看重的企业,但我们在里头什么也没学到。现在出去找工作,我们不仅没有优势,反而有劣势,那就是我们的心态。我们有的人不能接受自己再像应届生一样去新的公司继续在车间实习半年。”吴成希叹了一口气,“我们很迷茫,不知道哪有出路。有的人已经离开了,大部分人还在观望。”

  吴成希说自己现在很沮丧,对工厂枯燥而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越来越厌恶。现在,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奇瑞还有六百多个。大部分接受“定向培养”的大学生现在都在上网投简历,大多没有回应。如今再也没有人提议K歌,也很少打球,在宿舍里,朋友们都在讨论去留的问题。

  “如果将时间拨回到一年以前,你还会再次选择现在的这份工作吗?”面对这一问题,现在吴成希陷入了沉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